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原创力量  正文

禾下可乘凉 三亚南繁讲述中国“金种子”的故事
2018-11-27 23:30:21 来源: 浙江在线 贾晓雯

  浙江在线11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贾晓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自己可以在水稻下面乘凉。

  这个“禾下乘凉梦”的梦满载着袁隆平的梦想与希望,如今,杂交水稻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着一个个神话般的奇迹。而让袁隆平院士梦想成真的土地,在海南三亚南繁。

  11月26日,2018网媒行成员探访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三亚南繁研究院”),刚进门,一幅由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的种子构成的中国地图就吸引了众人目光,相比于全国其他地方农作物品种的单一,海南这片土地适合五谷杂粮的生长。

  一颗颗南繁“金种子”走出全国 走向世界

  “那么大家知道南繁具体指的是什么吗?”讲解员的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南繁”是国家南繁育制种的简称,指的是人们利用三亚市、陵水黎族自治县和乐东黎族自治县等地区能够满足植物周年生长繁殖的热带气候环境条件和生物生态资源,从每年9月至翌年5月,进行农业基础研究、品种选育种、种子鉴定和生产推广等活动。简单来说,就是选育农作物优质的种子。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有70%以上的农作物新品种经过南繁基地选育。最近10年,主要农作物中,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有1345个出自南繁,占总数的86%;由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南繁占91%。另外,南繁种子供给可满足近2300万亩土地生产需要,年增产粮食23亿公斤。

  南繁的贡献不止于此。一张闪烁着灯光的世界地图吸引了采访团一行人,地图上中国种子逐一在非洲、东南亚等版图点亮,海南的南繁走向世界的脉络清晰可见。

  “下一步,三亚南繁将高标准建设好南繁基地,扛起三亚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当;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将发挥南繁人才、品种、技术聚集优势,结合三亚区位优势,推动南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三亚市南繁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说道。

  发生在南繁的小故事 成就农业的大发展

  你知道杂交水稻最初的稻穗是怎么发现的吗?时间回到1970年11月,杂交水稻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登上世界舞台。

  当时,袁隆平团队已经寻觅很久却没有找到符合培育条件的稻种。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在三亚市南红农场一个铁路涵洞附近的水塘边,从占地约两百平方米的野生稻中,发现了三株稻穗花药异常,而这正是袁隆平一直寻找的稻穗。

  经确认,这三株野生稻为花粉败育,袁隆平将其命名为“野败”,其雄性不育的特性为杂交水稻研究带来突破性进展。

  此后,国内涌现出了“南优”“矮优”“威优”“汕优”等系列籼型杂交水稻组合品种,水稻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吃饱饭”不再遥不可及,世界粮食生产翻开新的篇章,而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水稻发展进程中的中国标杆由此确立。

  在南繁展示大厅中有一幅油画叫做“追逐南繁梦”,画中的袁隆平在粮食产量的跑道上奔跑,已经超过700kg、800kg、900kg、1000kg的袁隆平,仍然向前冲刺,这不仅是袁隆平的梦想,更是南繁梦、中国梦。


标签: 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农作物品种;稻穗;扫帚;三亚市;高粱
编辑: 贾晓雯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