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跑出县市区“新速度”
扫一扫
关注更
多精彩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三对老夫妻赶到嘉兴 相识60多年的老战友"抱团养老"

2017-12-10 09:22:43 来源: 南华晚报 记者 韩瑜超

  橘子、桂圆、山楂等水果和零食摆满一张小圆桌,泡上一杯热茶,6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前些天的一个上午,在市区禾平街的亲亲家园老年颐养中心活动室里,记者见到了3对分别从苏州、杭州、上海赶到嘉兴养老的夫妻,3位叔叔是有着60多年深厚感情的老战友。

  “老人们是10月下旬开始入住静养楼的,除了在中心活动,他们还会趁着天气好,一起坐公交车出去玩。”亲亲家园老年颐养中心院长曹陈琴告诉记者。

  为什么来嘉兴养老

  今年83岁的聂关锄是杭州人,他是老战友“抱团养老”的发起人,今年10月25日,他和爱人洪桂凤最先入住亲亲家园。“我们3个兄弟分别生活在苏州、杭州和上海,嘉兴算是一个地理上的中心点,离每座城市的车程都在一个多小时,而且这里的环境和设施都很好,我就动员他们都过来住。”

  听从老战友的呼唤,王复明和顾坤炎分别携老伴,于10月29日带上行李来到了嘉兴。

  “1949年4月,我南下去福建当兵,上船后第一站到的就是嘉兴的轮船码头,我印象中是在嘉兴火车站附近。”顾坤炎今年86岁,他对记者说,自己与嘉兴还有那么一种缘分在。

  顾坤炎和聂关锄都是1949年到福建平潭岛当兵的,王复明于次年5月到达部队。当时3人是很要好的战友,部队生活让他们建立起坚固的革命友谊。

  度过几年部队生涯后,3人先后回到地方,身处三地的他们仍通过书信的方式保持联系。“书信、座机电话、手机、微信,我们的战友情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王复明颇有感慨地说,因为联系紧密,他的老伴施爱玉与两位战友的夫人也早已成了无话不说的好闺蜜。

  据了解,此次在嘉兴“集合”后,他们计划一起住到12月底,然后各自回家,准备和家人欢度春节。

  “孩子们都很放心我们在这里居住,因为我们经常会通过微信传一些在这边拍的照片给他们看啊。”说话间,聂关锄打开手机,把前些天他们6人同游公园赏银杏的合影展示给记者看。月河历史街区、南湖景区、嘉善西塘,都留下了他们同游的足迹和欢颜。

  一起回忆青葱岁月

  每天一起在食堂就餐,有空一起打打牌,天气好就一起去逛逛街拍拍照,老人们“抱团养老”的生活过得很惬意,而围在一起回忆往事,也成了他们寻找快乐的重要方式。

  “你看,老顾鼻梁上架着厚厚的镜片,他就是那个时候把眼睛弄坏的。当时根本没有照明,我们靠浸在油里的灯芯做报务工作,条件实在艰苦。”循着王复明的话,大家的回忆匣子被打开。

  福建平潭岛面积不小,但那个年代物资十分匮乏,遇到台风房子就不住地左摇右晃。“平潭好,平潭好,平潭只长石头不长草。”3位老人不约而同地从口里蹦出这么一句当时在民间流传的俗语。如今再讲起来,大家相视淡然一笑。

  “我记得,有一年台风引发地质灾害,从山上泻下来的水把我们住的房子浸湿,我们就在架起来的木板上睡了两个月,老顾还睡到一间刚死了人的屋子里,害怕也没有办法。”王复明的话把大家带回到那个同甘共苦的岁月。

  依偎在顾坤炎身旁的张玉瑾今年81岁,她身材娇小,是福建人,他们的爱情种子正是顾坤炎在平潭当兵时种下的。“我们相识于1951年,当时我还在上初二,他就住在我家对面的房子里,1957年他回苏州去了,但我们还保持着书信联系。”张玉瑾告诉记者,经历了9年爱情长跑之后,两人于1959年终成眷属,张玉瑾也随爱人到江南生活。在平潭大桥通车那一年,顾坤炎和张玉瑾的孩子带他们故地重游。

  一幕幕往事就像播放老电影一般,在老人们的脑海中一一闪过,他们有着共同的峥嵘岁月,有着共同的难忘青春。在晚年,他们再度重逢,朝夕相伴,是何等幸福。

  

 

标签:
编辑:陶韬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