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图说浙城  正文

“七彩阳光”伴儿童 快乐成长每一天
2018-04-23 10:48:03 来源: 湖州日报 通讯员 胡佐超

  

01.jpg

  “红色加黄色就变成橙色,黄色加蓝色就变成绿色,千变万化的颜色都可以通过三种颜色调配出来,真是太神奇了。”来自菱湖镇的陈琪小朋友正在参与创意DIY陶艺花瓶艺术教育课程。

  台上的老师首先给小朋友形象生动地讲解如何利用美术三原色调出各种颜色,示范如何DIY制作陶艺花瓶,引导小朋友发挥想象力,自我构思。随后小朋友开始在白胚花瓶上用彩色原材料进行自由创作。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表现得非常认真,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悄然化为作品出现在花瓶上。而这样有趣的科普课程不需要小朋友家长掏一分钱。这是菱湖镇“七彩阳光课堂”日前举办的“文化艺术教育——创意DIY陶艺花瓶活动”中的一幕。

  菱湖是一个渔业大镇,农村未成年人数量较多,但常年在外地养鱼谋生的青壮年约有8000多人,形成了一个重点青少年群体——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加上家教缺位,他们的校外生活让人担忧。针对这种情况,从2012年起,菱湖镇团委积极探索建设集“机制、阵地、队伍、内容”四位一体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基地——七彩课堂”。老师和志愿者不仅教授留守儿童书法、绘画、篆刻、裱画及灯谜艺术,更与之结对,课外保持与他们的联系,帮助他们制定人生规划,成为他们信赖的“哥哥姐姐”。历年来从“七彩课堂”学成毕业的289名留守儿童学习风气浓厚,综合素质逐渐提高。

  虽然“七彩课堂”为留守儿童编织了七彩童年梦,激发了他们对美和艺术的追求,但也遇到了开课时间不固定、课堂阵地需要借用、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这个情况在去年得到彻底改变,在南浔区关工委、团区委的支持下,菱湖镇“七彩阳光课堂”在南栅社区建成,并以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模式运行未成年人关爱项目——“阳光伴我·七彩课堂”。不仅是留守儿童可以享受服务,广大的农村未成年人也可报名参加。

  现在,每到星期六下午,菱湖镇的“七彩阳光课堂”都会充满欢声笑语,来自镇上的小朋友与社工、志愿者一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以彩虹七个颜色映射未成年人素质提升的七种教育内容,红色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橙色代表安全保护教育和法治教育、青色代表文化艺术类培训教育……给参与课堂的农村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关爱辅导。“七彩阳光课堂”的负责人组建了一个微信群,每周五上午九点定时把周六的课程安排公布,由家长们选课。现在微信群里的家长成员近百人。“这样的报名方式真是方便,我可以根据小孩的兴趣爱好和家庭的时间安排来选择是否参加课程。”一名来自思溪村的黄阿姨说道:“有时选错课或临时有事情还可以把名额让给其他小朋友。”“七彩阳光课堂”运行一年来,开展课程活动30余场,服务人数达800余人次。其中的“小爱迪生科普课堂”是小朋友最喜爱上的课程,以青少年的兴趣和需求为载体,融合科学、艺术、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结合培训、体验、创造多种形式,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垃圾分类”“五水共治”等相关活动,成立了“环保小卫士”环保俱乐部,培育了环境保护的理念,

  在3月17日举办的“巡礼桑基鱼塘,传承丝绸文化”青色教育文化课堂中,小朋友个个探直了脑袋,模拟考古学家挖掘古迹,学习家乡文化知识,兴致高扬,跃跃欲试。课后,老师还带小朋友参观了射中村的桑基鱼塘,感受680亩桑基鱼塘自成天地,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学习生态环保的绿色理念。“七彩阳光课堂不仅局限在教室,还会组织农村未成年人参观渔业文化展馆、竹墩沈氏故里等地,让他们感受家乡千百年流传的鱼文化、蚕桑丝绸文化、耕读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个人自信力。”菱湖镇党委副书记沈晓强介绍:“今年,‘七彩阳光课堂’还将针对农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开展‘我为家风添一笔’活动,让小朋友学会书法、书写家风家训;开展‘礼敬模范’活动,组织道德模范、美德少年为他们讲课。”

  据悉,下一步,菱湖镇“七彩阳光课堂”将与区文明办、区妇联、教育局退休教师协会等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建立合作,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农家书屋”“社区青年之家”“爷爷奶奶故事团”等阵地队伍,打破广大农村教育资源稀缺、农村未成年人课外生活单一的局面,进一步提高了农村未成年人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让小朋友更加喜爱这多彩缤纷的世界,也为构建农村未成年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作出探索。

标签: 课堂;小朋友;农村未成年人;七彩阳光;留守儿童;七彩阳光课堂;花瓶;课程;DIY;想象力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