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内地赴港学生
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情况较为突出
为提高广大赴港学生的防骗意识
中国出入境管理局与公安部刑事侦查局
携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警务处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境事务处
首次联合
制作系列防诈短视频
为你量身打造“防骗护身符”
无论你在线上刷手机
还是在线下办理签注
请接收这份重要的安全提醒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套路解析
“涉案”恐吓开场
骗子冒充公检法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来电声称您“身份证被盗用”“涉嫌洗钱”或卷入其他“重大刑事案件”。
伪造号码博信任
利用技术手段将来电号码伪装成香港警方、入境事务处或其他政府机构的官方号码,极具迷惑性!
转接“办案”施压力
随后,将电话转接至所谓的“内地公安”或“检察官”,进一步制造紧张气氛,威胁称“不配合调查将被通缉或拘捕”,甚至“限制人身自由”。
诱导转账或操控手机
诈骗分子会要求您转账至“安全账户”进行“资金审查”,提供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还会要求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诈骗App,一旦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就能远程监控您的手机。
牢记核心防骗要点
1、公检法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不会通过微信、QQ等形式发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公检法机关没有“安全账户”,凡是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查的都是诈骗。
2、香港入境事务处等政府机关绝不会将您的电话转接至内地机关!
3、任何一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绝不会在电话中索要您的银行账户信息、密码或要求转账!
黑中介诈骗
套路解析
广泛撒网
黑中介活跃于网络,通过向你提供生活、学习、工作各个方面的帮助来精准施诈。
虚假承诺
在赴港求学中,诈骗分子利用申请人希望成功的迫切心理,抛出“保录取”“一定能批”“特殊渠道”“加急办理”等夸张失实的口号,诱骗申请人委托并支付高额费用。
法律后果严重
部分黑中介可能铤而走险,教唆或协助申请人提供虚假文件或信息,这将给申请人带来严重后果!香港入境事务处会严格审批每宗来港的申请,申请人使用虚假文书递交申请,属于严重刑事罪行,需要负上刑责,甚至坐牢,入境处也会将该人士遣返原居地。
牢记核心防骗要点
所有签证计划的详细申请流程、所需文件清单、申请表格及费用标准,均清晰列明于香港入境事务处官方网站。申请人完全可以通过官网指引,自行在线完成申请或递交,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无需假手于中介!
租房诈骗
套路解析
“低价”诱饵钓心急
诈骗分子常通过各类平台发布低于市场价的“优质房源”信息,针对预算有限、急需落脚的新来港学生。
“预缴折扣”施诱惑
以“一次性付清全年租金享大折扣”“押金优惠”等话术,诱骗学生在未实地看房、未核实房东身份前,就通过线上转账等方式预付大笔租金或押金。
“一房多租”卷款逃
更恶劣的是,骗子会将同一套房源,同时“租”给多名学生。等学生准备入住时,才发现上当受骗,而骗子早已卷款消失。
牢记核心防骗要点
租房是大事,安全放第一!牢记“实地看房 + 核实身份 + 规范签约”这三步曲,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遇到房东极力阻挠或拒绝安排租客亲自实地查看房屋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刷单返利类诈骗
套路解析
前期引流
诈骗分子常在招聘平台、社交软件发布“居家可做”“时间自由”“高额返利”“日结工资”的兼职信息,声称工作内容是“为商家刷销量、刷信誉”“点赞关注返佣”等,吸引学生群体。
小额返利
诈骗分子惯用的伎俩是拉受害人入群,安排“托儿”在群中散布其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初期可能让你完成小额任务并快速返还本金和少量佣金,建立信任。
实施诈骗
随后,便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再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钱款,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
牢记核心防骗要点
1、“刷单、刷信誉”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并非正当兼职。找工作要选择正规招聘平台和渠道,入职前必查公司注册信息!
2、坚决拒绝任何要求“垫资”“预付费”“购买产品”的兼职!对“轻松高薪”保持高度警惕。
多一次转发
少一人受骗
立刻分享到同学群、朋友圈
让这份“护身符”守护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