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请听档案说 > 声音 > 兰台青年说

回生堂:百年药香的传承与新生

来源:平阳县档案馆


讲解者:薛萌萌

  平阳县的百年老店——‌回生堂‌,一座承载着140余年历史沉淀的老字号药房,其根源可追溯至1878年。自创立之初,回生堂便秉持精选上乘药材的原则,匠心独运,对中药的传承、研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给后人对中药继承和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回生堂旧址 通福门北坡下

回生堂店铺旧照(翻拍于平阳县志)

  回生堂的原址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平阳县通福门北坡之下,旧时有两块匾额,一块署“己巳花朝”,一块署“岁次光绪戊寅”。其初创之光辉,得益于清光绪戊寅年间富商包氏的经营意识,选址南北商贾必经之地的通福门北坡下,当时此处不但是“驿路达南闽”的通衢,也是平阳与南北两港交往的水陆交通关隘。回生堂选择的都是道地药材,该店经营规模大,药材批发量也大,逐渐形成其自己的经营特色,如中成药珍珠八宝丹、回生正气丹、观音救急丹、午时茶等,都是享誉很高的畅销药品。

  在民国初年,这份珍贵的药业遗产转交于同乡陈朗仙之手,历经抗战时期的动荡,张华卿接过了回生堂的接力棒,使其得以在风雨飘摇中继续前行。1956年,国家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称“公私合营回生堂”,张和光先生任私方经理,两年后划归卫生部门。1963年又划归商业,归供销社经营,后经济体制改革,转让私人经营至今。

  民国时期,回生堂中药店设“前店后场”,设备完善,店员徒工开展中药材净选、切制、炮灸、加工十分精细讲究。中药加工炮制一般分为火制、水制、水火制、不水火制、其他等五类。炮制加工配用一定的辅料,以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性能,提高药材品质。回生堂重视药品质量。以自养梅花鹿以供配制“全鹿丸”;高价选购荔枝冠、金灯绿耳、细毛乌骨、凤爪等特征的细毛鸡用作“乌鸡白凤丸”的辅料……回生堂坚持一丝不苟地从事配置,故享有极高的信誉,不论远近,民众都坚持来回生堂购买药品,方可放心服用。


回生堂旧址俯瞰图

回生堂新址正面照

  历经无数春秋的更迭与传承,回生堂不仅成为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更荣获了“浙江省老字号”的殊荣。步入新时代,这座老字号非但没有褪色,反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2015年,回生堂华丽转身,更名为平阳县回生堂医药有限公司,同时保留了其标志性的回生堂商标,这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2016年,回生堂再次迈出重要一步,总投资8231万元,成立了平阳回生堂中医院,为民众提供了更为全面、专业的医疗服务。两年后,回生堂又进驻鸣山村非遗文化一条街,斥资300万元精心打造了回生堂中医药文化展厅,这里不仅展示了回生堂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更成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新窗口。

  此外,回生堂还与浙江农林大学携手,开启了深入的合作之旅,共同致力于打造浙南地区首屈一指的中草药科普教育示范性基地以及回生堂中医药与健康产品研发工作室,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回生堂的品牌影响力,更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