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东阳市史志办工作人员来到两位老电影放映员家中,走访了解东阳电影产业兴起发展中的故事。
“1956年,我们有次去乡里放电影,乡里学校组织老师学生,高举‘欢迎电影队来我乡放映’的横幅,敲锣打鼓来村口迎接。”昨日,东阳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原党支部书记厉金荣回忆,当年去村里放电影,村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1957年
东阳有了自己的放映队
上世纪50年代左右,东阳县城开始接触到电影。浙江省中苏友好协会电影放映队在全省巡回放映,每年会来2~3次东阳。1955年3月开始,一支省属放映队固定在东阳放映,东阳人可在老人民大会堂前每月看一次电影。到了1956年,又新增三支省属放映队,东阳乡村的村民也时常能看上了电影。
1957年是东阳电影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东阳有了自己的电影放映队。“1956年,我从巍山初中毕业,被选派到杭州去学放映技术,跟我一起去的一共7个人。”东阳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原副总经理俞仁文回忆,他们是东阳第二批放映员,在那之前,全东阳只有3个人会放电影。
1960年,东阳成立了电影管理站,由厉金荣担任站长。厉金荣说,没有专门的放映场所,他们将放映点固定在了老市府食堂的舞台上。电影一出现就受到东阳人民的追捧,放映单位也越来越多。到1965年末,全县已有10个放映单位,每个区都有自己的放映单位。当时的年放映场次达4521次,观众人数335万余人次,平均下来,大概每个东阳人一年看6次电影。
采访中,俞仁文从抽屉里找出了一本发黄的记事本,上面清楚地记着东阳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每年的放映场次、观众人数和收入。1982年,东阳共放映电影40253场次,观众多达3683万人次,当时的票价仅为1毛5分。1989年是公司利润最高的一年,当年利润达22万元。“我记得电影票价最早是成人5分、儿童3分,到后来的上世纪60年代1毛,上世纪80年代1毛5分。”俞仁文说,1975年曾有1户人家8个人包场看了《平原作战》,仅用了8元钱。
东阳电影史的
“最”和“第一”
1960年,厉金荣曾代表东阳电影队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我和8000多名先进代表一起,还和周总理一起吃了顿饭。”厉金荣开心地说,东阳电影史上有很多个“最”让他记忆深刻。1978年,巍山电影院曾连续5天5夜放映电影《碧玉簪》,共计66场,创下东阳连续放映场次的最高纪录。1986年正月,南马镇泉府村从正月初一至十六,连续包场16个晚上放电影,创造了村一级连续包场放电影的最高纪录。1987年至1991年,东阳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是金华地区收入最高的公司。
除了“最”,还有很多“第一”。第一部纪录片是《中国人民的胜利》,第一部战斗故事片是《赵一曼》,第一部舞台纪录片是《双推磨》,第一部彩色艺术片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一部宽银幕故事片是《老兵新传》,第一部宽银幕立体影片是《欢欢笑笑》,第一部外国黑白片是《四海一家》,第一部外国彩色片是《攻克柏林》,第一部外国宽银幕影片是朝鲜的《卖花姑娘》。“我第一次去乡下放电影,一些观众看到幕布中的河流山川,会忍不住一次次地上来摸幕布,每次都感叹这居然不是真的,担心幕布被片里的河水打湿。”厉金荣说。
狼嚎阵阵
放映员借来步枪壮胆
上世纪50年代,厉金荣他们下乡放电影,往往一大早就出发了。到村里约莫是中午,放映的地点优先考虑学校,然后是厅堂、寺庙,都没有的话,有间十三间头房子四处有围墙的地方就行。“因为要卖票收票呀,学校是最方便的,找个老师当售票员,我们便将喇叭高高挂起开始张罗着卖票。”厉金荣说,放映员一般会带着6台机器,包括放映机、发电机、扩音机、电唱机、发动机和幻灯机。所有东西准备妥当,放映员就等着天黑放电影。
放映员每到一个村,整个村庄就沸腾了。邻里奔走相告:“今天田里少干点活,早点回家吃饭,吃完饭去学校看电影”。厉金荣说,有的村第一次看电影,观众往往把凳子放在离银幕很近的地方,以为银幕是戏台,村民也把电影称为“影戏”。有次在一个偏僻的村里放电影,四周狼嚎阵阵,为防止意外,放映员借来步枪,大家提心吊胆地看了一晚上电影。
俞仁文说,放映员真是个累活。为了赶到村里,放映员每天一大早就要背上10公斤重的包裹出发,有时要赶30公里的山路。包裹里,装着晚上睡觉的装备,在学校可以睡课桌,很多地方就只能打地铺。“冬天放映的话,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借稻草,晚上睡觉用。”俞仁文笑着说,“但再苦再累,看到村里老少来看电影时的笑脸就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