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日讯(通讯员 萧生态) 当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正在哥伦比亚举行。会议期间,位于萧山区义桥镇的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凭借其独特的生态修复实践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大受好评。
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亮相联合国COP16大会,不仅彰显了森林生态恢复提升生物多样性方案的可行性,更昭示了以山体变化展现生态修复历程的认可度。萧山区融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及自然教育于一体,构建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让更多公众了解生物多样性、本土物种以及生态修复的意义,可见其卓越智慧与前瞻视野。
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总面积近500亩,包括生物多样性展陈馆等建筑、周边山地(含生态茶园修复地)以及生物多样性修复试验地,区域内目标是恢复原本杭州的落叶和常绿混交阔叶林。
实验地内重新引种本土植物56种。在引种以及自然恢复区域,林下的植被得到了有效地恢复,本土植物的盖度能达到95%以上,恢复后的植物群落在固碳上也能有更高的效率。
四年间,修复地进行了75次监测,在云峰山划定400亩生物多样性提升示范区内,经过75次生物多样性调查,已监测维管植物274种,兽类14种,鸟类95种,两栖爬行类动物33种,昆虫203种。
在已监测到的619种动植物中,包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东方白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4种(白鹇、红隼、燕隼、红嘴相思鸟、林雕、凤头鹰等),三有保护动物108种,省重点保护动物9种。而且监测到有13种动物重新回归试验地的竹林,如鼬獾、野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