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图在驾驶舱。(包凌雁 摄)
“吴爱图上央视了!”昨天下午,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我市唯一农渡女船长吴爱图的故事,让这位默默开船30多年的女船长突然成为宁波“红人”,她平凡又坚守的故事也开始广为人知。
吴爱图是象山石浦“象农渡98”号的船长,驾船的航行线路是从石浦延昌码头到对面的铜钱礁岛。不到10分钟的航程,她已经开了30多年。这条航线,也是岛上居民出岛的唯一交通线。
吴爱图就出生在铜钱礁岛,她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渡工世家”,她父亲曾是一名渡工。作为家中长女,17岁那年,吴爱图就随父亲开船出海。船上的日子单调乏味,吴爱图也心有不甘。可是,渡船是整个岛上居民出行唯一的交通工具,船不开,这个小岛就会跟外面失联。
吴爱图的父亲一直到年老开不动船才作罢,之后吴爱图又和丈夫一起开渡船。夫妻俩共同相守在这条小船上,直到2016年12月的一天,丈夫去救一名落水的乘客,再也没有回来……
吴爱图觉得天都塌了,“完全没心思开船了”。这之后的多少个日日夜夜,她辗转难眠。泪流干了,她又回到了驾驶舱。30多年来,这个几平方米的驾驶舱差不多就是她的全世界。从早忙到晚,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中午只有45分钟吃饭,煮个泡面或是到小店吃碗海鲜米豆腐。
这条航线,吴爱图哪怕闭着眼睛都能开。然而每次开船,她都像第一次那样全心投入。从最兴盛时每一趟载七八十人,到如今铜钱礁岛只剩七八十位老人,吴爱图仍然坚守在这条农渡船上。每天早上6点开行,一直到晚上6点收班,一天平均来回30多趟,一年365天不间断,到现在运送了450万余人次。
在海上航行,需要百分百的专注和冷静,因为有时候会很危险。“有一次涨潮了,一排船缆绳断了,就直接漂过来了。当时潮水又急,那排船直接压向我开的渡船,当时我吓坏了,赶紧掉头,用尽全力把船靠岸,所幸没事。”吴爱图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还心有余悸。
渡船采用的是“以渡养渡”和承包经营的模式,由于没有换班的渡工,这么多年来,吴爱图不敢休息一天。2018年8月,象山港航管理部门对农村渡运实行了改革。改革后,吴爱图从“个体户”变成了“企业职工”,参照国企标准领取工资、享受社保,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
“工资收入增加了,还能保证休息,这让我更加热爱和珍惜这份工作。”吴爱图说。还有一年多,她就可以退休了,“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别的地方的渡工是怎么工作的。”吴爱图双手轻抚方向盘,笑着说。
吴爱图在驾驶舱。(包凌雁 摄)
“吴爱图上央视了!”昨天下午,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我市唯一农渡女船长吴爱图的故事,让这位默默开船30多年的女船长突然成为宁波“红人”,她平凡又坚守的故事也开始广为人知。
吴爱图是象山石浦“象农渡98”号的船长,驾船的航行线路是从石浦延昌码头到对面的铜钱礁岛。不到10分钟的航程,她已经开了30多年。这条航线,也是岛上居民出岛的唯一交通线。
吴爱图就出生在铜钱礁岛,她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渡工世家”,她父亲曾是一名渡工。作为家中长女,17岁那年,吴爱图就随父亲开船出海。船上的日子单调乏味,吴爱图也心有不甘。可是,渡船是整个岛上居民出行唯一的交通工具,船不开,这个小岛就会跟外面失联。
吴爱图的父亲一直到年老开不动船才作罢,之后吴爱图又和丈夫一起开渡船。夫妻俩共同相守在这条小船上,直到2016年12月的一天,丈夫去救一名落水的乘客,再也没有回来……
吴爱图觉得天都塌了,“完全没心思开船了”。这之后的多少个日日夜夜,她辗转难眠。泪流干了,她又回到了驾驶舱。30多年来,这个几平方米的驾驶舱差不多就是她的全世界。从早忙到晚,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中午只有45分钟吃饭,煮个泡面或是到小店吃碗海鲜米豆腐。
这条航线,吴爱图哪怕闭着眼睛都能开。然而每次开船,她都像第一次那样全心投入。从最兴盛时每一趟载七八十人,到如今铜钱礁岛只剩七八十位老人,吴爱图仍然坚守在这条农渡船上。每天早上6点开行,一直到晚上6点收班,一天平均来回30多趟,一年365天不间断,到现在运送了450万余人次。
在海上航行,需要百分百的专注和冷静,因为有时候会很危险。“有一次涨潮了,一排船缆绳断了,就直接漂过来了。当时潮水又急,那排船直接压向我开的渡船,当时我吓坏了,赶紧掉头,用尽全力把船靠岸,所幸没事。”吴爱图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还心有余悸。
渡船采用的是“以渡养渡”和承包经营的模式,由于没有换班的渡工,这么多年来,吴爱图不敢休息一天。2018年8月,象山港航管理部门对农村渡运实行了改革。改革后,吴爱图从“个体户”变成了“企业职工”,参照国企标准领取工资、享受社保,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
“工资收入增加了,还能保证休息,这让我更加热爱和珍惜这份工作。”吴爱图说。还有一年多,她就可以退休了,“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别的地方的渡工是怎么工作的。”吴爱图双手轻抚方向盘,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