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跑出县市区“新速度”
扫一扫
关注更
多精彩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丽水 正文

最困难的时候建临时党委 缙云让党旗飘扬在攻坚一线

2018-01-02 10:29:10 来源: 丽水日报 记者 王巷扉 朱映归 刘斌 通讯员 潜锦江

  2017年12月20日,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最后一户移民,在十多次的反复后,终于签下搬迁协议。至此,整个项目需要搬迁的607户1331人,全部顺利动迁。

  12月22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这个丽水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终于在北京宣布开工。29日,现房安置到位。30日,8万平米房屋全部拆除,近千坟墓搬迁、4000多亩青苗清点、土地丈量基本完成。标志着缙云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迈出极为重要一步。

  “干净彻底,平稳高效,句号画圆。”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陈岳飞说。

  闻讯而来的缙云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品勋心潮澎湃:“难度空前,力度空前;效果非凡,感人至深!缙云项目政策处理在全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面对褒奖,缙云县政协主席、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工作指挥部总指挥刘旭标用力握住章品勋的手:“我们给您的承诺,实现了!”

  这个承诺是“国网新源公司可以把缙云抽水蓄能电站当成没有一户移民的项目来做前期”。是去年5月2日在抽水蓄能公司调研时承诺的,当时,章品勋半信半疑。

  回头来看,20天完成人口、房屋实物指标复核;22天完成607户移民的房屋评估;1331位移民实现“零强拆”;全国装机容量第二大、移民人数最多的抽水蓄能电站,为何能在全国范围内进度最快?

  “许多的经验与启示中,最关键、最基础的是,缙云县委坚定不移地把党旗插在了攻坚一线上。”刘旭标说,有了这个创新举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践于行,掷地有声,响遏云天。

  超常规机制开启新篇章

  “百亿系百利,百力赴百亿,百亿幸百姓”。这个大项目是缙云历届县委县政府,历时17年的不懈努力争取而来的,是缙云人民非常关注的话题,更是考验缙云干部的“试金石”,只许成功,没有失败。

  如何形成“百力”,就是突破常规,举全县之力,打造一支征迁铁军。首先创新选人办法,县委、县政府确定指挥,指挥挑选组长,组长选组员,一级荐一级,层层严把关,确保选有用的人、选出最佳拍档,最大程度减少磨合期。

  林靖东现任缙云县运管局局长,曾参与滩坑移民工作,又在有移民村的乡镇担任过主要负责人,“指挥部选我为十四动迁组组长,我又从老同事中选了两位组员,当然他们都有移民工作经验,毫不夸张,我们就是带着对移民的感情来的。”

  像十四组成员一样,缙云以有用、管用为标准,从全县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百人团队,分为6个业务工作组和18个动迁工作组,他们或有丰富的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工作经验,或有出众的群众工作能力,或者熟悉当地情况,其中正科级干部24名、副科级干部28名,阵容意味着决心。

  在这个团队,有退休返聘或将退休的老同志,也有“85后”年轻人;在这个团队,没有正科、副科之分,只有指挥、组长、组员之别;在这个团队,大家同吃一锅饭,同住一幢楼;在这个团队,指挥以上率下,每天召开碰头会,研判部署工作;在这个团队,以目标倒逼责任落实,建立“每日一通报”“每周一研判”推进机制。

  陈岳飞说,“同吃同住同战斗,有问题及时沟通,有工作立马就办,有事情事不过夜,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确实非常非常强。”

  如果说选人机制带来的是强大力量,那么“套种”“压茬”工作法带来的则是加速度,换来的是一天当成两天用。

  指挥部决不纠结区分明显的批次和阶段,根据进度,采用边签约、边腾空、边验收、边拆除以及协议签订攻坚、土地丈量、青苗清点、坟墓搬迁等工作交叉互套,压茬推进,到最终节点同步高效完成各项工作。

  所以,去年10月中下旬,多个工作组100%完成自己的任务后随即增援其他组,没有一个成员提出休息。

  去年10月15日,第七组率先完成协议签订任务后,立马赶去支援其他组任务。“哪里有需要,我们就支援哪里,毫不含糊。”组长马勇胜说。对此,陈岳飞强调:“指挥部统筹、整合、调配力量,目的就是啃下硬骨头!”

  最困难的时候建临时党委

  去年国庆中秋双节来临的时候,动迁工作迎来了最困难的阶段。

  在那段时间,尽管所有人员没有一个人放假休息,但是整个指挥部,十八个工作组,签约户数不到80户,最困难的两天,均仅完成三户。

  “从来没这么难过。”陈岳飞说,“一般征迁,都是后面难。这里一开始就难,80%的移民都要攻坚。”

  有位村民不吵不闹,就是不见面,不接触,躲了陈志民组两个月,短信不回,电话不接;有位村民借口在外打工,洪伟仁组打了上百个电话、发了几十条短信后,电话不接,只收到个把短信回复:“找我律师”;有位村民,就在莲都,李连金组上门18次;有个大户,赵军组25天不间断,分四次签约,先做大儿子工作,再做二儿子工作,再做女儿工作,最后做他们夫妻工作,动员了他们所有的亲朋好友......

  最困难的时候,缙云县委书记杨秀清再一次来到一线。除了加油鼓劲之外,这一次杨秀清还带来了一个新指示:县委决定在抽水蓄能指挥部建立临时党委,下辖20个临时党支部。

  这是全新的举措。指挥部任务已如此艰巨,为何还要费心费力抓党建?

  “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个堡垒。共产党员就应该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穷尽办法,攻坚破难,追求极致,引领方向。”杨秀清说,“正是因为任务艰巨,抓党建更显迫切。”

  事实证明,这个创举为随后一系列战绩夯实了最坚实的基础。

  随着临时党委的成立,整个指挥部铁的纪律巍然屹立在困难前:所有指挥部干部一律不许带私家车;严禁下水游泳;实行最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资金存放一律实行公开招标……

  以党组织为核心和纽带,迎难而上成为整个指挥部最浓厚的工作氛围。陈景辉组的张姓兄弟4户17次约定签约,17次爽约,曾有一天苦等5个小时换来一句“不签了”,历时18天的“软磨硬泡”完成签约;赵军组像“蚂蟥”一样叮了8天拿下一户;陈卫军组经过连续18个小时的鏖战签下5户;马勇胜组连续签下3户已是凌晨3点......

  缙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督导组组长张爱明深有感触:党支部活动特别突出研讨破难攻坚之策,而每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大家坚韧不拔,毫不气馁,互通有无,互相帮助,为荣誉而战。

  在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刘旭标看来,建立临时党委,更重要的是,警醒每一位工作人员,时刻不忘初心,永远谨记共产党员的使命:为群众谋福利,为事业开新局。

  用初心融化最硬的坚冰

  “没有磨不碎的豆。”这是刘旭标常和大伙聊的一句话。当然,一般说这句话的时候,刘旭标还会补上一句:“只要你真心为民,用心做事。”

  “这就是初心。”缙云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一波说,“永葆初心,才能融化坚冰。偏离民心,征迁必然越来越难。”

  秉持这份初心,在制定征收补偿政策时,缙云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该补偿给移民的钱,一分不能少;能为移民争取的利益,一分不能少”。

  在制定移民安置政策时,经数十轮次的讨论、分析、研究和各方多层次公开征求意见,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坚持最大限度让利于民。

  尤其在安置点确定上,缙云综合生产用地调剂空间、安置点用地规模、有利生产和考虑方便生活、尊重移民意愿、结合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争取后扶项目等六方面因素考虑,确定四个安置点:三湖、小仙都、雅村、舒洪。

  “开始意愿调查时,大部分村民选择小仙都。等安置方案出台后,经过认真比较1100多人选择雅村。”陈岳飞说,“从118人到1100多人,是因为老百姓发现,政府安置政策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好。”

  真心换来真情,方溪村移民胡春法感慨,“从大山到东渡,孙子就学方便,自己赚钱的门路也更多”。政策有如阳光一样普照山区,带去新时代温暖,带来历史性机遇,所以方溪仅用3天完成签约、4天腾空、2天拆除。

  但是大洋镇的漕头村,地理位置特殊,情况特殊,村民观念复杂,诉求复杂,全村不仅思想散、工作散,人更散,80%村民分散在全国各地,导致沟通难、接触难、解释难,甚至多批移民请律师参与“维权”。

  如何破解?指挥部旗帜鲜明地强调一点:我们是来做好事的,因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为移民着想。

  前段时间,当大洋镇镇长赵世杰带着“北征组”赶到江苏做工作时,当地干部、房东陪着他们,一连做了十四天工作。张家港市徐丰村党支部书记唐永德说:“我们愿意帮你们做工作,是真的感受到你们的政策,你们的出发点,确确实实是为移民好。”

  副县长、第一副总指挥刘洁阳说:用好政策、用足政策,保障好移民的合法权益,我们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所以,再艰难,尤其是未签移民盲目“维权”时,我们也对一把尺子量到底有坚定信心。

  据政策组组长项永红介绍,最后一户移民房屋腾空验收时,移民提出要求将验收时间提前一段时间,好多拿临时安置过渡费,政策组给出了这样的答复:“不行。”

  秉持这份初心,每一次的攻坚破难,事实上,都是一次干群心连心。七十岁的老人张玉焕有抵触情绪,于是赵军带领同事,就站在窗户外和老人谈心。看见蚊虫多,他们悄悄买来防蚊帘,默默帮老人装好;看见老人一个人生活,他们买好剃须刀,一边“挨训”,一边给老人刮胡子。十来天下来,老人态度越来越好。等到财产评估的时候,这个全村有名的倔老头找到指挥部说:“无论如何,你们要让我第一个评估,第一个签约。”

  用奉献换来奇迹

  这段时间,章品勋做起了兼职导游,只要有机会就会和新源的同事推介大洋:“这里的风景之美,完全可以与黄山、张家界比肩。等到项目建好,这里应该成为新的5A景区。”

  之所以这么用心,章品勋说自己被指挥部干部感动到了,必须回馈他们。

  实干赢得口碑,奋斗换来成功。

  在与指挥部研究工作之中,与工作组成员交流之中,杨秀清深有感触,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耐委屈、特别有办法、特别能战斗”。

  去年10月6日国庆长假,刘旭标家人赶到指挥部来看他,4岁的孙女到办公室看见爷爷后,小女孩天真地说:“爷爷,您好多天没有下班了。”

  但在刘旭标的印象中,付出更多的则是这些征迁干部们。有干部亲人去世,只请了半天假;有干部孩子出生,一样只请了半天假;12位干部家中亲人生病住院,忙得脱不了身照料。有位移民对政策不理解,工作组去了80多趟,都被从家里赶出来,这些科级干部拎着文件袋,隔着门窗讲了8天政策,往往一天下来,一杯水都喝不到。一位干部找到刘旭标说:“如果能让移民签约,我就是下跪都愿意。”

  在指挥部的工作微信群里,不到凌晨四五点,一般信息不会断:“广东攻坚小组千里决胜”……;在指挥部的大楼里,电灯不到凌晨两三点,一般不会关,大家喝着浓茶想法子。

  就在最后一户移民签约当天,由于正赶上冬至前后,立刻迎来了坟墓迁移。当天晚上11点,新公墓区块灯火通明。

  而作为项目建设主战场的大洋镇、方溪乡,两位乡镇党委书记李志强、应晓余,一边处理乡镇事务,一边全力抓好动迁工作。方溪乡乡长章燕虹产假未满即回到项目攻坚一线。

  事实上,这份甘于奉献之心,在指挥部成立之初,每位被抽调干部都心知肚明。赵军是丽缙园规划建设国土局局长,接到电话时,他第一句是“我愿意来。”双溪口乡乡长洪伟仁激情表态: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张爱明在朋友圈感怀:2004年,去滩坑,有人说,青田的春天来了,移民的春天来了。2017年7月3日,上大洋,我要说,缙云的春天来了,南乡的春天来了,移民的春天来了……

  没有第二种声音,这是因为参与这一次的移民工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自豪感,每个人都知道,一个投资超百亿的抽水蓄能项目能为缙云带来什么:项目建设期间,年均为缙云增加税收5000万元以上;建成投产后,年均增加税收2亿元以上,并带动新能源、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全面推动南乡区域发展。

  移民奇迹的创造,凝聚了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凝聚了无数人的艰辛和心血。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位市领导的协调和帮助,得益于市级各部门关心和支持。得益于缙云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强力组织,得益于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的使命担当和协力合作。得益于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配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发挥作用,配合做好群众工作。政法部门为项目建设提供强力保障。在东渡、五云、舒洪等地,与项目政策处理有关的工作,都是拉高标杆,抓细抓紧,拼尽全力。在各职能部门,只要与项目有关的工作,一律开通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着力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社会各界,缙云企业家等纷纷自发进山慰问……

  移民奇迹的创造,再次印证有一种担当叫缙云。抽水蓄能电站这一路走来,前期工作感人事迹比比皆是,移民工作感人事迹比比皆是,都为项目推进营造良好的工作态势,更锤炼出一个缙云铁军精神的典型代表。看着这一支在党旗引领下的攻坚队伍,我们有理由充满信心:打赢这一仗,缙云干部讲政治、守纪律、懂规矩,有激情、有办法、敢担当的铁军精神一定会在干部中一代代传承,合力在新时代缙云的发展上展现新作为、续写新辉煌!

标签:缙云 党旗
编辑:贾晓雯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