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楼市为买房公开摇号的实施细则伤透了脑筋,因为大家发现这个细则并不像预想中的那么细,很多操作方法还有待自己摸索。
反映比较集中的是无房户的比例问题,细则规定,公证摇号,应对“无房家庭”给予倾斜,提供一定比例的房源保障。至于比例是多少,倾斜到什么程度,方案没说。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由开发商来确定,开发商会充分顾及无房户的利益吗?这个恐怕也很难,一个按揭一个一次性付款,开发商喜欢哪一个,不言自明。如此,无房户优先的意义自然会大打折扣。于是,各种口水都来了,纷纷猜测细则之后还有没有补丁。
首先必须明确的还是摇号的意义,是着眼于解决公平问题,避免全款托关系号子费这些暗箱操作,导致刚需买不到房子。现在有了倾斜刚需买房的公证摇号新政,一定程度上,确实帮助刚需解决了燃眉之急。以这个标准来看摇号的问题,可能就更客观公正一点。
理论上由政府部门划定一个比例,这并不是什么难事,问题是市场千变万化,怎么来保证这个比例一定适合这个楼盘,那个比例适合那个楼盘?政府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搞一刀切?问题更大,比如郊区的楼盘、面积小总价低的楼盘可能更适合刚需,有些市中心、大户型楼盘可能更适合改善型,这一刀切下去,必然伤及无辜。还有公证费由谁支出的问题,单身青年被排除在无房户以外衍生出的公平问题,这些都表明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案。
可谁又能给出一个万全的方案?摇号的作用有限,你不能指望它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对于这些情况,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之初恐怕就已经有所考虑。如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相信打个补丁也是可选项。
在一个人口不断大量流入的城市,房价坚挺和供不应求的问题有非常复杂的成因,不可能存在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不管是加快推地节奏、限购限贷,还是摇号,都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不能有过高的期待。不止杭州是这样,采用摇号方式的其他几个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而相比于其他几个城市,杭州增加了对无房户的倾斜政策,已经是一个显著的进步了。
相比于这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更值得关注,比如,意向客户登记数怎么确定的问题,还有,细则中未提及摇号购房的首付比例和付款方式问题。这关系到门槛和权利,保障公平权利正是制定摇号政策的初衷,不能让开发商说了算,也不能被什么高额保证金、高额首付、超短交款时间等筛选客户的手段钻了空子。
杜绝了这些问题,堵上了这些后门,会让开发商有一个更好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求得公平与效率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