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民生百态  正文

杭州:控烟范围能否再大些
2018-06-20 07:57:50 来源: 浙江在线 王玉宝

  杭州修改控烟条例这事有些时日了,虽说经历了公开征求意见,实际上并未产生多大的舆论热度,直到最近。

  近日,中国控烟协会向杭州有关方面发出问询函,要求对某些条款作出解释,甚至召开新闻发布会表达“吃惊”。

  为啥“吃惊”?按照媒体报道,原因在于杭州控烟条例的修改版,在今年1月份刚推出时增加了一个条款:“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但在最新版本中,这句话被删掉了。也就是说,就控烟范围而言,杭州维持了2009年老版本的力度,没有进一步扩大。正是这一点,让一些控烟人士感到失望。

  平心而论,倘若据此认为杭州的控烟力度倒退,未免以偏概全。实际上,此次修改,明显加大了对违规者的惩戒力度。但对标国内其他大城市的控烟力度和效果,窃以为杭州还需要继续努力。

  杭州早在2009年就在全国范围内率先颁布控烟条例,可谓开风气之先。然而,随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大城市接连加入严厉控烟队列,再回过头来看杭州,其成效离预期尚有距离。

  以笔者“不全面”的体验看,在北京,住宾馆、进饭店吃饭,一般来讲是不会给你抽烟机会的。有一次,在饭店吃饭,大厅醒目的位置贴着禁烟标志,偌大餐厅无一人抽烟。笔者的餐桌上有人几次忍不住想抽烟,最终还是收起了烟具。而吃完饭到了楼下茶室,原以为可以抽烟了,却发现根本不提供烟灰缸。找服务员要,人家说没有,同时警告“这里不允许抽烟”,最后同伴只好罢手。

  在深圳出差,宾馆房间里同样贴着“吸烟罚款200元”的字样。别小看这几个字,震慑力颇强。同为烟民的同伴,硬是被逼着每日到楼下露天处过过瘾。

  回想起杭州的生活,另一幅画面在脑海中浮现——办公室、饭店、宾馆,抽烟可以说是常态。

  都说控烟难,确实难。但是,且不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经见效的实践,就说各个社会单位和公共机构自己,少拿或者不拿烟灰缸,这个简单的举措应该不难吧?但是多少厅堂馆所里,大咧咧摆放着烟灰缸。这其实不是控烟的姿态,而是唯恐服务不够到位。

  社会学上有个“破窗”理论。抽烟的事,很多时候与此相似。只要有人抽了,烟雾缭绕却无人阻止,便会有人效仿。而成为风气后,别人抹不开面子劝阻,吸烟者就更理直气壮。

  中国是烟草大国,烟民多。不少人认为,公众的行为习惯和文明水准决定了这件事难管。这不是理由。笔者好几次出国,发现同行的烟民在国外都表现“优秀”,不管多麻烦,都老老实实下楼在露天处抽烟。可见,行为习惯只是一个方面,铁面无私的法治环境会对控烟形成有力倒逼。

  其实,在多大范围控烟,相信杭州会有自己的合理决断。但是,在控烟条例的修改过程中,有报告提出杭州扩大控烟范围“无现实必要和可操作性”。这一点,笔者难以认同。同样的民俗和法治条件下,人家北京、深圳就操作得挺好,到我们这儿怎么就缺乏操作性了?

  控烟的力度,代表着城市在向上攀升中对自身国际化地位的认可程度。如果认为是一个闻名的大都市,就会加力;反之,就会觉得没必要搞那么严格,自己就先畏难了。

标签: 杭州;条例;抽烟;烟灰缸;修改;烟民;行为习惯;深圳;征求;热度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