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是推进共同富裕、加快城乡大美、提升群众幸福的关键抓手,更是富阳区描绘“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实景地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富阳拥有最具诗意的江南古城,一川如画的富春江、山明水秀的田园风光,烟雨缥缈的沙洲绿岛,处处撰写着富春山水如画的风貌特色。在今年首批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的创建验收工作中,富阳区风貌办永立潮头,富阳-桐庐“富春田园牧歌”县域风貌样板区、富阳鹿山现代服务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双双入选省级样板,
这是富阳区城乡协同发展共富基本单元建设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
今年7月,富阳区风貌办又将迎来第二批城乡风貌样板区的创建验收工作,孙权故里县域风貌区赫然在列。风貌区不仅坐拥富春江畔一线江景,更拥有孙权故里、三国文化、东梓关村、龙门古镇、壶源溪等五大金名片。孙权故里县域风貌区依托壶源溪流域,大龙门区域组团实现“双组团”联创模式,并打破乡镇间行政边界、治理模式等传统界限,以文化共融、风貌共管、产业共富、民生共享、机制共创等“五共“方式,奋力打造富阳县域风貌区的创新实践。
“文化共融”增强文化传播
一是“教研文化”高地成功搭建。自风貌区创建以来,老鹰画室、公望教育产业园、三替职教中心先后落地,借此契机风貌区持续招引护士学校、外国语大学等优质项目,建设教育培训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与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11所高校院所合作,成立“浙江省‘10+1’高校联盟研创基地”,吸引学校46所,开展活动260余次,参与师生高达1.3万余人次。
二是“跨界文化”场景更加丰富。联合杭黄高铁旅游线路,推广“热门历史网游+线下城市旅游”项目。打造“鱼悦龙门趣古镇”系列活动,以“互联网+非遗”项目培育夜间经济示范区。孝子故里诸佳坞村开设“方寸‘刻’堂”,成功将胡震纪念馆打造成省级乡村博物馆,通过联动印学文化,促进风貌区内文创企业的合作共赢。
“风貌共管”活化风貌运营
一是“指引规范”助力管控全面完善。搭建管控体系,同步编制《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孙权故里景区详细规划》,助力风貌区空间分级保护、居民点协调发展。创新专项指引,编制《壶源溪流域美丽乡村建筑风貌设计专项指引》,精细化管控风貌区建筑高度、户型、色彩、立面及负面清单,为乡村片区的详细规划与建设提供上位指引。《杭州龙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东梓关古村落保护和开发规划》等历史保护规划的编制,进一步为历史文物、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指导。
二是“配筹均衡”优化资金以小博大。创新“全民护村”模式,明确风貌区古建筑政府和居民共同出资的修缮比例,创新“小青瓦补助制”,合理分配居民补助与自筹比例,激发居民修瓦热情,抢救性修缮风貌区古建筑4000多平方米,翻修土瓦3700多平方米。
推行“以修代租”方式,通过“十年使用权营商”的方式加强古民居保护,政府通过收购风貌区36000方古建筑,引入开元曼居、雷迪森入驻,既保护古镇风貌,又填补风貌区高端酒店的空白。启动东梓关共富综合体一期项目,引进富境集团,以专业运营实施古村落二次开发,持续振兴乡村内生力。
“产业共富”富裕美丽经济
一是招商统一“企业入园”门槛。风貌区召开招商大会,统一招引规模、招商模式、科技颗粒度,搭建企业智库。吸引法国超轻型飞机、南方泵业、洛捷无人驾驶产业园、星帅尔光伏等优质项目,个均投资均超10亿元。科技赋能实现企业就地转型,累计培育规上企业85家,国家高新企业65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10家。
二是产业拓延“风味品牌”价值。做强风味价值,加强“油面筋”品质的监督引导,壮大百万产业。助推“牛八碗”争创全国乡村特色菜,争上千万产业。依托“米酒坊”创建名特优集聚区,打造亿元产业。王洲岛小番茄、春蕾杨梅、旭穗大米等农产品也先后荣获省市农业金奖。建立风貌区场口土猪头包子总部,实现销售总额2664万元,店铺就业人员200余人,业务范围覆盖杭州、绍兴、温州、金华等城市。做趣美食节庆。
做趣节庆活动,积极办好江鲜大会、音乐美食节、妈妈的味道等美食活动,以风味做趣活动节庆。江鲜大会举办期间,共接待游客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数千万元,东梓关村也成为富春江江鲜大会的永久举办地。
“民生共享”增强百姓幸福
一是搭建“数智招工”便捷就业效率。风貌区建立“壶源溪流域组团”、“大龙门区域组团”区域性就业服务中心,通过“数智场口”微信小程序,将用工信息精准推送风貌区各村社,实现企业招聘、宣传、惠企政策、数字工贸、农业电商、司法援助“一键即达”。小程序成功入驻企业148家,盘活存量厂房3.5万方,发布职工招聘资讯2500余条,达成园区企业就业550余人。
二是构建“活化场景”赋能城乡空间。风貌区的场口城市书屋利用“小城市”CBD核心空间,龙门书屋利用“古镇七房厅”建设面向全龄化的文化场景,环山乡胡震纪念馆传承篆刻技艺,打造印学文化场景,精巧串联、多元空间为风貌区的古城新区注入民生活力。以场口“微镇”一级开发25个子项目为依托,文昌阁、龙潭渡、庄稼公园、马沙滩广场、场盛吊桥、泥桥堰坝、绿道景观等项目华丽绽放。联动龙门镇、环山乡游客接待中心建设,打造多功能复合的风貌精品游线,全面补齐风貌区旅游接待能力。
“机制共创”实现便民利企
“招贤政策”助力青年返乡。创新人才招引机制,制定并出台《加强场口小城市培育高级(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细则》,争取财政资金500万元,在区级人才奖励基础上扩大奖励范围、提高补助金额,以最大政策诚意向各类人才广发“英雄帖”,力求打造引才“强磁场”。
深入开展致在外创业工作人士的“一封家书、一场参观活动”,诚邀乡贤回家创业、就业、安居,共发出家信5200余封,组织参观20多场次,招引乡贤成效显著。
“青创阵地”助力青年创业。青年领衔创业潮,由风貌区的龙门古镇90后青年主持运营,通过发动海归青年、古镇青创客等多个群体,新建2个亚运青年V站,完成对龙门书屋的提档升级,建设米酒调查局,五一期间完成服务活动21次,服务人群达1000人以上。
积极开展乡贤创业培育工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海归农创客”,以孙权第 61 代后裔孙超为例,以“东吴大地、龙门古镇”为名,成立了浙江东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基地及农户26家,种植面积超1300亩,真正实现村民在家门口赚钱。
孙权故里县域风貌区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绽放耀眼的生命力。立足生态禀赋、顺应自然本色、激活历史人文的无限活力,一幅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