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放鱼日”暨浙江海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昨在舟山市举行
六百万尾鱼苗奔向莲花洋
吴宏耀宣布活动启动林健东何中伟分别致辞
摄影记者 姚凯乐
昨天下午,2019年“全国放鱼日”暨浙江省海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普陀区东港莲花洋广场举行。今年的活动以“增殖放流保资源,修复渔场促民生”为主题,由省农业农村厅、舟山市政府共同主办。渔民代表、渔政执法人员代表、学生代表、机关事业单位代表等300多人参加。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兼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吴宏耀宣布活动启动。省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林健东,市委副书记、市长何中伟分别致辞。副市长姜建明主持。
林健东在致辞中说,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各地要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放流和加强资源管护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滥捕幼鱼和非法购销违禁渔获物等行为,绝不让违法捕捞行为肆意横行。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渔业资源、爱护水域环境的意识,进一步凝聚推进渔业绿色发展、产业振兴的强大合力。
何中伟表示,作为全国最大的渔场,舟山将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人海和谐、渔区繁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在持续推进海洋渔业资源修复上展现更大作为,二是在纵深推进“一打三整治”行动上展现更大作为,三是在加快推进渔业绿色转型上展现更大作为,用智慧和实际行动,为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启动仪式后,渔民代表、学生代表、志愿者们拎起一桶桶鱼苗,有序地倒入莲花洋广场的放流平台。下午3时30分,中国渔政33022船和33113船到达莲花洋海域后,海上增殖放流活动正式开始。装着大黄鱼、黑鲷等鱼苗的水桶接力传递,大家缓缓将鱼苗倒入放流装置中,一尾尾鱼苗摇头摆尾地通过放流装置奔向大海。岸上、海上共计放流大黄鱼、黑鲷等苗种600万尾。
为保障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舟山市自1982年开始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特别是近几年,舟山市统筹推进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和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深入开展“一打三整治”行动,全力开展海洋生态修复,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恢复。绝迹多年的曼氏无针乌贼和大黄鱼重新出现,舟山渔场的生机活力不断增强,渔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全国放鱼日”暨浙江海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昨在舟山市举行
六百万尾鱼苗奔向莲花洋
吴宏耀宣布活动启动林健东何中伟分别致辞
摄影记者 姚凯乐
昨天下午,2019年“全国放鱼日”暨浙江省海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普陀区东港莲花洋广场举行。今年的活动以“增殖放流保资源,修复渔场促民生”为主题,由省农业农村厅、舟山市政府共同主办。渔民代表、渔政执法人员代表、学生代表、机关事业单位代表等300多人参加。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兼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吴宏耀宣布活动启动。省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林健东,市委副书记、市长何中伟分别致辞。副市长姜建明主持。
林健东在致辞中说,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各地要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放流和加强资源管护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滥捕幼鱼和非法购销违禁渔获物等行为,绝不让违法捕捞行为肆意横行。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渔业资源、爱护水域环境的意识,进一步凝聚推进渔业绿色发展、产业振兴的强大合力。
何中伟表示,作为全国最大的渔场,舟山将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人海和谐、渔区繁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在持续推进海洋渔业资源修复上展现更大作为,二是在纵深推进“一打三整治”行动上展现更大作为,三是在加快推进渔业绿色转型上展现更大作为,用智慧和实际行动,为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启动仪式后,渔民代表、学生代表、志愿者们拎起一桶桶鱼苗,有序地倒入莲花洋广场的放流平台。下午3时30分,中国渔政33022船和33113船到达莲花洋海域后,海上增殖放流活动正式开始。装着大黄鱼、黑鲷等鱼苗的水桶接力传递,大家缓缓将鱼苗倒入放流装置中,一尾尾鱼苗摇头摆尾地通过放流装置奔向大海。岸上、海上共计放流大黄鱼、黑鲷等苗种600万尾。
为保障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舟山市自1982年开始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特别是近几年,舟山市统筹推进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和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深入开展“一打三整治”行动,全力开展海洋生态修复,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恢复。绝迹多年的曼氏无针乌贼和大黄鱼重新出现,舟山渔场的生机活力不断增强,渔民群众更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