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机械收割、称重、水分测定、去杂……经专家测产验收,18日,平湖市钟埭街道得稻家庭农场百亩示范方传来好消息:实测稻麦两季百亩方平均亩产1582.66公斤、攻关田亩产1655.06公斤,双双突破“吨半粮”目标。
所谓“吨半粮”,指的是在一亩地一年中种植的小麦、水稻两季作物总产量达1.5吨,代表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先进水平。据悉,此次平湖示范田的成绩比2011年创下的稻麦两季亩产原纪录1419.5公斤高出163.16公斤,增产幅度达11.49%,创造浙江省稻麦轮作总产量新纪录。
这次突破并非偶然。示范田选用的小麦品种“浙丰麦11”和水稻品种“浙粳优4号”,都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产量高、抗性好。此外,示范田还应用了该院研发的“内生真菌菌剂”绿色增效技术。据悉,使用该菌剂后,粮食作物平均能增产5%,对稻瘟病和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0%和60%,稻米镉含量降低12%,同时化肥和农药用量也分别减少5%和15%。截至目前,该技术已在15个省市推广7311万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逾140亿元。
平湖市农技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良种+良技’,水稻呈现出分蘖更多、穗头更大、青秆黄熟的突出优势。”
“这也是院地合作的结果。省农业科学院提供技术支持、平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技术落地和推广,构建从实验室到田地间的‘一条龙’成果转化链条,形成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良好机制。”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林福呈表示,随着模式的进一步推广,不仅能使好品种、好技术惠及更多农民,而且将有效破解作物增产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达到增产提质、绿色防控与食品安全的综合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