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跑出县市区“新速度”
扫一扫
关注更
多精彩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丽水 正文

全省第一 “河长制”全覆盖 丽水以水为名 治水而兴

2017-08-16 14:35:33 来源: 丽水网 记者 叶江 通讯员 李宏杰

  这里是“丽水”,以水为名。习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八次来到丽水,深情赞叹“秀山丽水,天生丽质”,并寄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

  这里是“丽水”,因治水而兴。三年来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坚守生态底线,筑牢生态屏障,永葆生态底色不褪色、不变色”为己任,以争做绿色发展探路者和模范生为使命,打好治水攻坚战,治出了秀山丽水的精气神、清净洁和优富绿。

  今年3月22日,丽水市成功捧得2016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大禹鼎,龙泉、庆元、缙云获得2016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

  这项至高荣誉的背后是一份份优异的治水成绩单。

  水质全省第一。当前全市水质稳居全省前列,无劣V类水质断面,96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95个,占比98.96%,Ⅰ-Ⅱ类水质89个,占比92.7%,28个省控监测断面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达标率100%,县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群众满意度全省第一。我市牢牢把握治水就是惠民生、促发展这一主题,将“五水共治”工作与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相结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五水共治”满意度自全省开展以来一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三连涨、三连冠”。

  “河长制”实现全覆盖。我市设置了各级河长4759名,已实现市、县、乡镇、村四级河长全覆盖,并把河长向小微水体延伸,目前全市2349处小微水体都落实了河长,形成了立体式的河道管理新格局。

  一串串量化的成绩,同样见证着丽水治水的不懈努力,也蕴含着丽水因地制宜、善作善成的治水之道。

  高度重视高标推进全面打响剿劣攻坚战

  全面剿灭劣Ⅴ类水,是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巩固提升的关键一役,是突出生态文明、加快创建“大花园”的“奠基石”,是加快绿色崛起、培育绿色发展新引擎的“先遣战”。

  今年年初,在此前“治污水”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丽水市“五水共治”工作紧紧围绕“全境剿灭劣Ⅴ类水”中心工作,在丽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遵照省委“全境不能有劣Ⅴ类水,丽水要带好这个头”的嘱托,落实市委“丽水必须马上行动,干在先、走在前”的要求,在6月8日提早全境剿灭劣Ⅴ类水,走在全省前列。

  可以说,“剿劣”是一场全面提升水质的里程碑式“治水革命”。

  深入一线,每天与水打交道的丽水“治水人”都知道,丽水虽然“天生丽质”,但劣V类小微水体依然不少,对瓯江水质也造成威胁。

  为此,全市治水铁军上下同欲,高标推进,以最高标准、最高要求、最高质量,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治本为原则,打出了一套“截、清、治、修”的组合拳,努力夺得剿灭战的最终胜利。

  “截”字拳,打的是一场艰苦的攻坚战,目的是全力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今年7月底,全市县以上城市平均污水处理率达到92%以上;全市新增城镇污水配套管网140公里,实施34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列入省“五水共治”考核任务的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稳步推进,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清”字拳,打的是一场有来有往的阵地战。目前,全市完成河道清淤224.2万立方米,其中,劣V类水体断面所在水系、河网清淤1.3万立方米。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并将入河排放口日常监管列入基层河长履职巡查的重点内容,入河排污口整治460个,完成率达100%。

  “治”字拳,打的是一场多面开花的突围战。一方面,抓工业整治,完成14家企业的整治工作;深化“腾笼换鸟”,共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7家,整治“低小散”企业521家。另一方面,抓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全面完成散养生猪污染整治任务;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建制村生活垃圾集中有效收集处置率达到96%以上。

  然而,治水终究是一场持久战,“修”字拳形成长效机制,关键是加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全市完成河道综合整治151.9公里。同时,通过融景于水、恢复与重建河道良性生态系统。如,景宁县依托水环境优势,建设畲乡滨水休闲长廊,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

  长效治水无缝推进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

  剿劣完成不是终点,通过全面落实河长制,我市形成了无缝对接的任务推进机制、务实管用的长效落实机制、高效有序的内部运转机制、全民皆兵的协同作战机制,确保剿劣成果永续长效。

  丽水城区两条内河,丽阳坑是“书记河”,好溪堰是“市长河”,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履行巡河、协调、督办等河长工作制度,全面深化河长制落实,让河长制在丽水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今,丽阳坑水质由劣V类提升至Ⅳ类水标准,实现了“水清、有鱼、岸绿、无异味”,沿岸住户打开了关闭近20年的窗户,对治水成效频频点赞,丽阳坑也成为全市治水的示范河;好溪堰的水质也在逐步提升中,河道景观得到彻底改变,8.5公里主干流已成为城市公园的一部分,成为了清水河、亲民河。

  这就是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的典型例子。对劣Ⅴ类水质较为严重的河道,市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河长,既挂帅又出征,协调制定作战图,全力推进攻坚战。推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立下“军令状”、签下“责任书”,把“河长制”进一步落到实处。

  全市各基层党组均开展了“党建+剿劣”工作,把全境剿劣作为基层党组考核一票否决项,作为每季乡镇书记视频交流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赛的必备主题,开展“最佳治水书记”评选。实行了党员认领小微水体整治,目前已有6000余名党员认领沟、渠、塘等小微水体“河长”,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河长体系。

  我市还编制完成了《丽水市2017年度河长制长效机制考评细则》,制定河长督查指导制度,县级以上河长定期牵头组织对下一级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制定河长会议制度、河长报告制度、河长公开制度、河长巡河制度、河长制业务培训等制度,提高河长履职能力。

  全民治水联动推进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深切认识到群众是剿劣的受益者,也是剿劣的生力军。为此,我们积极发动群众,凝聚最强工作合力,各地剿劣的新探索和新创举不断涌现。

  关键词:全民参与

  市人大开展了“剿灭劣V类水、人大代表在行动”专题视察调研,市政协开展了“三级政协联动、万名委员同行,全境剿劣干、查、督大行动”,市委组织部从全市抽调1100名干部,分成10个市级督导组,81个县级督导组,对794个村(社区),开展“双千”剿劣大会战……

  在丽水,社会各界纷纷成立治水队、护水队、宣传队,全面参与内河治理。如青田县搭建“侨牵母亲河、百千万清河”的剿劣新载体,缙云县探索建立了“乡贤引领+村民自治”的基层治水新机制;丽水共青团成立“青春河小二”志愿者突击队,为剿劣贡献“青春力量”,全民治水氛围达到新高潮。

  关键词:全民宣传

  今年4月26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丽水治水记三集系列片《河长出巡》《包河到户》《为水而战》,5月23日,中新网刊发了《浙江丽水治水掠影:倾力治污复现千年美景》文章,点赞我市好溪堰治理成效。

  新华网、人民网、浙江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相继关注报道丽水剿劣工作,各地群众也纷纷当起了剿劣宣传员。如,遂昌垵口乡88岁的治水宣传员林水根义务宣传剿劣,附近不少村民在他的劝导下,纷纷加入宣传员队伍。如今,丽水有近万名这样的宣传员、监督员,上至年过八旬的老人,下至刚刚入学的小学生。

  关键词:全民共享

  结合地域风情元素,以水为媒,营造“护水改变环境,环境改善生活”的浓郁氛围,共享“治水红利”。

  实例为证。缙云县笕川村将治水工作作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战场,全面治理“脏、乱、差”现象,实现“水清、路洁、家净、村美”的乡村新貌。2016初开始,该村流转了500多亩土地,投资了1300多万元,邀请了知名花海设计师按照日本富良野著名的薰衣草花海为范本统筹设计,并辅以全省第一条环花海观光休闲小火车,打造了笕川“美丽花海”。“花海”开园以来,共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00多万元,带动了农家乐、土特产销售共同发展,实现村民人均增收10%以上。

  把“优绿”产业收入囊中,富了百姓,点水成金惠民生在丽水成了真。

  依托优质的山水资源,我市通过生态精品农业六大专项行动,全面实施生态精品农业“912”工程,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生态精品农业,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市。创建了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产业、全品类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并入选“2016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目前,全市合作使用“丽水山耕”品牌农产品已达83个,销售收入2.4亿元。

  我市还以“五水共治”为重要抓手,坚持全市域谋划,把丽水作为一个大景区,强化资源统筹,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构建“一心一轴五级”空间格局,力促全域旅游发展。

  自“五水共治”以来,我市新增4A级旅游景区2家,3A级旅游景区5家,缙云仙都景区已完成国家5A级景区创建资格评审,全市高等级景区数量从全省末尾跃居全省前三位。

标签:丽水 治水
编辑:江小来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