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浙江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拟表彰对象进行公示。名单上共有50人,包括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冯骥,无忧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雷彬艺等。
这是浙江第三次进行此类表彰。前两次分别是在2018年11月和2022年1月,表彰过55人和48人。马云、李书福、南存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家,都获得过这一荣誉称号。
这项表彰规格很高。它经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审批同意,将以浙江省委、省政府名义进行表彰。前期评选则由省委统战部、省经信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工商联联合开展。
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名片,民营企业家是浙江最宝贵的财富。前两次表彰,省委书记、省长等省领导为优秀建设者们颁发证书。高规格的表彰,充分体现了浙江对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成长的重视。
拟表彰的人员中,既有打拼多年的“老将”,也有新生代浙商;既有传统行业的领军者,也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这份公示名单,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已阅君梳理发现了几个特点。
一是新生代浙商成为中坚力量。
新生代浙商传承老一辈浙商的智慧和勇气,逐渐成长为浙商群体的中坚力量,名单中有很多浙商二代的身影。
蒲惠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董事王克飞,此前,他的父亲王水福也获得过浙江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荣誉称号。这些年,王克飞在传承父辈制造业经验的基础上,孵化成立聚焦于工业云软件领域的蒲惠智造,希望进一步推动软件国产化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帮助我国广大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生代浙商的迅速成长,源于这些年来浙江十分注重加强民营经济人士培育与传承,实施“浙商青蓝接力工程”,努力培养一支“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
在桐乡,两家龙头企业先后完成了代际传承。两位85后的新生代浙商——新凤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庄耀中、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蕾,先后从父辈手中接过重任。
浙江长城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正韡出生于1988年,2020年他从父亲顾林祥的手里“接棒”,带领企业发展。
二是科技创新力量涌现。
这次入选的人员中,多人获得过国家级科学技术奖项,为中国科技的发展和变革作出了贡献。
比如,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率领集团在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新华三集团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完成的两项产学研合作成果,分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总经理毛磊,带领团队在光学元件和其他光学产品方面不断革新,曾荣获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张应民创立的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专注膜技术开发与应用,参与完成的“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曾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钙钛矿光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太阳能电池技术。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姚冀众,带领团队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战,不断优化技术方案,让纤纳光电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年5月,姚冀众及其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成功登上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杂志。
随着AI的浪潮席卷全球,芯片产业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奇踏准了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的节奏,带领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汽车芯片公司。
三是文化建设成绩斐然。
冯骥带领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历时7年打造国产3A大作《黑神话:悟空》火爆出圈,在全球掀起热潮,实现口碑与市场双赢。
图为《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记者魏志阳 徐彦 拍友 刘杨 摄
从“小作坊”到国内首家以电视剧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再到最具海外影响力的华语影视集团之一,这些年,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依芳带领公司在中国文化产业的浪潮中定锚、搏击、出海。华策已将近18万小时的影视作品发行覆盖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视出口长期占据全国30%以上份额。
近年来,网络直播发展得如火如荼,“直播+电商”成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新风口。作为国内头部MCN机构,无忧传媒在雷彬艺的带领下不断进取,努力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通过新媒体产业赋能地方经济,助力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并打造“益行无忧”公益品牌,通过公益直播、专项活动等多种形式,持续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宁波海曙北纬三十度文化交流活动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奇,借助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影响力,开展直播培训带货活动,助力农民“触网”增收。
四是共同富裕扎实推进。
拟表彰的优秀建设者身份多元、覆盖广泛,除了民营企业家,还包括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个体工商户。
其中就有嵊州市两头门包子店经营者沈红平、缙云县一均烧饼店负责人赵一均、苍南县矾山镇为唐公肉燕手工坊经营者朱师勤等。个体工商户在发展经济、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推动共富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曾光荣入选“中国好人榜”的沈红平,从2014年起坚持做公益。除每年送出1万多个爱心小笼包,她还发起成立爱心志愿服务队。通过技艺帮扶,沈红平让500多名村嫂靠卖小笼包过上好日子。
赵一均是缙云县烧饼协会副会长,开出了缙云首家烧饼示范店。他积极投身缙云烧饼师傅培训工作,参与制订缙云烧饼制作规程。伴随学徒的一批批就业,烧饼的香味从缙云飘向全国各地、飘向海外。缙云烧饼成为“致富饼”。
杭州临安妍衍文艺创作室负责人罗云妍,通过庭院设计与改造带动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还整合传统女红技艺,组建乡村绣娘队伍,创办省级巾帼共富工坊,带动成员增收致富。
浙江民营企业厚植家国情怀,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就在本月初,第八届浙江慈善大会举行,海亮集团捧回了“浙江慈善奖”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这些年,在公司创始人冯海良的带领下,海亮集团在乡村振兴、特殊群体帮扶等领域持续深耕,打造了11项长期公益项目,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虽然这50位入选者的领域不同、经历各异,但他们都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各自领域克难攻坚、创业创新、承担社会责任,不断书写新时代新故事。
这份荣誉,是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极大鼓舞,也是对所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的深情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