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被拖欠工资得跑好几趟,现在驿站就在站点旁,3天就拿到钱!”11月3日,杭州市余杭区外卖骑手小李拿着追回的2800元工资,对着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的张律师连连道谢。这样的“省心时刻”,正在余杭区2.8万名新业态从业者中频繁上演——余杭区将法律服务揉进外卖箱、直播间、司机驾驶室,让法治温度触手可及。
精准“把脉”:行业痛点“对症开方”
“出海前最怕踩境外法律坑,现在‘风险套餐’直接送到手上!”从事跨境电商的张经理指着桌上的《出海法治指引手册》说。针对不同行业需求,余杭区推出“行业需求清单+普法资源清单”智能匹配机制,为200余家外贸企业定制“出海护航”服务,从风险排查到境外园区服务“一站式包办”。
直播行业更是尝到“定制化普法”的甜头。“以前带货怕踩广告合规的坑‘主播第一课’里用案例讲‘极限词不能说’,比死记法条更管用!”头部主播小杨看完《主播第一课》课程说。余杭区联合MCN机构搞起“法律知识带货”,针对电商、茶叶等特色产业,开展“知识产权+消费维权”培训,2025年以来已覆盖超2万家商户。

主播第一课
数字“搭台”:普法玩出“新花样”
“刷短视频时刷到‘合规最前线’,连‘双十一’促销怎么标价格都讲得明明白白!”在余杭做服装电商的陈老板,是“云普法”的“忠实粉丝”。依托数字技术、平台优势,余杭区打造阿里巴巴网络经营合规教育基地,推出超300期“合规最前线”栏目,用“直播讲解+案例剖析”让百万商家实现“指尖学法”。
线上学得欢,线下也便利。“取餐时顺便在驿站拿本《网约车司机防诈手册》,等单时就能看!”网约车司机老周说。余杭区在杭州西站打造“司机之家”,建成全省首家调解主题公园、区级新就业群体法律服务驿站,全区布局120个新业态法律服务点位,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全生态,新就业群体在“家门口”就能问法、维权。

315商家直播
多元“共治”:把法送到“心坎上”
“上个月骑车摔了,‘法律援助帮帮团’上门收材料,还帮我协调工伤赔偿!”外卖员王师傅的经历,是余杭“暖新服务”的缩影。余杭区创新“接待一名外卖员、研判一类问题、帮扶一名骑手、治理一片难题”的“四个一”工作法,组建“调解员+律师+志愿者”三员联调队伍,累计为13名从业者追讨31万元,化解106件纠纷涉及232.8万元。
政企社联动更让普法“活”起来。“千牛普法”直播间单场吸引62.4万商家观看,杭州西站“司机之家”有律师驻点解纠纷,“余省心”泛法律服务区实现法治服务“一键直达”,外卖员组成“普法骑士”走街串巷送法进万家……“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远,现在学法像刷剧,维权走‘绿色通道’!”小李的话,道出了不少新业态从业者的心声。

2023年5月26日,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海创园,外卖骑士们正准备将民法典“外卖”送到幸运居民手中。
余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普法服务从“单一覆盖”向“精准滴灌”转变,为新业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