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团来到竹溪村。
12月6日下午,天空飘起细雨,“川跃四十年 再瞰新天府”媒体团却没有停下脚步,自大巴山脉一路南下,行至浅丘平坝交错的开江县靖安乡竹溪村,寻觅“稻香”,探究“稻田+”绿色发展经济模式走红之道。
稻田里藏小机密 竹溪村年产值翻了几番
进入竹溪村,分区成片的百亩稻田里仅留剩了谷桩,却水流潺潺,这块田里游着麻鸭,那块田边伏着白鹅,远看没有动静的田里,水面不时蹦跳出几个气泡,走近一瞧:嘿,成群的鱼儿在杂草中穿梭。“原本这里种两季水稻,现在改种一季,4月种,8月熟。”村民李先生介绍道:“鱼、虾、蟹分块套养,比如稻田+鱼,稻子收割后我们就将田里的水位升高,原本旁边泥塘里养殖的鱼就可以游至稻田区域,食用掉落的稻穗。”
媒体团在竹溪村了解 “稻田+”田园综合体。
“这便是我们开江‘稻田+’绿色发展经济模式的一个范本。”开江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何先如自豪地介绍道。
开江县素有“川东小天府”的美誉,这里地处秦巴山区与川东平行岭谷交汇地带,有近百余万亩浅丘、平坝地形,交错分布于平行岭谷山脉之间。辖区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区建有一座中型水库,可为60余万亩耕地提供有效灌溉。但冲沟田种植水稻,坡台地种植玉米、红薯、油菜、小麦的传统产业结构,导致农业效益低,农民增收难,综合种养指数低。
当年的拖拉机如今成了村头的装置艺术。
竹溪村水鸟之一——翠鸟。
为改变这一状况,近年来,开江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发展“稻田+”特色生态产业,建成了“稻田+”核心区1.5万亩、辐射区4万余亩,涉及甘棠、靖安2个乡镇,转洞桥、竹溪等村的“稻田+”现代农业园区。何先如解释:“种植模式方面,在稻田里挖泥成沟,用于套养鱼、虾、蟹、麻鸭等,堆泥成基,栽种果树;开发运营方面,整合集体经济,引进龙头企业,孵化新型农业人才。”“目前,我们竹溪村稻田里产出的都是有机产品,严格杜绝了化肥,价格比不少地区同类型农产品便宜。”他笑呵呵讲道:“亩产值7000元-10000元不等,比过去翻了好几倍,亩纯利润达2000元。”“下一步,我们还将复制扩面‘稻田+’模式,预计3-5年时间达到年产值50亿元,实现再造一个‘开江农业’。”何先如很有自信。
媒体团在竹溪村了解 “稻田+”田园综合体。
体验乡趣民俗、品尝稻田美味 媒体团大赞:过瘾
稻田餐厅、阳光厨房、二十四节气景观……竹溪村探索建立“稻田+”绿色发展经济模式同时还融入了乡村治理兼容模式,农耕民俗文化景点处处可见,走出了一条“稻田+”特色乡村振兴道路。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四川省级四好村”、“达州市级四好村”等荣誉称号,2017年“四川十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大案例”网络评选中位居第三名。
捉鱼摸虾是儿时必备的本领,也是童年的一份乐趣。受制于低温,无法挽起裤脚,赤脚在稻田里体验捉鱼摸虾,媒体团一行掏出相机,现场捕捉起农夫捉鱼的画面。
刚围捕的稻田鱼让媒体团成员们兴奋不已。
“肥美的稻田鱼真不错。”
“一网捞起了二三十条鱼儿,较大有5条,看起都在5-8斤左右。”大洋网摄影记者罗浩天拍了好几张照片,感受到了农民丰收的喜悦,也忆起了乡愁:“跟我们顺德的桑基鱼塘模式有点像,只不过我们那是鱼塘养鱼,田埂种桑。”
村民围捕稻田鱼。
跃出水面的稻田鱼。
中午饭在村里食用,厨房和餐厅也充满了乡趣,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环绕一周,仿佛置身稻田。一盘盘出自稻田里的大闸蟹膏肥黄满,媒体团成员们边吃边赞。
饭毕,村民们搬出了石舂和一锅刚蒸熟的糯米,邀约记者们体验民俗——打糍粑。
四川在线记者 王曦、吴聃 摄像
西藏新闻网编辑德庆占堆本以为挥舞竹竿捣翻糯米挺简单:“没想到这么沉,完全要靠手臂的力气,很费体力。”“用力,要扎到底。”“看不到米粒儿才好吃呢。”“你们动作太慢啦,饭凉了就没法弄了。”附近村民也加入围观,顺势指导起来。
来尝尝糍粑的美味!
欢笑声、鼓劲声、指导声不断,数分钟后,饭粒黏成了一团,又捣翻了数下,也不知谁吼了一声“可以吃啦。”吃货们趁热掰下竹竿上残留的糍粑团,蘸着白糖就塞进了嘴,纷纷赞叹:好吃!过瘾!还有竹香味!
一块没吃过瘾,齐鲁网记者穆广辉忍不住又掰了一块:“以前没吃过手工糍粑,有米饭的清香,感觉更黏更柔。”
快给我拍一张,自己动手捣出来的糍粑就是好吃!
“Q弹。”东北网记者周秘认为:“跟平时吃到的红糖糍粑口感不一样。”
“是小时候的味道。”多彩贵州网主持人陈岑也被勾起了乡愁:“这里农业产业发展得很好,田园旅游项目也很接地气,很有吸引力,能激起游客的参与兴趣。”大洋网摄影记者罗浩天则表示:“有统一的种植规划,也创新了农旅结合方式。”
村民用手机记录远道而来的客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