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宁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朱倩)骨伤患者如何在转运时避免二次伤害?紧急情况下,心电图怎么快速精准导出?这些医生们日常思考的临床“小事”,如今逐一成为医学创新成果——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举行第三届广济创新项目大赛,在精彩的PK现场,来自20多个学科的20多个项目先后进行路演,并实现医疗创新实践和相关产业有效对接。
“你能想象用10公斤的力,轻松拉动一个100公斤的患者吗?”大赛现场,浙医二院护理部主任金静芬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当天,她带来的“气悬浮可降解转运垫”,被称为“转运”神器,吸引了一众评委的目光。
为什么想到设计一个转运垫?“传统的转运方式很可能让原本身受重伤的患者再受伤害。有没有一款产品,既能保证患者安全舒适,又能让医护人员省时省力?”带着这个初衷,金静芬团队在头脑风暴中想到了平稳高速移动的磁悬浮列车。
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和浙大理工科专家合作,金静芬团队以磁悬浮技术为技术灵感,大幅度减轻气垫的悬浮负载。经过两年的研发及无数次实验,最终成功将载荷重力降至原重量的1/10。如患者体重为100公斤,则只需施加10公斤的力即可实现转运过床。
“现在,只需要15秒,床垫就能充气悬浮,护士轻轻一拉,病人瞬间过床,转运过程不再令患者害怕。”金静芬告诉记者,目前该项目已与企业进行合作,产品取得注册证,完成了转化并申请了专利,已正式在浙医二院两院区使用。
长期以来,临床医务人员并不缺乏创新理念,但缺乏转化研究成果的能力和外部条件。为解决这一难题,浙医二院通过创新大赛搭建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近年来,医院通过建立创新中心、创新俱乐部等形式,形成了以重大疾病领域科研为根基,多个临床学科科研齐发展的浓厚创新氛围。
这些临床成果如何实现有效对接、转化?浙医二院副院长吴志英说,医院将成立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办公室,集创新培训、创新人才培养、发明披露和跟踪、专利挖掘和布局、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公共服务(推广、信息、技术)、孵化、投融资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真正将创新转化成果落到实处,把医生的创意转化为产品,形成生产力。
“科研与临床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科研服务于人类,医学科研最终要落地于临床,真正实现医学技术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最终为健康浙江添砖加瓦。”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