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跑出县市区“新速度”
扫一扫
关注更
多精彩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绍兴 正文

国内外古陶瓷专家云集上虞 越窑青瓷如何东山再起?

2017-09-27 08:15:18 来源: 绍兴日报

  9月26日~27日,来自国内外50多位古陶瓷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各窑口代表传承人云集上虞,参加为期两天的中国(上虞)越窑青瓷国际学术研讨会。

  这样一次高规格的学术研讨,让正在寻求发展良方的当地13家越窑青瓷企业开阔了眼界。同时,对于重塑“青瓷之源”形象的上虞来说,在打造瓷源文化小镇、做大越窑青瓷产业方面也是一次启迪。

  令人惊叹的发源地

  “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越窑青瓷发展创新标志性的一次会议!”前天的研讨会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代表专家发言时说,上虞有学术界普遍认同的青瓷之源——小仙坛窑址,又有列为2014年中国10大考古发现的禁山窑址,这里是真正意义上成熟瓷器的发源地。

  上虞境内古窑址数量近400处,时代序列完整清晰,自东汉至北宋绵亘不绝。小仙坛窑址群、凤凰山窑址群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1处窑址列入上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上虞博物馆17件一级文物、49件二级文物、108件三级文物中,越窑青瓷占大多数。

  研讨会中,主办方安排了一批参观考察点。其中作为汉六朝成熟青瓷窑址最重要的分布区、代表我国成熟青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的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禁山窑址,让很多与会的专家学者惊叹不已。

  与越窑青瓷诸多遗存一样让参观者惊叹的,还有上虞青瓷创新实力。仅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就吸引了13个国家的40多名大师。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陆明华深有感触地说,上虞的越窑青瓷亮点频现,此行有了新的感受和启发。

  大师面对面

  昨天上午,在上虞宾馆一号会议室,绍兴小仙坛越窑青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霞认真聆听“青瓷产业高峰论坛”专家的发言。 上接第1版陈霞的企业是上虞最早涉足越窑青瓷产业的企业,在业界有一定影响。“政府搭台,邀请到这么多大师级的人物,为上虞越窑青瓷产业出谋划策,两天下来受益匪浅。”陈霞说。

  “比如很多企业都在走的越窑青瓷复制、仿制之路,以后会越行越窄。”陈霞认同有些专家的观点,需要拓展思路,融入更多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融合,开发市场适销的新产品。

  上虞众多越窑青瓷生产企业负责人都有相同感受。东山越窑青瓷坊负责人、省工艺美术大师董文海与儿子董晖,一起赶来参加了这次难得的学习研讨。利用会议间隙和午餐时间,他和很多企业家一样,与专家加微信、递名片,交换看法,畅谈思路,为日后合作奠定基础。

  “举办越窑青瓷国际学术研讨会,一方面可巩固上虞是瓷器起源的学术地位,为瓷源文化小镇建设造势;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搭建对接平台、提供思路借鉴。”上虞区越窑青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伟说。

  如何传承发展

  打造瓷源文化小镇,做强做大青瓷产业,需要做好传承发展创新这篇文章。

  李伯谦教授认为,上虞当务之急要重抓发展创新,特别是根据市场需求,在传承的基础上开发新产品。“企业不要关起门来自家独好,只谈复古没有出路!”首都博物馆研究员王春城也认为,当前上虞要开发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两条腿”走路,开发出更多接地气的青瓷产品。

  如何在全国各地兴起的青瓷小镇建设中独树一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铜川市陶瓷研究所的孟树锋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关宝琮都认为,尽管当前上虞越窑青瓷发展慢了半拍,但是正在打造的瓷源文化小镇可以借助他人经验“后发制人”,在高起点规划基础上,树立品牌意识,让越窑青瓷东山再起。

  人才是上虞瓷源文化小镇建设的关键,对此不少专家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不妨学习杭州5年前大师带徒弟的做法,把大师请进来,把优秀人才留下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贵山窑陶瓷艺术馆的嵇锡贵女士说。浙江大学教授周少华则建议,可以与教育机构联合,培养本地大师。

标签:上虞 青瓷
编辑:陶韬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