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河长制”到“河长治”
2019-05-14 15:56:18
来源: 湖州日报 记者 王炜丽

  长兴县2003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河长制”,并于2013年实现县域全覆盖。近年来,该县不断完善管理、创新举措,将“河长制”融入到治水的方方面面——

  长兴县是典型的水乡,水系发达,辖区内有规模河流547条、水库35座、山塘386座,水域总面积88.8平方公里。

  面广量大的水体,治理任务十分繁重。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兴县近几年县控及县控以上监测断面Ⅱ~Ⅲ类水质连续保持在100%。 2015年、 2017年、 2018年三度夺得全省治水工作最高荣誉“大禹鼎”。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矢志不渝的探索创新。长兴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河长制”,并将其融入到治水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了从“河长制”到“河长治”。

  “河长制”升级推进

  2018年6月,长兴县河长制展示馆揭牌开馆,这是一个集历史演变、工作成效、信息化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展示馆,集中体现了长兴首创“河长制”以来实现“水秀、景美、业兴、民富”的社会意义,是全国首个“河长制”展示馆。

  起步最早的长兴“河长制”,如今推行得怎么样?在明确县级河长、镇级河长、村级河长、民间河长职责的基础上,近年来,长兴县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深化“河长制”系统治理。深化“互联网+治水”理念,通过导入治水基础信息数据,在原有“河长制”信息化系统基础上建成“河长制”智慧平台,提高河长制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同步开发河湖管护手机APP,提升河湖管护效率,让“河长”手机巡河、管河成为常态。

  在长兴县,人人争当“河长”蔚然成风。近年来,长兴打通多种通道,提升公众参与治水的热情。实行河道企业认领,企业参与河道日常巡查、定期义务劳动、协助河长履行工作职责、为河道治理建言献策等相关管理工作,实现企业角色由旁观者到守护者的转变。创建巾帼护水岗,发动妇女投身河道管护工作。推行“河长制”微信公众号,构建社会各界参与河湖管护工作的平台。

  为压实“河长”责任,长兴县推行述职制度,按照“一级抓一级”的原则,由下级河长向上级河长就河长履职、河湖管护、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述职,强化各级河长履职担当。同时,严格考核制度,对“河长”履职、项目推进、水质变化改善、“河长制”工作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考核并实施奖惩。

  去年,长兴全县共建立“一河(湖)一档”的身份档案信息1124份,“一河(湖)一策”治理计划34个,去年6月以满分通过省级湖长制制度建立验收。

  治污扮美齐头并进

  治水先治污,污水零直排是治污的“牛鼻子”。去年以来,长兴县全面推进省市下达的4个工业园区、 4个餐饮集中区、 8个居民小区和4个乡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1.44亿元。

  同时,按照“统筹规划、重点先行、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原则,有序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力争利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县污水零直排目标。

  在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过程中,长兴县做好结合文章,尤其是在工业企业中水回用的扎实基础上,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工作。

  在李家巷工业园区,一波环绕着厂房的清水很吸引人。“这些水原本是企业排放的污水,但经过中水回用站处理后又变成清澈的水流,通过管网输送到企业进行循环利用。”李家巷镇园区办有关负责人说,为巩固园区水环境整治成果,去年开启了污水零直排创建攻坚模式,通过全方位谋划、一体化建设、常态化监管,力争将园区打造成为基础配套更全、发展环境更优、综合实力更强的工业平台。

  目前,全县共建成中水回用站19个,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5个,中水回用规模达到32.15万吨/日,实现减排和节水双赢。

  污水零直排势如破竹,而另一边,一场河湖美丽提升行动也在火热开展。去年以来,长兴县全力修复河道、湖泊、漾塘等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岸生态功能。按照“水清、岸绿、景美、生态”标准,打造了西大河、上方池、刘家渡河等一批生态水体。针对水域面积较小水体,采用“曝气增氧—种植水生植物—放养鱼类”治理方式,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实现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全县200条“美丽生态河道”惊艳亮相。

  北横港是沟通太湖的主要水系,承担着防洪排涝任务,也是周边百姓生活出行的主要水道。去年以来,北横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再整治再提升,通过生态修复与景观塑造,北横港已然成为了一个可游憩的慢行系统,一个可栖息的心灵家园。 2018年,被评选为省级“美丽河湖”。

  2019年开展十大“碧水行动”

  围绕“打造样板地,再夺大禹鼎”总目标,依托“创建污水零直排区、深化河(湖)长制、打造美丽河湖”三大工程载体,全力推进“治污提速、水质提标、机制提效”三大重点任务。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

  ■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行动

  ■水环境质量提升行动

  ■船舶码头污染防治行动

  ■农业农村治理提升行动

  ■河湖生态修复行动

  ■防洪排涝能力建设行动

  ■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行动

  ■重点领域节水行动

  ■河(湖)长制标准化管理行动

  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精准推进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治污之要、在于农村,立足实际,长兴县从机制、平台、方法和长效入手,精准发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长效运维,为全省提供了可以复制推广的“长兴经验”。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只是一个方面,后期维护同样重要。为了解决后期运行维护难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户参与原则,长兴县通过公开招投标形式,将全县所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设施(微动力设施、净化槽)委托一家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行维护,所有分散式处理设施、人工湿地、污水管网由属地乡镇自行负责或委托第三方管理。鼓励广大受益农户主动参与设施巡查维修。

  借鉴“河长制”经验,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站长制”管理办法,村级站长及村运维管理员每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落实解决,县级、镇级站长定期巡查并召开协调会议,指导工作并落实重点难点工作解决。县镇村三级联动全面落实运维管理到位。

  为督促管理到位,长兴县严格考核监管,实行“5+1”常态化监督,工作日由县级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前往乡镇查看设施情况,每周六由建设部门领导带班对各乡镇(街道、园区)进行抽查。将发现的问题通过专项工作群公开通报和督促整改,并组织实施整改情况“回头看”,确保问题发现整改到位。

  管得好不好,还要看水质来说话。在按上级要求完成各项水质检测工作的基础上,长兴县自加压力,对所有农村生活污水微动力终端及净化槽每月进行一次水质检测。

  经初步测算, 2018年,长兴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能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409万吨,减排COD(化学需氧量) 982.3吨、氨氮102.3吨、总磷12.27吨,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老百姓的治水获得感。

  二

  ○

  一九年工作全面开花

  全面推进污水治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治水十大行动59个项目建设。今年1至4月份,累计完成投资近7亿元。有序推进14个工业园区、 69个居民小区、 30个商贸集中区、 6个乡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已完成20个建设单元,累计新建改造雨污主(支)管网120余公里,完成小区阳台立管59公里。开展渔业生态化建设,计划完成5.5万亩渔业养殖尾水治理任务,目前已完成2.9万亩。

  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根据职责分工,全力做好蓝藻防治“拦、捞、截、修”文章。太湖沿线乡镇共设置蓝藻拦截坝60条7.95公里,建立拦截设施“责任包干制”,设置责任包干人员47人。集中开展太湖沿线和入湖河道枯萎芦苇清理工作,累计收割清理580余吨,补种芦苇2万余株,覆盖面积10余亩;加大蓝藻水华预警,每周对全县7个重点点位开展蓝藻水华预警监测,及时发布蓝藻最新动态预警信息。

  全面加大治污基建。计划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5公里,目前完成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7.62公里。长兴城关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扩建工程,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林城1万吨/日中水回用站,目前正在进行土建施工。有序推进80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微动力终端提标改造工程。

  全面开展美丽河湖建设。按照“水清、岸绿、景美、生态”标准,创建20条市级美丽河湖,重点打造农村生态河道1条,目前,已完成美丽河湖建设9条。创新管理体系,推进村级“河湖长工作站”建设,建设村级河湖长工作站71个,目前已完成建设9个,其余均已启动建设。

  

标签:长兴县;河长制;长制;治水;农村生活污水
编辑:江小来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湖州  正文

长兴“河长制”到“河长治”
2019-05-14 15:56:18 来源: 湖州日报 记者 王炜丽

  长兴县2003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河长制”,并于2013年实现县域全覆盖。近年来,该县不断完善管理、创新举措,将“河长制”融入到治水的方方面面——

  长兴县是典型的水乡,水系发达,辖区内有规模河流547条、水库35座、山塘386座,水域总面积88.8平方公里。

  面广量大的水体,治理任务十分繁重。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兴县近几年县控及县控以上监测断面Ⅱ~Ⅲ类水质连续保持在100%。 2015年、 2017年、 2018年三度夺得全省治水工作最高荣誉“大禹鼎”。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矢志不渝的探索创新。长兴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河长制”,并将其融入到治水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了从“河长制”到“河长治”。

  “河长制”升级推进

  2018年6月,长兴县河长制展示馆揭牌开馆,这是一个集历史演变、工作成效、信息化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展示馆,集中体现了长兴首创“河长制”以来实现“水秀、景美、业兴、民富”的社会意义,是全国首个“河长制”展示馆。

  起步最早的长兴“河长制”,如今推行得怎么样?在明确县级河长、镇级河长、村级河长、民间河长职责的基础上,近年来,长兴县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深化“河长制”系统治理。深化“互联网+治水”理念,通过导入治水基础信息数据,在原有“河长制”信息化系统基础上建成“河长制”智慧平台,提高河长制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同步开发河湖管护手机APP,提升河湖管护效率,让“河长”手机巡河、管河成为常态。

  在长兴县,人人争当“河长”蔚然成风。近年来,长兴打通多种通道,提升公众参与治水的热情。实行河道企业认领,企业参与河道日常巡查、定期义务劳动、协助河长履行工作职责、为河道治理建言献策等相关管理工作,实现企业角色由旁观者到守护者的转变。创建巾帼护水岗,发动妇女投身河道管护工作。推行“河长制”微信公众号,构建社会各界参与河湖管护工作的平台。

  为压实“河长”责任,长兴县推行述职制度,按照“一级抓一级”的原则,由下级河长向上级河长就河长履职、河湖管护、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述职,强化各级河长履职担当。同时,严格考核制度,对“河长”履职、项目推进、水质变化改善、“河长制”工作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考核并实施奖惩。

  去年,长兴全县共建立“一河(湖)一档”的身份档案信息1124份,“一河(湖)一策”治理计划34个,去年6月以满分通过省级湖长制制度建立验收。

  治污扮美齐头并进

  治水先治污,污水零直排是治污的“牛鼻子”。去年以来,长兴县全面推进省市下达的4个工业园区、 4个餐饮集中区、 8个居民小区和4个乡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1.44亿元。

  同时,按照“统筹规划、重点先行、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原则,有序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力争利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县污水零直排目标。

  在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过程中,长兴县做好结合文章,尤其是在工业企业中水回用的扎实基础上,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工作。

  在李家巷工业园区,一波环绕着厂房的清水很吸引人。“这些水原本是企业排放的污水,但经过中水回用站处理后又变成清澈的水流,通过管网输送到企业进行循环利用。”李家巷镇园区办有关负责人说,为巩固园区水环境整治成果,去年开启了污水零直排创建攻坚模式,通过全方位谋划、一体化建设、常态化监管,力争将园区打造成为基础配套更全、发展环境更优、综合实力更强的工业平台。

  目前,全县共建成中水回用站19个,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5个,中水回用规模达到32.15万吨/日,实现减排和节水双赢。

  污水零直排势如破竹,而另一边,一场河湖美丽提升行动也在火热开展。去年以来,长兴县全力修复河道、湖泊、漾塘等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岸生态功能。按照“水清、岸绿、景美、生态”标准,打造了西大河、上方池、刘家渡河等一批生态水体。针对水域面积较小水体,采用“曝气增氧—种植水生植物—放养鱼类”治理方式,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实现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全县200条“美丽生态河道”惊艳亮相。

  北横港是沟通太湖的主要水系,承担着防洪排涝任务,也是周边百姓生活出行的主要水道。去年以来,北横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再整治再提升,通过生态修复与景观塑造,北横港已然成为了一个可游憩的慢行系统,一个可栖息的心灵家园。 2018年,被评选为省级“美丽河湖”。

  2019年开展十大“碧水行动”

  围绕“打造样板地,再夺大禹鼎”总目标,依托“创建污水零直排区、深化河(湖)长制、打造美丽河湖”三大工程载体,全力推进“治污提速、水质提标、机制提效”三大重点任务。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

  ■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行动

  ■水环境质量提升行动

  ■船舶码头污染防治行动

  ■农业农村治理提升行动

  ■河湖生态修复行动

  ■防洪排涝能力建设行动

  ■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行动

  ■重点领域节水行动

  ■河(湖)长制标准化管理行动

  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精准推进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治污之要、在于农村,立足实际,长兴县从机制、平台、方法和长效入手,精准发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长效运维,为全省提供了可以复制推广的“长兴经验”。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只是一个方面,后期维护同样重要。为了解决后期运行维护难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户参与原则,长兴县通过公开招投标形式,将全县所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设施(微动力设施、净化槽)委托一家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行维护,所有分散式处理设施、人工湿地、污水管网由属地乡镇自行负责或委托第三方管理。鼓励广大受益农户主动参与设施巡查维修。

  借鉴“河长制”经验,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站长制”管理办法,村级站长及村运维管理员每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落实解决,县级、镇级站长定期巡查并召开协调会议,指导工作并落实重点难点工作解决。县镇村三级联动全面落实运维管理到位。

  为督促管理到位,长兴县严格考核监管,实行“5+1”常态化监督,工作日由县级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前往乡镇查看设施情况,每周六由建设部门领导带班对各乡镇(街道、园区)进行抽查。将发现的问题通过专项工作群公开通报和督促整改,并组织实施整改情况“回头看”,确保问题发现整改到位。

  管得好不好,还要看水质来说话。在按上级要求完成各项水质检测工作的基础上,长兴县自加压力,对所有农村生活污水微动力终端及净化槽每月进行一次水质检测。

  经初步测算, 2018年,长兴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能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409万吨,减排COD(化学需氧量) 982.3吨、氨氮102.3吨、总磷12.27吨,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老百姓的治水获得感。

  二

  ○

  一九年工作全面开花

  全面推进污水治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治水十大行动59个项目建设。今年1至4月份,累计完成投资近7亿元。有序推进14个工业园区、 69个居民小区、 30个商贸集中区、 6个乡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已完成20个建设单元,累计新建改造雨污主(支)管网120余公里,完成小区阳台立管59公里。开展渔业生态化建设,计划完成5.5万亩渔业养殖尾水治理任务,目前已完成2.9万亩。

  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根据职责分工,全力做好蓝藻防治“拦、捞、截、修”文章。太湖沿线乡镇共设置蓝藻拦截坝60条7.95公里,建立拦截设施“责任包干制”,设置责任包干人员47人。集中开展太湖沿线和入湖河道枯萎芦苇清理工作,累计收割清理580余吨,补种芦苇2万余株,覆盖面积10余亩;加大蓝藻水华预警,每周对全县7个重点点位开展蓝藻水华预警监测,及时发布蓝藻最新动态预警信息。

  全面加大治污基建。计划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5公里,目前完成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7.62公里。长兴城关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扩建工程,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林城1万吨/日中水回用站,目前正在进行土建施工。有序推进80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微动力终端提标改造工程。

  全面开展美丽河湖建设。按照“水清、岸绿、景美、生态”标准,创建20条市级美丽河湖,重点打造农村生态河道1条,目前,已完成美丽河湖建设9条。创新管理体系,推进村级“河湖长工作站”建设,建设村级河湖长工作站71个,目前已完成建设9个,其余均已启动建设。

  

标签: 长兴县;河长制;长制;治水;农村生活污水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