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宸桥的声波CT。
块石装入钢筋石笼。
浙江在线1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孙晶晶)杭州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至今已有380多年。它是杭城古桥中最长、最高、单跨最宽的薄墩连拱石桥。
近日,由杭州市城管局牵头,对这座古桥维修加固。
杭州市城管局市政设施监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杭州拱宸桥做过的最大“手术”,分别是在2006年和2016年对同一块破损的拱券券石进行更换。
这次“手术”算是拱宸桥首次进行桥梁基础加固。
遭受行经船舶刮擦
拱宸桥曾多次负伤
拱宸桥所属的运河段过往船只较多,近几年随着内河水运的发展,船的吨级越来越大,而拱宸桥方孔只允许单向通航,很多船舶和拱宸桥几乎是“擦身而过”。
早前拱宸桥桥墩就屡屡被撞,也因此,对这座古桥的保护,杭州这几年一直没松懈过——
作为桥梁管理部门,杭州市城管局分别于2005年、2012年、2015年在桥梁主跨拱脚前方新设和增设防撞墩,避免货船正面撞击桥体,影响桥梁安全运行。同时,对桥体线形和沉降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每年一次常规定期检测和三年一次结构定期检测;实时掌握拱宸桥健康状况。
2016年,杭州对年迈的拱宸桥启动了首次“水下体检”,采用三维扫描、声波CT等技术无损检测桥的水下基础。
经过分析长期监测数据和近年来的检测情况,管理部门得出了一份拱宸桥的体检报告:整体状况良好。其中,上部结构状况良好,下部结构中水下基础状况一般,存在条石表面凹凸,砌缝不平顺、缺损、破损、残损及松木桩局部外露等现象。
由于拱宸桥为国家级文保单位,下部结构健康状况不佳,市城管局决定对拱宸桥实施水下基础加固工程。
加固采用“保守治疗”
仅对水面以下病害进行维修
380多年的古桥,又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如何进行水下基础加固?
据杭州市城管局市政设施监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这座古桥是国家级文保单位,所以这次对拱宸桥采取的是“保守治疗”。
加固工程遵循文物修缮原则,仅对水面以下病害进行维修,水面以上不作修缮,不改变文物原状,保持原有历史风貌。
治疗第一步,就是在古桥的两个桥墩处打下松木桩,清除河底淤泥。
此外,考虑到挖掉淤泥后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施工人员会在松木桩上压上碎石,使之受力均匀保持平衡。
接下来就进入加固的关键一步,在桥墩周围围上装满块石的钢筋石笼,再铺设一层模袋混凝土,稳定河床。
最后再用水下不离析砂浆进行浇筑,起到加固的作用。
3位专业蛙人帮忙
加固工程耗时一个月
由于需要水下作业,这次工程特别请来了3位专业的蛙人帮忙。
来自江苏的陈义付就是其中之一。陈师傅今年44岁,做蛙人10多年了。
拱宸桥的加固工程从去年年底启动,一直到今年1月28日结束。一个月的维修时间,需要蛙人作业的工期有14天。三位蛙人每天需要轮流下水作业6小时,主要负责钢筋石笼下水和水下模袋铺设的位置探明定位。
钢筋石笼是为了加固保护桥梁,大的重约一吨,小的重达500斤。水下模袋则用于装入混凝土稳定河床。
陈师傅说,工作时,他们需要穿上五六十斤重的潜水服,戴上连接氧气管的头盔潜入水下4米深处。在水下,按照图纸的标注,必须迅速找到钢筋石笼下水和水下模袋铺设的位置,然后通过水下传声,人工指挥水上吊机上下左右移动。
目前,拱宸桥的桥梁基础加固已经完成。接下来,杭州市城管局会对工程进行监测,确保加固后拱宸桥基础的耐久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