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要求,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未达60分不能按时毕业。
在这条新规出台之前,浙江大学一直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新学期刚对体育课程进行了一次大改革。从2019级开始,本科生每一学期都要必修体育课。此前,只有一二年级本科学生才需要必修体育课。与此相应的,学生课外锻炼的任务也增加近一倍。
浙大体艺部主任吴叶海告诉钱报记者,目前国内还只有浙大在毕业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这也意味着,即便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仍需要进行体育运动。
数据显示
大四学生体测成绩最不理想
近六年的体测情况显示,浙大学生体测合格率都在95%以上。“近几年,浙大学生参加浙江省高校体质健康抽测,最终成绩都在全省前三名。”吴叶海说。但是在他看来,这样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不够。虽然学生体测合格率很高,但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的优秀率25%以上还有很大差距。
从浙大的数据看,本科四年,大二学生体育成绩最好,四年级最差,而且差距还挺大。
吴叶海认为,这种现象和大三大四学生之前没有开设体育必修课有很大关系,“没有体育课,很多学生就不锻炼身体了,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浙大学生从2019级开始,每学期都要必修体育课,直到本科毕业。体育课必修总学时也将从原来的144学时增长至252学时,必修学分从4学分增加到6.5学分(五年制学生为7学分)。
这种要求,在全国高校中称得上是超前的。“在全国,只有浙大体育必修学分达到6分以上。”吴叶海说。当然,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忙着找工作、写论文),在毕业年级,体育课并不固定时间,只需在一年内锻炼打卡64次以上就算合格,获得0.5学分。
而前三年,每学期都需要在多达60个种类的“专项技能课”中选择一项,一学期学会一个体育项目,掌握一门体育技能。
体测成绩女生好于男生
哪个项目最难?当然是引体向上
浙大学生体测成绩男生更好还是女生更好?吴叶海回答:女生。
“男生体测成绩较差,主要因为手臂没力量。”吴叶海拍了拍手臂说,相同的项目男女生得分差距不大,而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却远低于女生仰卧起坐的成绩。
吴叶海形容引体向上是很多男生的“梦魇”:“全校男生引体向上平均个数只有五六个,而及格需要10个,很多学生都不能及格,一些学生甚至一个都拉不起来。”
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机体能力,从2019级开始,大一学生除了修读“专项技能课”以外,还要必修每周一节的“身体素质课”。
吴叶海解释说,这节课其实就是锻炼课,整堂课45分钟全部用来锻炼身体。“上过这个课后,我的体能、力量有了明显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潘聪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原本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的他,现在能做好几个了。
为了督促学生们认真对待,浙大体艺部还将“身体素质课”的出勤率纳入学生体育成绩考核中,旷课、请假都要扣分。
浙大新学期还上线了一堂慕课——“浙江大学运动安全与健康”,大一第一学期的必修课,需通过考试。“这门课主要教授如何安全运动、运动受伤时应该怎么处理。”吴叶海说。
男生跑步想及格
四年至少要绕西湖跑60圈
要求这么严格,学生有机会逃课吗?浙大学生上体育课考勤、课外锻炼,都需要通过一款名为“浙大体艺”的APP打卡。上课时,学生必须到达规定地点范围,这款APP会通过GPS定位,自行完成签到。
在这种约束下,很少有学生会缺席体育课及课后锻炼。
浙大规定,课后的跑步成绩会占体育课总成绩的15%,而平时的跑步锻炼也需要在APP上打卡。于是,每天早上晚上,浙大紫金港校区田径场就挤满了拿着手机跑步的学生,可谓人满为患。
学生想要获得跑步锻炼满分,一学期至少要跑步48次,及格则要达到32次。每次锻炼,男生跑步距离要不少于3.5公里,女生不少于2.5公里,而且必须在45分钟之内完成才算有效。
四年算下来,男生想要跑步及格,需有效跑步256次、累计896公里,相当于绕周长15公里的西湖跑60圈。学生们一开始是被“逼着”去跑,后来慢慢养成习惯,每周都要去跑几次,有时候甚至会忘记打卡。
吴叶海希望,通过这次改革,能够督促更多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终身锻炼的习惯。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要求,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未达60分不能按时毕业。
在这条新规出台之前,浙江大学一直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新学期刚对体育课程进行了一次大改革。从2019级开始,本科生每一学期都要必修体育课。此前,只有一二年级本科学生才需要必修体育课。与此相应的,学生课外锻炼的任务也增加近一倍。
浙大体艺部主任吴叶海告诉钱报记者,目前国内还只有浙大在毕业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这也意味着,即便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仍需要进行体育运动。
数据显示
大四学生体测成绩最不理想
近六年的体测情况显示,浙大学生体测合格率都在95%以上。“近几年,浙大学生参加浙江省高校体质健康抽测,最终成绩都在全省前三名。”吴叶海说。但是在他看来,这样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不够。虽然学生体测合格率很高,但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的优秀率25%以上还有很大差距。
从浙大的数据看,本科四年,大二学生体育成绩最好,四年级最差,而且差距还挺大。
吴叶海认为,这种现象和大三大四学生之前没有开设体育必修课有很大关系,“没有体育课,很多学生就不锻炼身体了,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浙大学生从2019级开始,每学期都要必修体育课,直到本科毕业。体育课必修总学时也将从原来的144学时增长至252学时,必修学分从4学分增加到6.5学分(五年制学生为7学分)。
这种要求,在全国高校中称得上是超前的。“在全国,只有浙大体育必修学分达到6分以上。”吴叶海说。当然,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忙着找工作、写论文),在毕业年级,体育课并不固定时间,只需在一年内锻炼打卡64次以上就算合格,获得0.5学分。
而前三年,每学期都需要在多达60个种类的“专项技能课”中选择一项,一学期学会一个体育项目,掌握一门体育技能。
体测成绩女生好于男生
哪个项目最难?当然是引体向上
浙大学生体测成绩男生更好还是女生更好?吴叶海回答:女生。
“男生体测成绩较差,主要因为手臂没力量。”吴叶海拍了拍手臂说,相同的项目男女生得分差距不大,而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却远低于女生仰卧起坐的成绩。
吴叶海形容引体向上是很多男生的“梦魇”:“全校男生引体向上平均个数只有五六个,而及格需要10个,很多学生都不能及格,一些学生甚至一个都拉不起来。”
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机体能力,从2019级开始,大一学生除了修读“专项技能课”以外,还要必修每周一节的“身体素质课”。
吴叶海解释说,这节课其实就是锻炼课,整堂课45分钟全部用来锻炼身体。“上过这个课后,我的体能、力量有了明显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潘聪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原本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的他,现在能做好几个了。
为了督促学生们认真对待,浙大体艺部还将“身体素质课”的出勤率纳入学生体育成绩考核中,旷课、请假都要扣分。
浙大新学期还上线了一堂慕课——“浙江大学运动安全与健康”,大一第一学期的必修课,需通过考试。“这门课主要教授如何安全运动、运动受伤时应该怎么处理。”吴叶海说。
男生跑步想及格
四年至少要绕西湖跑60圈
要求这么严格,学生有机会逃课吗?浙大学生上体育课考勤、课外锻炼,都需要通过一款名为“浙大体艺”的APP打卡。上课时,学生必须到达规定地点范围,这款APP会通过GPS定位,自行完成签到。
在这种约束下,很少有学生会缺席体育课及课后锻炼。
浙大规定,课后的跑步成绩会占体育课总成绩的15%,而平时的跑步锻炼也需要在APP上打卡。于是,每天早上晚上,浙大紫金港校区田径场就挤满了拿着手机跑步的学生,可谓人满为患。
学生想要获得跑步锻炼满分,一学期至少要跑步48次,及格则要达到32次。每次锻炼,男生跑步距离要不少于3.5公里,女生不少于2.5公里,而且必须在45分钟之内完成才算有效。
四年算下来,男生想要跑步及格,需有效跑步256次、累计896公里,相当于绕周长15公里的西湖跑60圈。学生们一开始是被“逼着”去跑,后来慢慢养成习惯,每周都要去跑几次,有时候甚至会忘记打卡。
吴叶海希望,通过这次改革,能够督促更多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终身锻炼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