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通讯员 朱涛 徐轩)10月11日,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10千伏环宇轴承光伏电站现场进行“四可”改造收尾工作。至此,浙江省常山县全域24座分布式光伏电站全部具备“四可”能力,标志着衢州电网在新能源并网管理与区域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构建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分布式光伏规模化接入,其发电的间歇性与波动性给电网稳定和绿电消纳带来挑战。尤其在节假日等负荷波动大的时段,容易出现电力倒送和局部消纳困难。早期光伏电站设备型号多样、通信协议不一,多数缺乏远程调控接口,形成信息“孤岛”。如何在保障用户正常用电的同时,实现数据稳定采集与指令可靠执行,并协调多方业主统一技术标准,成为改造过程中的关键难题。
为突破上述障碍,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加强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组建专项团队,采取“组合拳”策略推进改造。在通信传输方面,因地制宜构建以光纤调度数据网为主的混合通信网络,实现通道全覆盖与高可靠性。针对老旧电站通信条件差的问题,创新应用“专线模拟通道”技术,打通不同厂商设备间的协议壁垒,确保数据有效上传。为实现“可控、可调”,在并网线路加装智能开关,并深度优化逆变器性能,形成“点面结合”的调控能力,确保电站功率可精准调节、安全控制可靠执行。
在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每个电站的数据采集、通信传输及远程控制等系统进行全面测试与调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公司还开展全域光伏群调群控演练,模拟节假日负荷低谷与光伏高发场景,结合新能源有功调节智能决策中心与AGC、群调等技术,实现从110千伏集中式到380伏分布式光伏的统一决策与快速响应,全面验证“四可”能力,为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日前,常山县已成为衢州地区首个实现调度管辖分布式光伏“四可”全覆盖的县区,为后续推进“光伏+储能”、虚拟电厂、群调群控等高级应用打下基础。下一步,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将持续深化“四可”功能应用,探索多能协同与智慧能源服务,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与电网安全水平,助力地方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