永康市石柱镇建立分级考核制度,创新垃圾分类模式,破解了“分类难”“运输难”“处理难”三大难题。
破解“分类难”, 落实农户“两分法”。“两分法”直接分成“腐烂”与“不可腐烂”,简单又快捷。在毛山村,家家户户都有一只特殊的垃圾桶,这是毛山村引进的厨余垃圾堆肥桶。撒上生物发酵粉后,差不多两周时间,厨余垃圾便成了棕褐色的有机肥料和液体肥料。采用生物发酵堆肥的方式,在家中就可以“变废为宝”。
破解“运输难”,特殊垃圾车“回收”。在西贵村垃圾分类管理站里,洗浴用品、酒瓶、生活垃圾等六类垃圾“等待”着回收车运输。“自从垃圾减量工作推广以来,村里已经10多天没有来收过垃圾。”西贵村党支部书记吕宏化介绍,这几辆垃圾车隶属于浙江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专门运村民不方便处理的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回收后,该公司还将支付一部分资金给村里用于保洁。
破解“处理难”,垃圾“三化”处理中心处理。“分好类的垃圾都去哪儿了?”石柱塘里村垃圾“三化”处理中心的运行解决了“处理难”的问题。在垃圾进入处理中心后,首先按照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厨余垃圾即可堆肥易腐烂垃圾投入制肥机处理,2吨厨余垃圾出肥约600公斤,可用于农作物耕种和花草种植,实现垃圾资源可持续化利用。其他生活垃圾经过二次分类后,投入磁性热解设备,采用低温热解就地无害化处理技术降解为气体和灰渣,气体经过设备尾气处理,做到无色、无味、无害化排放,降解率达到95%以上,实现垃圾就地减量化处理。
“目前三化处理中心,日处理垃圾可达5吨,服务人口5000人左右。”石柱镇镇长贾益微说,下步,石柱镇将加快垃圾“三化”处理中心建设进度,逐步实现全镇50个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