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26日讯(通讯员 吕伟 吴泽杰)为深入贯彻落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全国和全省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会议部署,5月26日上午,杭州城管系统在杭州市萧山区观澜路与飞虹路交叉口举办2025年防汛防台应急演练。本次演练由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萧山区人民政府主办,来自城管系统各单位的8支队伍共计120余人参加。
演练聚焦于提升杭州城管系统应对汛期内涝和台风灾害的能力,通过模拟台风登陆时杭州持续暴雨,造成城区供水水管破裂、隧道积水和路灯故障等场景,各支队伍开展协同作战与应急处置,筑牢汛前、汛中、汛后三道防线,确保城市在面临台风暴雨时的安全与稳定,最大程度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汛前备战,未雨绸缪筑牢根基
为应对降雨,全市城管系统扎实做好准备迎接汛期考验。各城区根据本地防汛实际完善防汛工作体系,提前动态更新城市内涝风险清单,细致梳理历年易积水点,深入分析其成因与特点,制定精准防控措施。如杭州市萧山区构建起“1234”防汛应对工作体系,即一个中心枢纽:指挥中心作为中枢,对内高效统筹积水案件的受理、派遣与督办;两方面掌握信息:建立舆情信息反馈通道及联合工作群信息动态归集机制;建好三支队伍:以市政队伍为基础、负责路面积水排查与清淤,以应急处置队伍为骨干、承担应急处置与抢险工作,以救援队伍为核心,开展人员救助与危情处置;做好四方联动:市政中心、河道中心、环卫中心及城运公司建立“信息共享、行动共联”的积水处置协作机制,提升应急响应速度与处置效率。
目前,全市城管系统已全面做好防汛排涝队伍、物资和设备的各项准备工作,共储备大功率水泵车45台、排水泵390台、发电机234台、沙袋2万只、挡水板1400块等物资设备,市级层面组建了排水、市政、环卫、数字采集等6支专业抢险队伍,按照“指挥交办一件事、基层处置一接口”的流程,做到积水问题“一平台统管、市区养护联动”,实现问题发现、处置、复盘闭环管理。今年以来,还完成雨水管网清疏7642公里、污水管网结构性检测232公里,完工内涝治理项目24个。
汛中抢险,协同作战彰显力量
演练的实战场景环节模拟了台风来袭时的多种险情,重点检验了各队伍在真实场景下迅速响应、高效处置的能力。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供水公司应急队伍展示了从发现管线爆管到抢修恢复供水的全过程。调度室工作人员发现亚运村万科小学飞虹路压力点压力下降,立刻通过对讲机联系驻点巡查员。巡查员赶往现场发现问题并进行上报,调度室迅速联络抢修中心现场支援,同时营业所根据关阀位置做好受影响居民通知工作,运管指挥中心做好供水调度。抢修中心得到爆管位置信息后迅速组织抢修车辆及随车人员、抢修设备(发电车、水泵)、抢修材料(DN200 哈夫节)等赶赴现场,最终成功完成抢修工作,恢复供水。
面对下穿隧道积水险情,市政监控中心、市政应急班组默契配合。值守人员发现观澜路与飞虹路东北侧下穿道出现积水现象后,立即进行封道并上报请求支援。应急班组迅速赶到现场,出动1600应急抢险排水车以及600PE排涝机器人,有序开展应急排水作业。抢险人员连接抗压水管、组装排水泵,清理市政雨水井,并打开井盖进行积水排涝处置。同时,600PE排涝机器人前往积水最深的位置进行强排作业,最终成功排除积水,恢复下穿隧道的正常通行。
高杆灯灯头垂挂应急处置模拟了市政照明设施因台风受损的紧急抢修过程。巡查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飞虹路观澜路路口一处高杆灯脱开垂挂,存在安全隐患,立即将信息上报至指挥中心。市政中心接到交办紧急案件后,立即安排电工班组携登高车及抢修皮卡车携带设备赶赴现场。安全员执行“四层封控法”,电工切断高杆灯电源,登高车操作员完成“三查三确认”后升至高空进行抢修作业。维修完成后,路灯成功点亮,交通恢复,数字城管系统同步闭环工单。
汛后复盘,总结提升蓄势提能
实战应急科目环节结束后,演练进入了汛后复盘阶段。各参与部门针对本次防汛演习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深入分析不足之处,提炼宝贵经验,为未来的防汛抗台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各部门根据防御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形成复盘报告,将其作为防汛防台的“错题本”和未来行动的“指南针”。
本次演练各应急队伍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全流程衔接有序,以协同高效的专业化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展现并检验城管系统防汛防台实战水平。6月15日,杭州将进入主汛期,全市城管系统将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持续加强防汛防台工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面对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时能够迅速、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