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窖如天,上下半年。”《永康地景赋》中这样描述白窖岭。白窖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巍峨之地,爬一个来回要半年之久?其实,白窖岭尽管巍峨,也并没有高耸如天,只因为这里曾是永康五金手艺人出门的必经之地,他们在白窖岭一上一下,从家乡一出一进,正需要半年之久。这八个字在永康大地上已传唱了千百年,因为这八个字,白窖岭上有了亲人的期盼,有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联结了永康千家万户的灯火。
如今,白窖岭已成通途。白窖古道在历经岁月风雨之后,仍然断断续续保留着原来的路径,白窖岭的故事也从未被人们忘记。
五金艺人走“西口”
白窖岭是永康五金匠人的“西口”,走白窖岭,就意味着走一条做手艺走江湖的飘泊之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永康五金手艺人翻过这条岭去,走向江湖,风餐露宿、历雪经霜,又翻回这条岭来,带回生计和希望。
象珠镇雅吕村就在白窖岭附近,该村村民叶香彩深刻地记得,在她54年前嫁到雅吕村时,就经常听老人们讲述白窖岭的故事。白窖岭可能始于象珠建村时的600多年前,或在更早的千年之前。她初到雅吕村时,还有手艺人翻越白窖岭前往金华市区,转往全国各地。手艺人来自芝英、古山、方岩、唐先等地。那时候,从象珠前往白窖岭的路上,行人络绛不绝,年初的时候出去的人多,年底的时候回来的人多。这些记忆,现在依然留在白窖岭古道上,留在古道旁的凉亭里。
在雅吕村附近的那一片田野上,有一座凉亭和一座古桥,以及一段段用石块砌成的路基,如同残破后历史长卷的一角夹在田野之中。这座凉亭,曾是行人们歇脚的地方。许多时候凉亭上还会挂着几双草鞋,家里穷困买不起鞋穿的路人经过此地,可以取用穿走。据说,这些草鞋都是由附近的财主行善捐助的。凉亭内还经常有人烧水,专供路人饮用、灌补。歇过脚,灌满水,或有缘穿走一双草鞋,便带着一身家乡的温暖走过那座凉亭边的古桥,继续上路。
经附近村民的指引,从雅吕村到象珠镇前桑园村的田野里,还能断断续续找到古道。虽然许多已被田地蚕食、荒草侵占,但依然能连接起古道的路径,摸到历史的脉络。遥想当年,这里曾经是怎样的人来人往,或年长或年轻的手艺人,挑着各色各样的做手艺家伙担子,走在这条路上。他们的行担上,还装着家人精心准备的点心、叮嘱和期望。走在这条道上,脚下还是家乡的土地,翻过白窖岭去,便不是了。一种离别的思绪和闯荡江湖的雄心便在心中緾绕、激荡。有诗写道:
白窖岭端花似雪,七峰亭上雨如烟。
乡关回望云飘渺,去去江湖又一年。
前桑园老客栈
象珠镇前桑园村在白窖岭脚下,立于两山之间,溪流穿村而过,民居依山傍水而建。溪旁的道路,原是由鹅卵石铺成的古道,现已修成条石路。然而,路旁的老店铺老客栈依旧保留着当年的样子。老客栈有五六间,为两层木结构楼房,底楼为店铺,二楼为客房,客栈从民国时期开到解放初期。客栈的主人叫陈永利,是前桑园村今年61岁村民陈双木的小叔公,他从小听着小叔公开客栈的故事长大。到白窖岭下歇脚住宿的人,有前往金华市区转往全国各地的手艺人,也有前往方岩的香客。一路人出去,一路人进来,他们在前桑园村相遇,在古道上相遇。前往方岩进香的人,心里有着虔诚,前往金华市区的人,心里装着闯江湖的激情。进香的人和出门做手艺的人各自怀着心事,擦肩而过,或是互道一声祝福,有缘的喝一碗酒,各自出发。
前桑园村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一条商业街道。街道上,不仅有歇客店,还有饮食店。村里今年72岁的老人陈发根回忆,在他小时候,他的母亲还卖过豆腐花,来往行人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两桶豆腐花。
吴绛雪在白窖下告别家乡
344年前,一名年轻美丽的女子在白窖岭脚下告别家乡。
她不仅长得美貌,而且才华不凡。她叫吴绛雪,永康后塘弄村人,自幼聪颖多才,9岁通音律,闻琵琶曲即能随声唱和;11岁作七绝《题晴湖春泛图》,情景交融;12岁时以诗入画,设色精绝,书法不同凡响,名噪一时,擅长画花卉、人物,传世画作有《梅鹊图》《落英》等。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徐明英早逝。
清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在福建叛乱,派部将徐尚朝进兵浙江。徐尚朝早年曾在丽水为官,与吴绛雪的丈夫徐明英曾为同僚,他一直仰慕绛雪的才华和姿色。此次入浙后,他早早就探知绛雪守寡居住在后塘弄娘家。这年6月,徐尚朝兵到永康,传言“只要献出绛雪,便能免除永康全城屠戮”,绛雪得知,同意了徐尚朝的要求。徐尚朝闻讯后下令部属过永康不得杀掠,他自己率军进犯金华,派两名老妇人和数名士兵迎吴绛雪赴金华。
一行人马从后塘弄出发,停停走走来到白窖岭脚下时,吴绛雪停下马,命人取水饮用,趁护送者取水不备,回头深情看了一眼家乡,纵马驰向山崖,坠入山涧而亡。只有24岁的一代才女吴绛雪,就这样在乱世中走完了她的一生。在白窖岭下,在她的家乡的“西口”,为了家乡的百姓。好在,她死在家乡的土地上。
后人在白窖岭下吴绛雪殉难的地方建亭立碑纪念,这座碑至今尚在,从未荒芜。即便沧海已桑田,白窖岭成通途。清朝道光年间,永康县丞吴廷康撰《桃溪雪》;海盐词曲家黄韵珊编《桃溪雪传奇》。吴绛雪与白窖岭的故事,在她生长的土地上不断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