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菱的种植地,多年前即从南湖转移到油车港,菱荡秋色已然成为秀洲新一景。 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1980年代初,南湖上成片的南湖菱。 摄影 张觉民
潘燕所绘《湖上采菱》图 嘉兴博物馆供图
张海生在自家种植的菱荡里 被访者供图
南湖最后的种菱人许开良 摄影 袁培德
今年6月,嘉兴市农科院培植成功“南湖早菱” 摄影 姚祥坦
又到南湖菱上市时。
清晨,南湖景区西端,一汪湖水上成片的绿色菱秧在雨中生机勃勃。戴着斗笠、穿着雨披的三位老人稳坐在三只小小的菱桶中,用手缓缓拨动湖水,游走在密密的菱秧间,忙碌而有序,如诗般扑面而来,不由人想到清朝诗人申慧的《鸳湖采菱歌和韵》:“小小菱缸水面浮,明湖一片漾新秋。日斜荡桨中流去,爱取菱花插鬓头。”
对于嘉兴人来说,如此经典的水乡画面,在南湖边已不易看到了,早在多年前,南湖菱的种植地,悄然从南湖转移到了秀洲区油车港镇。
千亩菱荡已然成为秀洲新一景。
最近,秀洲区评选“秀洲八景”,“菱荡秋色”在秀洲美景人气榜上位居前列。
南湖菱,上可追溯马家浜遗址出土的碳化无角菱,经C14测定为公元前2685-4090年,与现在的南湖菱相仿。
如今,嘉兴已获南湖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十年。
南湖菱,既是嘉兴人引以为傲的特色美食,又是不容忘却的特殊记忆。
从南湖到秀洲,从许家村到千亩荡,嘉兴人爱菱、种菱、卖菱、吃菱,不仅有着浓郁的“菱”风俗,更有着入诗入画的南湖菱情愫。
前生·许家村十里菱花
“这醉仙楼正在南湖之旁,湖面轻烟薄雾,几艘小舟荡漾其间,半湖水面都浮着碧油油的菱叶,他放眼观赏,登觉心旷神怡……当地南湖中又有一项名产,是绿色的没角菱,菱肉鲜甜嫩滑,清香爽脆,为天下之冠。湖中菱叶特多,其时正当春深,碧水翠叶,宛若一泓碧琉璃上铺满了一片片翡翠。”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大约没有不熟悉这段叙述的。被金庸先生写入书中的家乡风物很多,但如此“色香味俱全”的却并不多。
许家村,曾是南湖边一处渔村,在今南湖俱乐部一带。宋元时为私人园林,明晚期,吴昌时在此建勺园,面对烟雨楼,背靠壕股塔,更有钱(谦益)柳(如是)定情,名声大噪。此地,乾隆年间已形成较大渔村,村民多姓许,许家村由此而来。
许家村村民养鱼、种菱、摆渡,依南湖而生,持续了好几百年,提起南湖菱,自然会想到许家村。
1999年拆迁,许家村没有了,南湖也不再种菱,村民有的成了南湖景区管理员、渡工、保洁员,也有去别处种菱和养鱼,不过,他们世代传唱的《南湖采菱歌》于2008年6月,入选嘉兴市非遗名录,记录着曾经的岁月。
“南湖菱的名气还是很大的。”许福寿是许家村拆迁前的村支书,他和许多许家村人一样,对此十分怀念,也十分自豪。他记得上世纪70年代,湖南、湖北都有人邀请他们去指导种菱。
许福寿印象中,改革开放初,许家村有菱500亩,生产队有一半人在种菱,拆迁前420亩,家家户户都有劳力种菱,人均三亩半,“那时,我们的收入分为种菱、养鱼和村办企业,也有去南湖渡口和南湖景区的,那时日子还是蛮滋润的。”
许六生和许福寿一样,都是世居许家村的老南湖,不晓得有多少代了。
许六生曾是有名的种菱老手。
爷爷种菱,父亲种菱,他1948年生,从18岁种菱,开始在生产队,后来改革开放,承包到户,他承包了14亩半,家里三个劳力种菱。他因菱种得好,不仅卖菱,还卖菱秧,有一年,一个月菱秧就卖了4000多块,“那时候4000块很值钱的。”
他觉得种菱关键是选种,扩大规模的关键是采菱,单就种菱而言,他和老伴两个人一百亩不成问题,但采菱人手跟不上。每年4月育种,6月移栽要忙一个月,然后日常管理,注意虫害,8月下半开始上市,能卖近三个月,“种菱大家都会,精不精心是关键,勤劳,不怕苦才行。祖祖辈辈都这样。”
“以前,菱上市的时候,《浙江日报》记者每年都来采访。”对许六生来说,南湖菱是他割舍不掉的记忆,拆迁后,不再种菱,他选择了卖菱。以前也卖,雇几个人采菱,他运菱,老伴卖,“我两个小时一送,边采边卖,特别新鲜。”拆迁后,菱主要来自塘汇、栖真、余新、七星、油车港等,这几年多是从油车港来,“一直卖到今年上半年。4月5日,是我最后一天卖菱,以后可能不卖了。生意难做。”
今世·油车港千亩菱荡
油车港镇胜丰村西千亩荡,许家村村民张海生承包了约30亩水域,他种的南湖菱,将在9月初上市。
近年来,因南湖水域的治理,南湖菱栽培由南湖及其周边向北迁移,油车港目前是南湖菱最重要的种植区,约70%南湖菱出自这里。2009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南湖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8年,油车港镇被授予“省级菱果特色农业强镇”称号。
西千亩荡西侧水产码头旁,是张海生的十亩菱塘。前些天,“利奇马”台风给了张海生“当头一棒”,这片十亩菱塘,菱秧被狂风和大浪卷到岸边,聚拢成一团,这几天,他一直忙着把菱秧重新铺展开,这里水域大,受台风影响大,“产量肯定是大减了,能挽回多少是多少,好在湖荡南边20亩菱塘影响小些。”
张海生1958年出生在许家村,1968年,嘉兴进行“连家渔船社会主义改造”,他们一家迁至塘汇,养鱼种菱的生活并没有变。
“现在,塘汇基本上没有能种菱养鱼的水域了。我2006年来油车港承包鱼塘,最早在杨溪村寺公塘,120亩。2014年,来到西千亩荡。”
张海生在西千亩荡种菱最多时有五六十亩,最近几年,为了巩固“五水共治”成果,当地缩减了南湖菱种植面积。
“说不定再过几年,就很难吃到南湖菱了。除了政府规划的种菱水域不断减少,采菱人也越来越少。目前都是年龄很大的一批人,年轻人不会干。种菱经济收入也很一般,年纪小的,不愿意干。”
张海生粗略算了一笔账,除去种菱成本和采菱人工费,种菱户最后只能从南湖菱的批发价中挣到约三分之一。
油车港镇麦家村的王士祥感同身受。2016年前,他在村里龙糠荡承包400亩水域,养鱼种菱十几年。随着外荡退养政策的实施,龙糠荡彻底向水产养殖户关闭。如今,他仅在三角尖水域种植约25亩南湖菱。
“允许种植的水域,是严格规划好的。即使内荡,没有经过审批也不允许种菱。南湖菱,肯定会越来越少。”王士祥说,采菱不仅是辛苦活,也危险。种菱大户一般为批发商供货,每天清晨送往各个菜市场或超市,所以,采菱都是晚上进行,从晚上八点到次日清晨。采菱人顶着头灯,在黑漆漆的水塘里穿梭,一不小心就会菱桶侧翻。桶里装上几十斤菱后,更须小心,一个小时也只有20元。他担心采菱后继无人。
油车港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董静对南湖菱的产业前景比较乐观,发展南湖菱产业,和“五水共治”并不矛盾。水生作物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根据嘉兴市农科院几年来“南湖菱种植水土空气的生态效应研究”,南湖菱在生长期,可降解污水中化学需氧量10%、总磷20%、总氮10%、悬浮固体60%,还可减少水中40%叶绿素A的产生。种植南湖菱等湿地种养结合多模式的发展,是一项“三得利”的工程:自然环境得到改善,村级经济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农民也能得到实惠。
“未来三五年内,我们镇希望能够把南湖菱种植面积扩大到5600亩。在农技部门帮助下,开展南湖菱‘提纯复壮’等工作,通过对南湖菱选种、生产、销售环节的规范和提升,推动南湖菱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情怀·南湖最后种菱人
许家村成了历史名词,夏秋时节,南湖上遍布菱秧的场景,再也无法重现。
如今,南湖仅在端午祭坛西侧小块水域,有一片菱秧绿满湖的景色。
在这里种菱的是许开良,地道许家村人。45岁的他,祖辈世代生活在南湖旁,家族种菱史绵延数百年。
“我12岁就学会了种菱、采菱。”许开良打渔种菱的日子在1999年戛然而止,村庄征地拆迁,他在南湖景区得到一份“船老大”的临时工作,工资微薄,勉强维持生活。2012年,景区辟出几片水域招标种菱时,他毫不犹豫地参与投标。
“除了对种菱有感情,更重要的是想增加点收入。”许开良讲得很直白。母亲许巧桂说,家里收入不高,他还有个女儿要养。
母子二人操起旧业。在景区指定的南湖边缘水域种菱。从最初的十余亩,如今,因可种植水域缩减,只剩五亩多。
8月18日,许巧桂母子今年第一批南湖菱开卖,得知消息的主顾们早早来到菱塘边,等待新鲜出水的菱角。此前许多天,就有老主顾打电话询问何时可采菱。
周二周三,采菱停了两天。许开良说,天太热了,在水里采菱,热气更猛,人吃不消。
两天时间,预订电话很多。
周四清晨,下着雨,不到六点半,南湖中那唯一一片菱塘里,依然忙碌。
七八年来,许开良的菱没送过菜市场,一直在水塘边售菱。买菱的几乎都是“老嘉兴”,他们会提前给许开良打电话预约,一大早赶到南湖,甚至亲眼看着采菱。老主顾都知道,去晚了说不定就白跑了。
南湖菱采摘初期,产量不高。产出多时,遇到晚来的老主顾,许开良也会专门下水多采一些。“我卖15块钱一斤。采菱季这个价格不变,不管菜市场南湖菱卖多少钱——他卖5块钱,还是20,我都是15。”
两名亲戚是母子二人采菱的帮工。许巧桂说:“我今年68岁,她们俩都比我大。”
望着三个年迈的长辈,许开良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办法种菱了。景区的政策说不定会变,再说除了少数老人,没几个人还能下得了菱桶,“种菱这个活,太辛苦!如果我其他的收入高起来,我也不会再搞了。”
希望·第一枚“南湖早菱”
传统南湖菱品种的“污染”,新品种经济效益更加客观,让嘉兴人钟爱的南湖菱面临更多的挑战。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荣孚今年已经85岁,他是桐乡崇福人。对南湖菱,他有着特殊的情感。
“我12岁从崇福来到秀州中学读书。穷学生其他水果吃不起,每年这个季节,就把南湖菱当水果吃——南湖菱是为数不多可以生吃的菱,品质很特殊,可谓‘菱角里的大熊猫’。去年七八月,我回到嘉兴,和亲戚去菜市场买菱,很震惊,怎么南湖菱很多都长了角。”
高荣孚心情十分复杂。他通过老校友联系嘉兴农业部门负责人,希望家乡农业部门对南湖菱种子资源加以保护。
今年春节后,高荣孚再次回到嘉兴,放心不下此事,又找到分管农业的市领导。嘉兴市农科院邀请他就南湖菱产业发展问题召开了一次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让我宽慰许多。嘉兴农业部门对此很重视。这些年南湖菱种植技术、种子培育,他们做了不少工作。”
嘉兴市农科院农艺师姚祥坦近年研究的重点,是油菜与南湖菱等水生蔬菜。今年6月26日,农科院培植的两株全新南湖菱品种,结出第一枚达到采摘标准的成品果实。尽管新品种培育还有很长的路,三四年后可能才能推广,但这一成果让他欣喜不已。
“传统南湖菱一般八月底九月初上市,若能提前到六月上市,不仅能提高单价,采菱结束后还能种植其他水生蔬菜,提高收入。”姚祥坦说,嘉兴个别菱农喜欢种植早熟的两角红菱,品质和南湖菱相当,九月就能完成采摘,之后种植水生蔬菜。传统南湖菱10月底下市后,天气条件不允许种植水生蔬菜。
“南湖菱长角”问题,姚祥坦说,近年来,南湖菱出现“退化”。根据去年的调查,市场上销售的南湖菱,约40%不再是传统的“元宝菱”,尖角很明显。这是其他菱品种花粉给南湖菱带来的影响。不过,只要经过严格选种,南湖菱依然可保持无角的传统品质。
“南湖菱是嘉兴的特色农业资源,尽管在整个农业经济作物产业中份额很小,但我们仍需要保护好它的种子资源。最近,农科院对《南湖菱种子特异种质创制与配套技术研究》已经立项,我们会加大科研力度,完善提升内塘种植技术,提高南湖菱产量,让南湖菱创造的经济效益足以吸引更多农户的关注。”
姚祥坦说,在“五水共治”的环境下,“外荡有序种植,内塘适当发展”是未来南湖菱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南湖菱,因产地在嘉兴南湖为中心的水域而得名,又名青菱、馄饨菱、元宝菱、和尚菱、南荡菱。“南湖菱无角,菱出他处则生角。”这是嘉兴人常说的一句话。
除马家浜留下的碳化无角菱的远古印记,文献记载南湖菱在嘉兴水面栽种有上千年,1133年宋范成大《吴郡志》曾记,“近世又有馄饨菱者最甘香,在腰菱之上”,《至元嘉禾志》则记载了其产地,“此物(指南湖菱)东不至魏塘(嘉善)、西不逾陡门(桐乡)、南不及半逻(海盐)、北不过平望(吴江),周遮止百里内耳”。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这些记载并未表明此时南湖菱无角,明确记载无角是在乾隆时项映薇的《古禾杂识》中,“菱以南湖产者最,所谓南荡菱也。角圆而壳薄,肉细而味甜。”
南湖菱何时无角,因何无角,是否嘉兴独有?这小小一颗菱角,嘉兴人记之,论之,对其情感融入骨头里。也因此,南湖菱作为嘉兴特产,常被人拿来比喻嘉兴人温润而没有棱角。但当今嘉兴文人如朱樵等也给予了另一个解读,嘉兴人如南湖菱一般“和谐而充满生机”。
崇文的嘉兴人,既然种菱、吃菱、爱菱,自然就要拿它来入诗入画。
“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侬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第一首便与南湖菱密不可分。对南湖菱,他不吝赞美,“江市鱼同海市鲜,南湖菱胜北湖偏。四更枕上歌声起,泊遍冬瓜堰外船。”清嘉兴女画家沈瑴作《嘉禾十二景图》,便有一景墨色《鸳湖采菱图》,尤季良1911年绘《南湖采菱图》,嘉兴著名的仕女画家潘雅声也绘有多幅《采菱图》,其孙女潘燕1937年也曾绘制设色《采菱图》。
如今,在油车港设有南湖菱文化展示馆,2015年建成,详细讲述着南湖菱的前世今生,记录着嘉兴人对南湖菱最质朴的情感。农民画家张金泉为展示馆量身创作了一组南湖菱画作,讲述南湖菱播种、编菱、种菱、管理、采摘、浆菱、耥乌菱等相关生产生活状态、文化和民俗。
张金泉也在油车港种过三四年南湖菱。展示馆外墙上,他绘有两幅大尺幅画作,一幅是采菱姑娘唱菱歌,一幅是菱码头采菱归来,都是昔日常见的场景。家里他还保留着十年前为纪念许家村而作的《许家村采菱全景图》。南湖里一眼望去,菱叶铺陈的场景,他非常怀念。
说起嘉兴农民画菱,张觉民1983年绘制的《南湖菱歌》是代表作,以蓝印花布之蓝为主色点缀红色,包含南湖红船、南湖菱、蓝印花布等浓郁的嘉兴元素,因此获得全国农民画展一等奖,并赴日、美、加、瑞典等国展出。这可说是嘉兴农民画第一次在全国舞台上的重要亮相,张觉民也因此成为嘉兴农民画第一批领军人物之一。这幅画也几次改变他的人生,从凤桥文化站“农民工”,转为国家干部,后又被调到郊区文化馆专职抓农民画。
颜成荣更是以南湖菱为载体,独创菱画。
在阳光社区南湖菱非遗展示馆,他展示了最新的菱画作品,他将马家浜碳化菱,与黑陶、漆画、金鱼等嘉兴元素结合起来,共同打造的黑陶茶具。
“嘉兴人对南湖菱情有独钟,有独特习俗。小时候,我就戴过南湖菱。”南湖菱就像元宝一样,摇起来铃铃响,菱上又有天然的蝙蝠图,菱,谐音‘灵’,寓意也很好。“我希望通过南湖菱这个极具嘉兴特色的元素,挖掘嘉兴的文化,嘉兴的记忆。”
颜成荣以菱为载体,画嘉禾八景、大运河、红船精神等。近两三年,又融合马家浜碳化菱、嘉善漆器等元素,创作新的作品。
今年南湖菱画入选嘉兴非遗名录,他将菱画带入校园,传播菱文化,“最近我们在筹划建立马家浜南湖菱文化研究中心,希望联合农科所、菱文化研究者等力量,将种植、文化、菱画结合起来,推动菱文化的传播。”
南湖菱的种植地,多年前即从南湖转移到油车港,菱荡秋色已然成为秀洲新一景。 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1980年代初,南湖上成片的南湖菱。 摄影 张觉民
潘燕所绘《湖上采菱》图 嘉兴博物馆供图
张海生在自家种植的菱荡里 被访者供图
南湖最后的种菱人许开良 摄影 袁培德
今年6月,嘉兴市农科院培植成功“南湖早菱” 摄影 姚祥坦
又到南湖菱上市时。
清晨,南湖景区西端,一汪湖水上成片的绿色菱秧在雨中生机勃勃。戴着斗笠、穿着雨披的三位老人稳坐在三只小小的菱桶中,用手缓缓拨动湖水,游走在密密的菱秧间,忙碌而有序,如诗般扑面而来,不由人想到清朝诗人申慧的《鸳湖采菱歌和韵》:“小小菱缸水面浮,明湖一片漾新秋。日斜荡桨中流去,爱取菱花插鬓头。”
对于嘉兴人来说,如此经典的水乡画面,在南湖边已不易看到了,早在多年前,南湖菱的种植地,悄然从南湖转移到了秀洲区油车港镇。
千亩菱荡已然成为秀洲新一景。
最近,秀洲区评选“秀洲八景”,“菱荡秋色”在秀洲美景人气榜上位居前列。
南湖菱,上可追溯马家浜遗址出土的碳化无角菱,经C14测定为公元前2685-4090年,与现在的南湖菱相仿。
如今,嘉兴已获南湖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十年。
南湖菱,既是嘉兴人引以为傲的特色美食,又是不容忘却的特殊记忆。
从南湖到秀洲,从许家村到千亩荡,嘉兴人爱菱、种菱、卖菱、吃菱,不仅有着浓郁的“菱”风俗,更有着入诗入画的南湖菱情愫。
前生·许家村十里菱花
“这醉仙楼正在南湖之旁,湖面轻烟薄雾,几艘小舟荡漾其间,半湖水面都浮着碧油油的菱叶,他放眼观赏,登觉心旷神怡……当地南湖中又有一项名产,是绿色的没角菱,菱肉鲜甜嫩滑,清香爽脆,为天下之冠。湖中菱叶特多,其时正当春深,碧水翠叶,宛若一泓碧琉璃上铺满了一片片翡翠。”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大约没有不熟悉这段叙述的。被金庸先生写入书中的家乡风物很多,但如此“色香味俱全”的却并不多。
许家村,曾是南湖边一处渔村,在今南湖俱乐部一带。宋元时为私人园林,明晚期,吴昌时在此建勺园,面对烟雨楼,背靠壕股塔,更有钱(谦益)柳(如是)定情,名声大噪。此地,乾隆年间已形成较大渔村,村民多姓许,许家村由此而来。
许家村村民养鱼、种菱、摆渡,依南湖而生,持续了好几百年,提起南湖菱,自然会想到许家村。
1999年拆迁,许家村没有了,南湖也不再种菱,村民有的成了南湖景区管理员、渡工、保洁员,也有去别处种菱和养鱼,不过,他们世代传唱的《南湖采菱歌》于2008年6月,入选嘉兴市非遗名录,记录着曾经的岁月。
“南湖菱的名气还是很大的。”许福寿是许家村拆迁前的村支书,他和许多许家村人一样,对此十分怀念,也十分自豪。他记得上世纪70年代,湖南、湖北都有人邀请他们去指导种菱。
许福寿印象中,改革开放初,许家村有菱500亩,生产队有一半人在种菱,拆迁前420亩,家家户户都有劳力种菱,人均三亩半,“那时,我们的收入分为种菱、养鱼和村办企业,也有去南湖渡口和南湖景区的,那时日子还是蛮滋润的。”
许六生和许福寿一样,都是世居许家村的老南湖,不晓得有多少代了。
许六生曾是有名的种菱老手。
爷爷种菱,父亲种菱,他1948年生,从18岁种菱,开始在生产队,后来改革开放,承包到户,他承包了14亩半,家里三个劳力种菱。他因菱种得好,不仅卖菱,还卖菱秧,有一年,一个月菱秧就卖了4000多块,“那时候4000块很值钱的。”
他觉得种菱关键是选种,扩大规模的关键是采菱,单就种菱而言,他和老伴两个人一百亩不成问题,但采菱人手跟不上。每年4月育种,6月移栽要忙一个月,然后日常管理,注意虫害,8月下半开始上市,能卖近三个月,“种菱大家都会,精不精心是关键,勤劳,不怕苦才行。祖祖辈辈都这样。”
“以前,菱上市的时候,《浙江日报》记者每年都来采访。”对许六生来说,南湖菱是他割舍不掉的记忆,拆迁后,不再种菱,他选择了卖菱。以前也卖,雇几个人采菱,他运菱,老伴卖,“我两个小时一送,边采边卖,特别新鲜。”拆迁后,菱主要来自塘汇、栖真、余新、七星、油车港等,这几年多是从油车港来,“一直卖到今年上半年。4月5日,是我最后一天卖菱,以后可能不卖了。生意难做。”
今世·油车港千亩菱荡
油车港镇胜丰村西千亩荡,许家村村民张海生承包了约30亩水域,他种的南湖菱,将在9月初上市。
近年来,因南湖水域的治理,南湖菱栽培由南湖及其周边向北迁移,油车港目前是南湖菱最重要的种植区,约70%南湖菱出自这里。2009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南湖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8年,油车港镇被授予“省级菱果特色农业强镇”称号。
西千亩荡西侧水产码头旁,是张海生的十亩菱塘。前些天,“利奇马”台风给了张海生“当头一棒”,这片十亩菱塘,菱秧被狂风和大浪卷到岸边,聚拢成一团,这几天,他一直忙着把菱秧重新铺展开,这里水域大,受台风影响大,“产量肯定是大减了,能挽回多少是多少,好在湖荡南边20亩菱塘影响小些。”
张海生1958年出生在许家村,1968年,嘉兴进行“连家渔船社会主义改造”,他们一家迁至塘汇,养鱼种菱的生活并没有变。
“现在,塘汇基本上没有能种菱养鱼的水域了。我2006年来油车港承包鱼塘,最早在杨溪村寺公塘,120亩。2014年,来到西千亩荡。”
张海生在西千亩荡种菱最多时有五六十亩,最近几年,为了巩固“五水共治”成果,当地缩减了南湖菱种植面积。
“说不定再过几年,就很难吃到南湖菱了。除了政府规划的种菱水域不断减少,采菱人也越来越少。目前都是年龄很大的一批人,年轻人不会干。种菱经济收入也很一般,年纪小的,不愿意干。”
张海生粗略算了一笔账,除去种菱成本和采菱人工费,种菱户最后只能从南湖菱的批发价中挣到约三分之一。
油车港镇麦家村的王士祥感同身受。2016年前,他在村里龙糠荡承包400亩水域,养鱼种菱十几年。随着外荡退养政策的实施,龙糠荡彻底向水产养殖户关闭。如今,他仅在三角尖水域种植约25亩南湖菱。
“允许种植的水域,是严格规划好的。即使内荡,没有经过审批也不允许种菱。南湖菱,肯定会越来越少。”王士祥说,采菱不仅是辛苦活,也危险。种菱大户一般为批发商供货,每天清晨送往各个菜市场或超市,所以,采菱都是晚上进行,从晚上八点到次日清晨。采菱人顶着头灯,在黑漆漆的水塘里穿梭,一不小心就会菱桶侧翻。桶里装上几十斤菱后,更须小心,一个小时也只有20元。他担心采菱后继无人。
油车港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董静对南湖菱的产业前景比较乐观,发展南湖菱产业,和“五水共治”并不矛盾。水生作物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根据嘉兴市农科院几年来“南湖菱种植水土空气的生态效应研究”,南湖菱在生长期,可降解污水中化学需氧量10%、总磷20%、总氮10%、悬浮固体60%,还可减少水中40%叶绿素A的产生。种植南湖菱等湿地种养结合多模式的发展,是一项“三得利”的工程:自然环境得到改善,村级经济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农民也能得到实惠。
“未来三五年内,我们镇希望能够把南湖菱种植面积扩大到5600亩。在农技部门帮助下,开展南湖菱‘提纯复壮’等工作,通过对南湖菱选种、生产、销售环节的规范和提升,推动南湖菱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情怀·南湖最后种菱人
许家村成了历史名词,夏秋时节,南湖上遍布菱秧的场景,再也无法重现。
如今,南湖仅在端午祭坛西侧小块水域,有一片菱秧绿满湖的景色。
在这里种菱的是许开良,地道许家村人。45岁的他,祖辈世代生活在南湖旁,家族种菱史绵延数百年。
“我12岁就学会了种菱、采菱。”许开良打渔种菱的日子在1999年戛然而止,村庄征地拆迁,他在南湖景区得到一份“船老大”的临时工作,工资微薄,勉强维持生活。2012年,景区辟出几片水域招标种菱时,他毫不犹豫地参与投标。
“除了对种菱有感情,更重要的是想增加点收入。”许开良讲得很直白。母亲许巧桂说,家里收入不高,他还有个女儿要养。
母子二人操起旧业。在景区指定的南湖边缘水域种菱。从最初的十余亩,如今,因可种植水域缩减,只剩五亩多。
8月18日,许巧桂母子今年第一批南湖菱开卖,得知消息的主顾们早早来到菱塘边,等待新鲜出水的菱角。此前许多天,就有老主顾打电话询问何时可采菱。
周二周三,采菱停了两天。许开良说,天太热了,在水里采菱,热气更猛,人吃不消。
两天时间,预订电话很多。
周四清晨,下着雨,不到六点半,南湖中那唯一一片菱塘里,依然忙碌。
七八年来,许开良的菱没送过菜市场,一直在水塘边售菱。买菱的几乎都是“老嘉兴”,他们会提前给许开良打电话预约,一大早赶到南湖,甚至亲眼看着采菱。老主顾都知道,去晚了说不定就白跑了。
南湖菱采摘初期,产量不高。产出多时,遇到晚来的老主顾,许开良也会专门下水多采一些。“我卖15块钱一斤。采菱季这个价格不变,不管菜市场南湖菱卖多少钱——他卖5块钱,还是20,我都是15。”
两名亲戚是母子二人采菱的帮工。许巧桂说:“我今年68岁,她们俩都比我大。”
望着三个年迈的长辈,许开良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办法种菱了。景区的政策说不定会变,再说除了少数老人,没几个人还能下得了菱桶,“种菱这个活,太辛苦!如果我其他的收入高起来,我也不会再搞了。”
希望·第一枚“南湖早菱”
传统南湖菱品种的“污染”,新品种经济效益更加客观,让嘉兴人钟爱的南湖菱面临更多的挑战。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荣孚今年已经85岁,他是桐乡崇福人。对南湖菱,他有着特殊的情感。
“我12岁从崇福来到秀州中学读书。穷学生其他水果吃不起,每年这个季节,就把南湖菱当水果吃——南湖菱是为数不多可以生吃的菱,品质很特殊,可谓‘菱角里的大熊猫’。去年七八月,我回到嘉兴,和亲戚去菜市场买菱,很震惊,怎么南湖菱很多都长了角。”
高荣孚心情十分复杂。他通过老校友联系嘉兴农业部门负责人,希望家乡农业部门对南湖菱种子资源加以保护。
今年春节后,高荣孚再次回到嘉兴,放心不下此事,又找到分管农业的市领导。嘉兴市农科院邀请他就南湖菱产业发展问题召开了一次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让我宽慰许多。嘉兴农业部门对此很重视。这些年南湖菱种植技术、种子培育,他们做了不少工作。”
嘉兴市农科院农艺师姚祥坦近年研究的重点,是油菜与南湖菱等水生蔬菜。今年6月26日,农科院培植的两株全新南湖菱品种,结出第一枚达到采摘标准的成品果实。尽管新品种培育还有很长的路,三四年后可能才能推广,但这一成果让他欣喜不已。
“传统南湖菱一般八月底九月初上市,若能提前到六月上市,不仅能提高单价,采菱结束后还能种植其他水生蔬菜,提高收入。”姚祥坦说,嘉兴个别菱农喜欢种植早熟的两角红菱,品质和南湖菱相当,九月就能完成采摘,之后种植水生蔬菜。传统南湖菱10月底下市后,天气条件不允许种植水生蔬菜。
“南湖菱长角”问题,姚祥坦说,近年来,南湖菱出现“退化”。根据去年的调查,市场上销售的南湖菱,约40%不再是传统的“元宝菱”,尖角很明显。这是其他菱品种花粉给南湖菱带来的影响。不过,只要经过严格选种,南湖菱依然可保持无角的传统品质。
“南湖菱是嘉兴的特色农业资源,尽管在整个农业经济作物产业中份额很小,但我们仍需要保护好它的种子资源。最近,农科院对《南湖菱种子特异种质创制与配套技术研究》已经立项,我们会加大科研力度,完善提升内塘种植技术,提高南湖菱产量,让南湖菱创造的经济效益足以吸引更多农户的关注。”
姚祥坦说,在“五水共治”的环境下,“外荡有序种植,内塘适当发展”是未来南湖菱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南湖菱,因产地在嘉兴南湖为中心的水域而得名,又名青菱、馄饨菱、元宝菱、和尚菱、南荡菱。“南湖菱无角,菱出他处则生角。”这是嘉兴人常说的一句话。
除马家浜留下的碳化无角菱的远古印记,文献记载南湖菱在嘉兴水面栽种有上千年,1133年宋范成大《吴郡志》曾记,“近世又有馄饨菱者最甘香,在腰菱之上”,《至元嘉禾志》则记载了其产地,“此物(指南湖菱)东不至魏塘(嘉善)、西不逾陡门(桐乡)、南不及半逻(海盐)、北不过平望(吴江),周遮止百里内耳”。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这些记载并未表明此时南湖菱无角,明确记载无角是在乾隆时项映薇的《古禾杂识》中,“菱以南湖产者最,所谓南荡菱也。角圆而壳薄,肉细而味甜。”
南湖菱何时无角,因何无角,是否嘉兴独有?这小小一颗菱角,嘉兴人记之,论之,对其情感融入骨头里。也因此,南湖菱作为嘉兴特产,常被人拿来比喻嘉兴人温润而没有棱角。但当今嘉兴文人如朱樵等也给予了另一个解读,嘉兴人如南湖菱一般“和谐而充满生机”。
崇文的嘉兴人,既然种菱、吃菱、爱菱,自然就要拿它来入诗入画。
“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侬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第一首便与南湖菱密不可分。对南湖菱,他不吝赞美,“江市鱼同海市鲜,南湖菱胜北湖偏。四更枕上歌声起,泊遍冬瓜堰外船。”清嘉兴女画家沈瑴作《嘉禾十二景图》,便有一景墨色《鸳湖采菱图》,尤季良1911年绘《南湖采菱图》,嘉兴著名的仕女画家潘雅声也绘有多幅《采菱图》,其孙女潘燕1937年也曾绘制设色《采菱图》。
如今,在油车港设有南湖菱文化展示馆,2015年建成,详细讲述着南湖菱的前世今生,记录着嘉兴人对南湖菱最质朴的情感。农民画家张金泉为展示馆量身创作了一组南湖菱画作,讲述南湖菱播种、编菱、种菱、管理、采摘、浆菱、耥乌菱等相关生产生活状态、文化和民俗。
张金泉也在油车港种过三四年南湖菱。展示馆外墙上,他绘有两幅大尺幅画作,一幅是采菱姑娘唱菱歌,一幅是菱码头采菱归来,都是昔日常见的场景。家里他还保留着十年前为纪念许家村而作的《许家村采菱全景图》。南湖里一眼望去,菱叶铺陈的场景,他非常怀念。
说起嘉兴农民画菱,张觉民1983年绘制的《南湖菱歌》是代表作,以蓝印花布之蓝为主色点缀红色,包含南湖红船、南湖菱、蓝印花布等浓郁的嘉兴元素,因此获得全国农民画展一等奖,并赴日、美、加、瑞典等国展出。这可说是嘉兴农民画第一次在全国舞台上的重要亮相,张觉民也因此成为嘉兴农民画第一批领军人物之一。这幅画也几次改变他的人生,从凤桥文化站“农民工”,转为国家干部,后又被调到郊区文化馆专职抓农民画。
颜成荣更是以南湖菱为载体,独创菱画。
在阳光社区南湖菱非遗展示馆,他展示了最新的菱画作品,他将马家浜碳化菱,与黑陶、漆画、金鱼等嘉兴元素结合起来,共同打造的黑陶茶具。
“嘉兴人对南湖菱情有独钟,有独特习俗。小时候,我就戴过南湖菱。”南湖菱就像元宝一样,摇起来铃铃响,菱上又有天然的蝙蝠图,菱,谐音‘灵’,寓意也很好。“我希望通过南湖菱这个极具嘉兴特色的元素,挖掘嘉兴的文化,嘉兴的记忆。”
颜成荣以菱为载体,画嘉禾八景、大运河、红船精神等。近两三年,又融合马家浜碳化菱、嘉善漆器等元素,创作新的作品。
今年南湖菱画入选嘉兴非遗名录,他将菱画带入校园,传播菱文化,“最近我们在筹划建立马家浜南湖菱文化研究中心,希望联合农科所、菱文化研究者等力量,将种植、文化、菱画结合起来,推动菱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