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浙江走过不平凡的一年,山涧、田头、海角正澎湃着乡村振兴的“浙江动能”。近日,浙江在线开展“乡村振兴年度图片”征集活动,收到全省网友热情投稿。一幅幅图片的背后,是浙江各地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崭新体现。
2019年,浙江在线记者将带您一起走进浙江乡村美丽画卷,探寻图片背后的精彩故事。请跟着我们的镜头和文字,共同见证浙江乡村点点滴滴的改变。
永嘉鹤盛镇《产业兴旺 百姓安康》何建勇 摄
浙江在线1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贾晓雯 见习记者 白璐)一条雁楠公路穿永嘉鹤盛镇而过,始于下家岙过路滩,终于岭上人家,串联起沿线11个村庄,覆盖18公里,带动鹤盛镇全域旅游发展,村民经济蓬勃发展。
1月15日,记者沿着雁楠公路,探访鹤盛镇建设山水诗画乡村振兴示范带背后的故事。
挖掘“红柿”文化
打造鹤盛生态休闲基地
山雾弥漫,树上密集的颗颗柿子很是亮眼,一位农民挑着装满柿子的扁担,从朦胧中款款走来……乡村振兴年度最美图片《产业兴旺 百姓安康》中的网红柿子树,便是来自鹤盛山水诗画示范带上的“红柿之乡”——西炉村。
拥有300余年的红柿种植历史的西炉村,被称为永嘉红柿的发祥地,目前共有红柿700余亩。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记者看到柿子树上仍然挂着稀稀落落的红柿,西炉村书记周益鹏说:“为了在‘红柿+’上做文章,村集体统一延迟红柿采摘期。”
西炉村以“柿柿如意”为主题,投资400多万建设红柿观光基地,打造了集“采摘、游玩、摄影”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基地。同时,通过举办永嘉首届红柿文化节、永嘉首届枫柿长寿美食节等活动,逐步打响西炉“红柿”品牌,吸引了许多摄影协会爱好者到西炉村观光写生。
西炉村让游客从“尝”柿变为“赏”柿,形成红柿产业链。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2万元,比2017年翻一番。
“艺术”反哺乡村
打造鹤盛山水写生基地
西炉村挖掘“红柿”文化,让红柿变景点;而处于石桅岩景区之中的下岙村文旅齐飞。
室内高雅美术展吸人眼球,室外牛羊成群经过,艺术真正反哺到了下岙村。下岙村引进了美术基地“楠溪书院”,书院背靠石桅岩,依山旁水、艺术气息浓厚,收藏着古今中外名人诗画1000余幅,先后开展了“当巴黎遇上温州”、“明月清辉中秋音乐会”等大型活动,村民的热情让艺术家直呼“享受到了国王般的待遇”。艺术家们纷纷称赞鹤盛“美死了!”
楠溪书院的创建者是鹤盛镇上日川村人周建朋,是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后。作为乡贤反哺家乡,他不仅在下岙村创办楠溪书院,也在上日川村引入“箬溪精舍”艺术品牌,打造永嘉山水写生基地,让昔日脏乱差的上日川村变身洁净美的箬溪艺术村。
走进上日川村,一幅幅山水墨画跃然墙上,在村内闲步,艺术氛围扑面而来。周建朋联合20多户村民,将农房改造成民宿,目前10幢民宿共有床铺200多张。从2016年至今,这里已接待知名艺术家及中国美术学院2万人次写生,打响了鹤盛山水艺术品牌。
周建朋说,在上日川村,你常常会看到田间地头,老人、农民成为艺术家的模特,他们交谈甚欢;你会看到村民围绕在艺术家周围,仔细观摩静静欣赏。潜移默化中,村民慢慢了解了艺术是什么,艺术渐渐融入村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