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0岁的胡洪海颤巍巍地打开老式木匣,几枚鎏金纪念章在灯光下泛着微光。老人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过刻着“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字样的徽章,眼中逐渐泛起泪光。他郑重地将勋章一枚枚别在胸前,挺直脊梁,将右手举至眉间。
100岁时的老兵胡洪海(2024年)
胡洪海原声档案:“三个部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我们)部队,原来是162个人,我们都是远征军。战争结束,我们只有14个,其他的同志全部牺牲了,只剩我一个。”
1925年8月,胡洪海生于浙江永嘉县岩头镇,今年101岁。
1940年,刚满15岁的胡洪海,徒步翻越武夷山,投奔在福建莆永师管区任团长的伯父。胡洪海原声档案:“到了福建,我的伯父看到我,‘洪海你几岁啦?’,我说15岁!‘15岁怎么这么一点点大?来干什么?’,我说来当兵哎。‘你这样小,没人要你的!去读书哎,长大了再当兵!’。”
伯父将胡洪海送进闽清县天儒中学。胡洪海在闽清天儒中学求学期间,目睹同胞与同学纷纷投身抗日,毅然决定参军。1941年,胡洪海加入福建仙游县模范队受训。因日军进攻,原定三年的训练仅一年即中断,队伍解散。他随即被分配至莆永师管区第一团第四连,任司务长,负责粮弹等军需管理。
学生时代的胡洪海
1944年,胡洪海所在部队接到上级通知,向湖南衡阳输送物资。胡洪海原声档案:“日本鬼子碉堡造起来,枪炮、坦克外面都弄起来了。我们进不去,两个团在那儿打啊,打不进去。”
在途经岳阳时,胡洪海与战友们遭到日军袭击,无法和长沙被困部队会合。在外围僵持两天后,中国军队派上了大刀队。胡洪海原声档案:“第三天,用大刀队打,第二天夜里去打的!大刀队,枪没有的,就是一把刀!这把刀,接触很近了,它飞机炸弹也不好炸,炮也不好打,因为两方面都是路坡上嘛,突击口打过了,另一面也打出来了,这个粮食再送过进去!很高兴哎!粮食运到,枪弹运到!”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胡洪海随部队正在桂林。当时的情景,他仍历历在目。胡洪海原声档案:“跳起来啦!那个时候高兴得不得了哎!中国胜利啦,中国胜利啦,老百姓都叫起来,好得很哎!”
胡洪海写给孩子们的一封家书
抗日战争胜利后,胡洪海又成为一名地下党员,继续为解放战争贡献力量。国家危难之际,正是千千万万个“胡洪海”,以血肉之躯在蔽日硝烟中守护着一寸寸国土。他们的英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不朽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