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8日讯 为迎接第56个世界地球日,4月15日至4月24日,杭州市拱墅区长庆街道十五家园社区联合杭州中国丝绸城项目组、文龙巷小学成功举办“绘美地球,丝韵环保”主题绘画活动。活动通过创作、评比、展览三大环节,展现了孩子们对环保的思考与丝绸文化的热爱,为社区增添一抹艺术与教育的亮色。
4月15日至18日,文龙巷小学1-6年级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创作。美术老师通过课堂讲解、视频展示,带领孩子们了解地球日意义、丝绸文化历史及环保知识。孩子们以丝绸的柔美为灵感,用画笔勾勒出“丝绸之路”“再生地球”“绿色家园”等主题作品,将环保行动与丝绸元素巧妙融合,创作出多幅充满童趣与深意的画作。
在文龙巷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正用蜡笔勾勒出“会呼吸的丝绸”——他们将传统杭罗的万字纹幻化成绵延山脉,把敦煌藻井的莲花图案重构为生态社区,更让丝绸之路上悠远的驼铃声化作清泉流淌的韵律。五年级的李同学指着自己的画作介绍:“这些藤蔓纹样是丝绸城老师教我们的古法图案,我把它们变成大运河边的生态长廊,蝴蝶飞过时会有花香!”
在这些画作中,有丝绸纹样中的云气藤蔓、驼铃古道等传统元素,与清溪翠谷、生态家园等现代意象相融合,绘就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斑斓画卷。
4月22日至24日,优秀作品在十五家园10幢“庆有邻”大运河幸福家园、丝绸城中央广场凉亭同步展出。
展览现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吸引居民驻足:孩子们用斑斓色彩勾勒出驼队与绿洲相映的丝路盛景,用画笔记录沙漠植树、新能源开发的现代环保实践。一幅幅画卷中,敦煌壁画元素与风力发电机组和谐共生,商队古道与垃圾分类卡通形象创意交融,展现出小公民心中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绿色未来。每一幅作品均标注作者信息,让观众感受小艺术家们的独特视角。
除线下展览外,所有优秀作品将同步上传至十五家园社区微信公众号,供居民线上欣赏。活动通过“绘画+文化+环保”的创新形式,既强化了青少年的生态责任感,也以艺术纽带联结社区、学校与企业,为共建绿色家园注入新活力。
当第56个世界地球日的余晖散去,杭州十五家园社区的居民们正用现代生活编织着一条“绿色丝绸之路”。曾经的驼铃古道运送丝绸与文明,而今的社区里,阳台绿植串联成生态驿站,节能台灯点亮环保星火,分类垃圾箱化作资源循环的驿站——这些微小却坚韧的日常实践,如同当代蚕桑,将可持续发展的丝线织进生活经纬。正如六年级的张同学在画中写道:“地球像春蚕吐丝,用阳光搓成金线,把雨水编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