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跑出县市区“新速度”
扫一扫
关注更
多精彩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城市热点 正文

看温岭如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2017-12-31 09:05:12 来源: 台州日报 吴敏力 毛海挺

  爱仕达铝成型车间正在逐步“机器换人”。

  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作为民营经济的先发之地,温岭拥有泵与电机、汽摩配件、鞋帽服饰、机床工具、水产冷冻、塑料等传统产业。去年,上述6项产业合计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505.64亿元,占比达70.6%;实现工业增加值88.95亿元,占比达58.3%。

  高速发展的背后,敏锐的温岭人也看到了套在头上的“金箍”:产业层次不高、规模总量不大、科技占比不多、竞争优势不明显等短板日益桎梏着温岭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今年11月份,温岭市召开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大会,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级试点为引领,坚持培育新动能与淘汰落后产能并重,做好“加减法”,“壮大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用三到五年时间完成一轮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

  “开展这项工作,是贯彻十九大精神、找准发展路径的迫切需要,是拓展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是共建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温岭市委书记徐仁标说。

  “村企联改”全域改造出“样板”

  “这里到新人民医院开车只要2分钟,全域改造后,城中村变城市中心,整个环境将会大变样。”11月28日,温岭市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工程进入入户调查与评估阶段,49岁的横峰居民童福良第一时间提交了预审材料。这个在“城乡接合部”生活了快半辈子的男人,因为“城市梦”将要实现,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横峰街道是浙江省著名的鞋乡,拥有制鞋企业3800多家。虽为温岭城区的北大门,但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无法覆盖共享、产业低小散乱、人居环境恶劣、安全生产和生活基本安全难保障等问题一度困扰着这片区域。

  位于城西大道南侧,金清大港沿村而走,地理位置优越的莞渭陈村曾经是个“垃圾村”。在整治之前,当地村民多从事制鞋业的下游产业。废旧边角皮头料收储、粉碎、油拌、热熔、造粒和模压鞋底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严重危害村庄环境。

  针对制鞋业的改造提升迫在眉睫,为此,温岭启动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工作,以横峰大道沿线为“实验区”,通过通盘谋划、全面整治,着力补齐产业、城市、环境三大短板。

  “实验区的建设范围涉及城东、横峰2个街道15个村,人口1.81万5837户,土地1.42万亩接近10平方公里。”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投资115亿元,将全面打破村界,居民生活住宅规划在横峰大道以南,所有企业则落户横峰大道以北。

  目前,全域改造一期已经启动,包括横峰街道方家洋、莞渭陈和马鞍桥3个村的整村拆迁改造,涉及村民1436户、4398人,土地面积约3433.05亩。

  “30多年的老屋拆掉后,可以分到4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另外还有300多平方米的厂房,意味着每年多7万元的租金收入。”除了“经济账”,莞渭陈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陈文达的心里,还有一笔“环境账”,“民房办厂,产生的废料、废气影响居住环境,改造后生活、生产分离,那就舒心多了。”

  “机器换人”为企业插上翅膀

  上片、砂片、辊涂料……一张张普通的金属圆片,经过一条150米、15道工序的流水线,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个色泽鲜艳、造型精美的锅具。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温岭市城东街道的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只见偌大的辊淋涂车间里只有寥寥几个工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铜皮铁骨”。

  “整个车间3000多平方米,原本要30多个工人,‘机器换人’后只需8个,产能却提升了20%。”在流水线的末端,总监助理陈金雪告诉记者,“像最后一道工序车床,由一个钱江机器人与两台机床合作完成。整条流水线中间环节没有工人,工人等着包装就行。”

  陈金雪2010年来到爱仕达,当年全厂共有工人2200多人,如今在减员800多人的同时,年产能从1200万个增加到1800万个。“我们特地成立自动化设备部,加大对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投入,逐步以机器人代替人工生产。另外,新车间配有自动除尘和除气系统,安全、环保多了。”

  据了解,总投资11亿元的爱仕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厂房现已全部结顶,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项目位于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总占地面积600多亩,“500台钱江机器人,将在抛光打磨、喷涂、码垛、上下料等环节取代人工劳动,实现车间‘无人化’、24小时作业。”据陈金雪透露,项目计划于2019年全面投运,预计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30%以上,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以上。

  从“机器换人”到“机器人+”,温岭传统产业的高新化之路越走越宽。去年,该市对74个技改项目实行资金扶持,下发资助资金共计3152万多元。今年10月,爱仕达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获中央2017年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补助4920万元。

  发放技改“红包”的同时,温岭还大力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创新资源集聚工程、智力驱动工程、创新环境优化工程等六大工程。投资7350万元打造的温岭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现已引进7所大学、3个研究院(所)、3家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累计服务企业1071家、解决技术难题94个、签订合同87项,合同金额达4200余万元,成为当地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强大脑”。

  接下来,该市将分行业制定“机器换人”实施方案,推进“机器换人”步伐。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实施制造企业上云计划,推动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创新应用、产业链协同应用,发展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此外,大力实施“三强一制造”行动,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牵头(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和“浙江制造”标准。

  集群“抱团”老行业发新芽

  “今后10年内,大部分小型水泵、空压机、真空泵都需要永磁电机代替目前的小型感应异步电机。”

  “相比感应异步电机具有体积重量大大减小、节能、可调速等优点,且两者价格接近。”

  “世界上70%的稀土在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体积更小,性能更好,搭载永磁电机的温岭泵将立于世界高科技前沿。”

  ……

  10月17日,一场致力于推广小型泵与永磁电机的一体化技术的“高效新型电机研讨班”在温岭举办,当地100多家行业企业将目光聚焦在了永磁同步技术这项新技术上。

  温岭作为国内小型水泵、气泵、真空泵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集聚程度较高的特色产业集群为新技术的孕育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目前,该市共有泵企2750多家,行业总产值近350亿元,从业人员总数约5.2万人。水泵行业已被列为首批浙江制造试点行业。

  通过改制、并购、合作等形式,该市形成了一批整机和配套件的龙头企业,并带动当地行业的同步发展,衍生、发展了一系列相关配套产业。1500多家配套企业,涵盖泵机生产所需的所有装备和零部件,通过制造企业与配套企业紧密合作,有效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凸显了泵机产业的集群效应,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高层次的质量技术公共服务支撑体系的构建,为泵业提升“输氧”。全省首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试点单位的新界泵业、被工信部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温岭市先导电机技术研究所、省级特色小镇泵业智造小镇……温岭现有泵业研究所2个,国家级服务平台2个,各级企业技术中心59个。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于上个月召开的中国(温岭)童鞋产业高峰论坛,为温岭鞋业的绽放送来东风。以城北为轴,横峰的鞋材辅料配套、泽国的国际商贸合作、城东的服务化转型、东部新区的智能制造示范,温岭实现了区域内的资源整合。5100多家鞋企,年产量10亿多双,产值超300亿元,华丽的数据是行业集群抱团的成果。

  “推进泵与电机制造业向高端、智能、节能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特种泵、智能泵和智能供水系统等产品,重点攻关高效节能变频控制、永磁同步技术,打造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推进制鞋业向个性化、品质化、时尚化方向发展,主攻童鞋、特种鞋,加强创意研发设计,加大产品和营销管理模式创新,推进企业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据温岭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力推汽摩配、机床工具、水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温岭制造的产业新优势、企业新优势、产品新优势。

 

标签:产业 温岭
编辑:王淼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