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浙江走过不平凡的一年,山涧、田头、海角正澎湃着乡村振兴的“浙江动能”。近日,浙江在线开展“乡村振兴年度图片”征集活动,收到全省网友热情投稿。一幅幅图片的背后,是浙江各地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崭新体现。
       2019年,浙江在线记者将带您一起走进浙江乡村美丽画卷,探寻图片背后的精彩故事。请跟着我们的镜头和文字,共同见证浙江乡村点点滴滴的改变。
永嘉鹤盛镇:一村一品 打造山水诗画乡村振兴示范带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一条雁楠公路穿永嘉鹤盛镇而过,始于下家岙过路滩,终于岭上人家,串联起沿线11个村庄,覆盖18公里,带动鹤盛镇全域旅游发展,村民经济蓬勃发展。近日,记者沿着雁楠公路,探访鹤盛镇建设山水诗画乡村振兴示范带背后故事。 山雾弥漫,树上密集的颗颗柿子很是亮眼,一位农民挑着装满柿子的扁担,从朦胧中款款走来……乡村振兴年度最美图片《产业兴旺 百姓安康》中的网红柿子树,便是来自鹤盛山水诗画示范带上的“红柿之乡”——西炉村。
        下岙村引进了美术基地“楠溪书院”,书院背靠石桅岩,依山旁水、艺术气息浓厚,收藏着古今中外名人诗画1000余幅,先后开展了“当巴黎遇上温州”、“明月清辉中秋音乐会”等大型活动,村民的热情让艺术家直呼“享受到了国王般的待遇”。艺术家们纷纷称赞鹤盛“美死了!” [详细]
余姚牟山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牟山湖的水是村民致富法宝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2018年,余姚牟山镇迎来了一个令人欣喜的好消息:“世界级濒危物种桃花水母,出现在了镇区牟山湖。”桃花水母的出现足以证明牟山湖水质之佳,牟山人引以为傲。获得“乡村振兴年度最美图片”荣誉称号的摄影作品《夕阳西下 渔歌唱晚》也正是以牟山湖为背景创作的。近日,浙江在线记者走进余姚牟山镇,探寻图片背后乡村振兴的故事。
        浙江迎来了难得的大晴天,在牟山湖水上人家农庄一条条长度近一米、又肥又鲜的青鱼干被挂出来晒太阳。老板娘褚丽君兴奋地说,村民在牟山湖养殖,从来不允许用饲料,都是用螺丝、水草进行野生养殖鱼类和大闸蟹,这是保护牟山湖优质水源的绝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牟山湖优质的水源,为牟山各类农作物生长提供天然养分。湖边湖山村西山白杨梅基地种植着5200亩杨梅树,这里生产的是市面上极少出现的白杨梅与水晶杨梅。2018年,旺季湖山村每日客流量达到四千人次,比2016年翻了一番。” [详细]
遂昌高坪茶树坪:乐享云耕生活 农民捧上“金饭碗”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今年除夕,恰巧立春。这意味着,村民即将播种新一年的希望。这个海拔近1000米的浙西南偏远小山村,曾受地理位置、交通和产业制约,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是个典型的“后进村”;10年间,村民们守护绿水青山,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径,捧上致富“金饭碗”。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8年,高坪乡农村信用社的存款从500万涨到1亿元。
       “守护好绵延20余里的原生态万亩杜鹃,做好生态旅游文章。”茶树坪村党支部书记黄久富认为这是村民致富的首要原因,从2009年开始,村里连续组织举办杜鹃节,他和村里的党员带头“试水”农家乐,逐步发展壮大到现在的53户520个床位,并带动形成了高坪乡5个农家乐专业村。
        近年来,茶树坪村坚持护好绿水青山,通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农耕文化与智慧乡村的衔接,积极探索农旅融合路径,打造形成“春播种、夏避暑、秋丰收、冬赏雪”的百亩金色画卷,促进偏远山村振兴。  [详细]
“世外桃源”凤桥镇:产业带动旅游 朝着乡村振兴全力奔跑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出嘉兴市区,二十分钟车程后,目光所及,满是桃园。近日,记者赴“浙江在线乡村振兴年度图片”拍摄地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探寻图片背后的乡村发展故事。位于嘉兴东南部的凤桥镇,因桃而闻名,在保留特色产业中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美景串点成线,成为江浙沪市民热捧的“世外桃源”。2018年,凤桥镇景区收入约10100万元,乡村旅游下半年启动后带动当地村民增收约200万元。
        清波环绕,绿树掩映,弯曲的小桥、灵动的喷泉,走在联丰村,让人已然忘了这本该是万物沉寂的冬季。当地村民重新布置民房,将春日的桃花画上外墙,成为冬季最温暖的色彩。
        凤桥镇的“世外桃源”,除了春日里满地桃花映红脸外,记者更是在冬日里惊喜看到一个多彩的世界。天堂鸟正抽出它的小翅膀,三角梅正露出红艳的花......“手机下单,嘉兴五县两区的百姓就能收到每周一束鲜花。”天香花苑工作人员曹怡嫣介绍,每天成批的鲜花由永红村供应到上海、杭州等地,永红村正如它的名字般四季红艳,吸引八方游客。[详细]
泰顺司前畲族镇:“畲乡蓝”下的幸福画卷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土墙青瓦蓝腰带”的畲族特色建筑,原汁原味的畲族民众生活气息……在泰顺司前畲族镇的畲乡民宿集群,让人感受着浓浓的畲乡民族风情。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畲乡风的新年味儿扑面而来。1月23日,浙江在线记者走进泰顺县司前畲族镇,探秘乡村振兴最美图片《畲族风情 绚烂夜景》背后的乡村故事。
         2018年,司前畲族镇投资8000万元建设泰顺畬乡民宿集群,完成《宿客小镇》规划编制,建成月・蓝舍、畬乡小院等15家民宿,计划2020年完成拥有50家民宿的集群建设。泰顺畬乡民宿集群是泰顺县“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在司前的生动实践。
       “3公里消耗2100卡路里……”在民宿集群不远处,用橡胶和彩色沥青颗粒铺设的“畲乡蓝”滨水慢行绿道旁,每隔一公里便会出现类似的温馨提示。这是司前正紧锣密鼓建设的畲乡田园综合体,“畲乡蓝”滨水慢行绿道串联起徐奭状元文化纪念馆、云湖天地康旅项目、美丽田园等6个项目内容,成为司前发展乡村旅游主线路。[详细]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浙江省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阳极饱和电抗器”至今仍是国内唯一生产地。12年前带团队租办公室做研发,年过五旬的汪得利怎么也想不到,如今工厂占地5万多平方米,产品“阳极饱和电抗器”已成为保障特高压电输送的关键一环。“开发区有没活力,其实从我们企业发展就能看出。”他说。
        以高精尖为代表的企业,只是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一个缩影。2016年,浙江首批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浙江中荷(嘉善)产业合作园”(以下简称中荷产业园)成立,作为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生力量,把8000公里外的荷兰和当地乡村紧密连接在一起。
        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嘉善创新探索不止步。“未来五年,将申报建设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园、3个特色农业强镇、3条全产业链和3个省级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形成“1+5”的现代农业发展大平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新动能。”县农经局局长,县农办主任马纳新说,嘉善全域正在勾画乡村振兴战略新蓝图。[详细]
义乌大陈镇:奇幻乐园进古村 碰撞出乡村振兴“火花”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漫步在数百年历史的古祠堂,欣赏着精美的明清木雕,抬头就能看到巨大的摩天轮。在义乌大陈镇,马畈村将一座“奇幻乐园”搬进了村里。这里,古村落的厚重历史与“全域旅游”碰撞出乡村振兴的“火花”。近日,浙江在线记者走进义乌大陈镇马畈村,探寻旅游经济发展为当地村民安居乐业带来的巨大变化。村口“众创众筹,旅游兴村”的标语引人注目,解开了这个古村焕起活力的秘诀。
        眼前,这个繁华的“奇幻乐园”全部由村民众筹建造。“遇到资金困难时,村民自觉地担任起志愿者。”钱江说,许多旅游设施也都是村民手工制作的,大大节约了乐园的建设成本。 诀。
        随着村里旅游产业的日渐成熟,村民们也成了切切实实的受益者。钱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乐园建成后给村里带来大量就业岗位,村民在乐园扫地也可每月拿到三千元的工资,而村民将原本闲置的土地流转给集体也可获得一笔收入。如今,马畈村全村355户村民都成了乐园的股东,乐园开业的第一年就为村民带来了150万元的分红。[详细]
嵊泗嵊山镇:“颜值”提升 文化引客 百年渔场的华丽转身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渔船、渔歌、渔家号子是嵊山的标志,在这座悬水小岛上有着看不厌的蓝海美景、吃不厌的各类海鲜。借助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这股东风,镇域环境不断提升,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嵊山镇素有“百年渔场”“活水码头”的美誉,在浙江在线乡村振兴年度图片《百年渔场 美丽海港》中可见“万艘渔船汇嵊山,十万渔民进渔场”的盛景。近日,浙江在线记者走近嵊泗嵊山镇,探寻这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渔港重镇的华丽转身。
        如今的嵊山,碧海衬蓝天、暖阳映白墙,整个集镇“颜值”得到了大提升。迎着海风走在渔村的乡间小路、穿过城区的大街小巷,记者发现残垣断壁被修葺一新、杂草荒地被平整硬化、陈年垃圾被集中清运,一座绿意盎然的海岛小镇跃然眼前。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栖。县域环境的提升带来了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2018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5亿元,同比增长8.7%;渔农村人均收入和劳均收入达到29654元和73040元,分别增长9%和9%。 [详细]
秀洲区王江泾镇:运河水镇 渔民唱响丰收歌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寒冬,大地渐渐沉睡。而在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镇,万亩水塘,波光潋滟,上百尾青鱼逐水跳跃,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喊起号子,加把劲,大网拉得紧,不怕鱼刺扎手心……”今天上午,捕鱼姐妹们背上草帽,载歌载舞欢庆青鱼大丰收。58岁的渔民周志英告诉记者,当地人称青鱼为“跑道鱼”,鱼儿在跑道里养殖,管理更方便、肉质更鲜美。
        跑道里能养鱼?这其实是王江泾镇正在探索推广的青鱼养殖转型新模式。记者实地看到了渔民口中的“跑道”:其实是长24米、宽5米的流水槽,通过机械造浪造流,在鱼塘里形成循环水流。青鱼们顶着水流游动,进行有氧运动。“以前大面积养殖,现在全镇建成了25条‘跑道’。
        近年来,王江泾镇渔业形成了从原种保护—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加工销售的渔业“一条龙”产业链。2018年全镇青鱼养殖面积1971.48公顷,青鱼养殖大户126户,产量达15653吨,产值达3.2亿元。[详细]
缙云仙都:山水迷蒙 村美民富 仙都农民的致富经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在蒙蒙细雨中,远处的缙云仙都鼎湖峰如春笋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峰顶烟雾缭绕,人间仙境一般,这里称为“仙都”名副其实。近日,浙江在线记者走进缙云仙都街道,寻找仙都“村美民富”背后的故事。
        这条街一度沉寂了十四五年,2012年之后才渐渐有了活力,“轩辕民宿部落”是街区一大特色,现已有42家民宿开门营业。
        记者走进了一家名为“清荷别院”的民宿,一股茶香拂面而来,土生土长的缙云人吕姝在袅袅茶香中为记者讲述了民宿带给仙都的变化。 到目前为止,仙都街道己共有民宿农家乐172家,2017年产值达4560万元。民宿、农家乐盘活了可用民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美丽”革命在仙都擦出了闪亮火花。
       “炉传三百世,饼香五千年。” 缙云烧饼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吃,转身成为缙云人引以为豪的“富民产业”,成为吸引世界游客的缙云“金名片”。 [详细]
安吉章村镇:绿水青山谋发展 农民“深闺”觅知音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1月底的安吉县章村镇,远远望去,山环水绕,碧野万顷,一座座民房错落在绿水青山间。“我们这里是黄浦江的源头,客人都是冲着这好风景来的。”近日,章村镇荣获浙江省首批“森林休闲养生小镇”称号,一下子成了村民的热议话题。
        日前,记者来到浙江在线乡村振兴年度图片拍摄地章村镇,探寻这个位于安吉县西南山区的小镇,如何从“深闺”成功走向大众视野,在绿水青山间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层层山峦,延绵不绝,曾经村民眼中制约发展空间的青山,如今成了游客追捧的度假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章村镇镇长唐春燕介绍,全镇巧打“畲族”“源头”“高山”三张特色品牌,立足资源优势,做活“美丽经济”。
        “紧扣生态,突出宜居。”章村镇镇长唐春燕介绍,接下来,全镇紧抓乡村振兴、康养旅游的机遇,凝心聚力加快乡村发展,达成建成“浙北康旅第一镇”的奋斗目标。 [详细]
德清莫干山镇:返乡创业再造新山村 好山好水引得“凤归巢”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一百年前,外国人在莫干山上修建度假别墅;一百年后的今天,依山傍水的自然优势为莫干山带来了无限机遇,以“洋家乐”为代表的民宿经济在莫干山下迅速发展。
        家家户户扫庭院,贴福字,民宿主人精心准备,等待着新年的第一波客人。1月29日,浙江在线记者来到莫干山,感受这个网红小山村的惊喜蜕变。
        淳朴的村风民情、浓厚的自然气息、未经雕饰的原生态……莫干山深深吸引了南非人高天成。2013年,他开办的“洋家乐”火了,“洋家乐”的成功让仙潭村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看到了回乡发展的大好前景。
        如今仙潭村的发展,让村里每个人都充满着干劲和希望。据统计,仙潭村外出务工人员回归300多人,其中回乡从事民宿的近200人,从事除民宿外三产人员100多人。 [详细]
云和崇头镇:最美梯田留住浓浓乡愁 乡土人才催生旅游经济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冬日的云和梯田,也有它的独特韵味。错落有致的村居与清晨山间的云雾相映成趣,层层倒影在梯田积水之中。踏入这片摄影爱好者心中的“圣地”,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近日,浙江在线记者走进有着“中国最美梯田”之称的云和梯田,感受旅游经济为当地乡村振兴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四年前,镇上还只有十来家民宿。现在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上海的企业家过来投资。”崇头镇党政办副主任蓝燕红向记者介绍,梯田是崇头镇的“金名片”,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是崇头镇乡村振兴关注重点。
         如今,崇头镇不仅建立起了覆盖全镇的20余个乡村振兴讲习所,还鼓励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乡土能人”拓展产业链。梯田观光、农耕体验、特色民宿……乡土人才将梯田资源越玩越“活”,催生出乡村旅游“金饭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