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夏清晨,一份关于“家”的珍贵记忆正在被细细梳理、用心装帧。为引导广大家庭珍藏成长点滴、厚植家国情怀,日前,杭州市上城区档案馆联合四季青街道运新社区、知会科普服务中心,在运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请听档案说”为主题,为第18个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之“档案里的家国情怀”温情启幕。8组亲子家庭化身“时光魔法师”,在古色古香的线装档案册里穿针引线,将日常的幸福时光“封印”在一本本充满仪式感的线装档案册里,书写下属于自己的家风传承第一页。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时光探秘
档案册中的家国温度
档案馆的专业老师化身“记忆导师”,轻轻打开了档案世界的神奇大门。“您知道家里的老照片、孩子的奖状也是宝贵档案吗?”课堂在亲切的互动中展开。老师精心准备了丰富的案例——从见证家庭变迁的户籍档案,到记录城市历史的老照片、旧图纸……随着“实物档案”、“声像档案”、“文书档案”等概念如画卷般铺陈开来,家长们频频点头,“原来档案离我们生活这么近!”讲解特别聚焦“家庭成长档案”的意义:它不仅是孩子成长的独家“纪录片”,更是家庭文化的载体、家风滋养的基石,蕴含着无数小家幸福与时代发展的深层密码。
指尖传承
亲子共绘“家的独家印记”
“哇,这就是古代的装订方法?”最令人期待的动手环节引爆亲子热情!在专业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各组亲子家庭开始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线装书的“指尖魔法”。铺展特制的纸张、找准孔位、穿针引线……小小的动作考验着耐心与协作。孩子们屏息凝神,大人们耐心辅助,一时间,“吱呀”的线绳穿引声和轻笑声交织成曲。“妈妈,你看我穿得直不直?”“宝贝,纸角要对齐哦。”简单的穿绳打结瞬间充满了庄重与温情。孩子们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绘制自己独特的创意……那些散落在日常的照片、小奖状、日记片段,仿佛都被赋予了保存百年的庄严承诺。
记忆封存
封皮里住着家与国的未来
随着最后一针线绳收紧,一本本独一无二的“家庭幸福档案”雏形初显。孩子们高高举起亲手制作的线装册,小脸上写满了自豪。家长们则轻抚封面,眼中盛满对未来的期许。“从来没想过用这么有仪式感的方式记录孩子的成长,这比单纯的电子存档更有温度和意义!”一位年轻爸爸感慨地说。小小的线装书,不再只是本子,它凝结了此刻的亲子时光,更承载了每个家庭珍藏记忆、传承幸福的渴望——一页页家庭档案,终将汇入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成为家国情怀最生动、最温暖的注脚。
这场充满墨香与线香的活动,早就在许多家庭心里种下了档案守护的嫩芽。正如档案馆负责人所说:“我们不是在做档案,而是在给时光扎辫子——让每个家庭的碎光细影,都能在档案册里编织成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今后,上城区档案馆将继续打造这样的“时光礼盒”,让“档案里的家国情怀”温润更多家庭,引领更多市民成为家风记忆的记录者和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