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清朗侠在行动 >  反诈宣传

这些诈骗“关键词”,快拿小本本记下来!

2025-09-15 16:39 来源:“乐清公安”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

各种“新套路”让人防不胜防

别慌!

结合公安部提炼的防诈关键词

以及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

乐清公安为大家带来 “防诈指南”

帮你轻松识破骗局

守好自己的 “钱袋子”

↓↓↓

  防诈关键词一

  未知链接、二维码

  典型案例:市民小A在某电商平台购物后,收到“客服”发来的二维码,称扫码可领福利。入群后,对方又发来链接,声称点击链接下载APP可联系“福利员”领取更多现金红包。小A进入APP后,完成几单“关注店铺”任务,果然收到了佣金并成功提现。但当小A完成后续任务时,对方以“操作失误”为由,要求重做“连单任务”。小A这才察觉自己被骗,损失2000余元。

  警方提示:谨慎对待未知链接和二维码,不乱点、不轻扫,保护个人信息和设备安全,防止财产遭受损失。

  防诈关键词二

  NFC盗刷

  典型案例:市民小B接到某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对方称其航班因机械故障被取消,若选择改签可获得300元补偿款。小B信以为真,按照对方的指引下载APP,并通过手机NFC功能刷银行卡操作,完成两笔交易后,对方又要求进行第三笔交易。这时,小B意识到上当,损失1万余元。

  警方提示:切勿随意将手机与银行卡进行贴靠,谨慎通过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

  防诈关键词三

  小众聊天软件

  典型案例:市民小C接到电话,对方称其在网上预约的课程无法继续,可办理退款。对方引导其跳出原平台,下载指定社交APP沟通退款流程,随后陆续以“操作失误”“钱款未到账”等理由诱导小C多次转账,导致其损失3000余元。

  警方提示:警惕小众聊天软件!切勿点击陌生链接下载APP,如有需要请通过官方应用市场等正规渠道安装。

  防诈关键词四

  快递引流

  典型案例:市民小D收到一个装有中奖单的陌生快递,扫码下载APP后,在“客服”“带单老师”“结算员”“数据师”等人诱导下不断充值做任务。提现时对方却以 “操作失误”“账户被冻”为由,要求其购买黄金并用网约车送到外地。小D察觉异常后报警,损失1万余元。

  警方提示:不要随意扫描快递里的二维码,警惕“进群领礼品”“转发有奖”等话术,谨防上当。

  防诈关键词五

  屏幕共享

  典型案例:市民小E接到自称“北京公安”的来电,称其“涉嫌诈骗”。惊慌之下,小E下载了指定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在对方的诱导下,不慎泄露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还发送了银行卡尾号和密码至所谓“银行官方号”。 这期间,对方又以手写《澄清报告书》为由,不断转移他的注意力,直至小E查看短信时才发现银行扣款,损失6000余元。

  警方提示:在未确认对方身份和目的前,切勿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开启屏幕共享,在涉及资金操作时需格外谨慎。

为方便记忆

我们还将其编成了

一段防诈骗顺口溜

赶快来学习吧

↓↓↓

编辑: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