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本“乞巧” 泰顺这个人却甘愿守拙一生余生只做一件事
2019-08-07 10:52:39
来源: 泰顺3000年

  七夕原本是乞巧节,雍正《泰顺县志》中记载,旧时泰顺有一种习俗从端午节延续到七夕节,小孩子在农历五月初五把五色彩线系在手臂上,意为祛毒辟邪,这彩线要一直系到农历七月初七才可解下来,意为“换巧”。七夕夜,有些女子会在庭院摆放瓜果糕点,虔诚地向织女乞求智巧;有的女子则互相斗巧,一起穿针引线、剪纸绣花……比比谁的手工最巧。

  ▲七夕节《乞巧图》

  无论是“乞巧”,还是“换巧”,都反映人们期望心灵手巧的美好愿望。而泰顺《分疆录》作者林鹗(1793—1874)的想法却与众不同,他在七夕夜发出“甘愿守拙”的心声。思想如此超凡脱俗,他的人生经历了什么呢?

  ▲林鹗画像



  在七夕夜抒发守拙的心声


  这一年的七夕节与立秋同日,林鹗独在异乡,见街市楼阁上灯红酒绿、欢歌笑语。他既不乞巧斗巧,也不羡慕那些伶俐乖巧之人。他于灯火阑珊处,遥望故乡泰顺,心想此时妻子应是倚窗而立,同对一个星空。想到自己落魄江湖,功名未成,林鹗暗暗自责,写了一首《七夕寄内》,遥寄安慰之语:

  吾侪夫妇拙如鸠,莫羡邻家乞巧楼

  但愿白头长守拙,卿能织布我牵牛

  ▲林鹗的《七夕寄内》诗

  林鹗看到邻家的乞巧楼装扮得如花似锦,暗笑自己和妻子笨拙如鸠,连“筑巢”都不会。这首诗大约写于嘉庆戊寅年(1818),林鹗在故乡的住处是一个简陋的茅庐。林鹗原本是泰顺里光人,几年前,他的父亲林逢春离世,葬在泰顺南院飞凤山下。他生性至孝,在坟墓边搭建茅庐,为父亲守孝三年,从此在南院桥下村定居。他把房屋取名“望山草堂”,书斋取名“见南山轩”,这都寄托着他对慈父的眷恋之情,直到晚年,他仍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望山草堂诗钞》。

  ▲南院飞凤山(林鹗父亲的安葬地)

  今天,当人们去南院参观林鹗故居时,会发现屋舍朴素简单,与村里的普通民居没什么两样,唯有庭院前的门楼和旗杆石见证了当年的荣耀。据说,这座屋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重建过一次,原来的屋子只是一层的平房。

  ▲南院林鹗故居

  年方二十多岁的林鹗就心生“清贫守拙”之念,并非是他自诩清高,而是他很早就经历人生离丧,切身体会到“平安健康”四字的重要性。父亲去世后,林鹗挑起家中的重担,与弟弟妹妹们相依为命,让他揪心的是,二弟和三妹自小体弱多病。他的二弟在病危之际,为了宽慰哥哥,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庄子直到临死前还絮絮叨叨地说起梦蝶往事,这让林鹗愈加伤感。

  ▲林鹗故居门楼前的功名旗杆石

  林鹗很想和家人长相厮守,但为了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不得不收拾行装,外出求取功名。人离开“望山草堂”,他的心还是时刻惦念着故乡的山川。嘉庆戊寅年元旦,他一个人寄宿在吴山一家旅馆,人逢佳节倍思亲,他拿起毛笔画了一幅父亲弹琴图,把自己和亡弟次羽也画入图中,侍立在父亲边上。他一边画一边流泪,拿起图画反复端详,仿佛又回到当年一家和乐的时光。

  “翻羡画中儿,形影长相守。呼弟呼耶娘,未知闻与否?”画中的林鹗与父亲永远作伴,现实中却阴阳相隔。这一夜,林鹗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悲愤难禁的心潮一如窗外汹涌澎湃的钱塘江!

  ▲《望山草堂诗钞》中提到林鹗绘制父亲遗像

  之后,又传来一个噩耗,让林鹗痛入骨髓,他懂事可爱的三妹年方十六岁就夭折了。林鹗依稀记得,刚出远门时,三妹欢欢喜喜缠着他买银簪耳环,还不时托人捎来礼物。如今,他再也不能帮三妹选购物品,三妹寄过来的小圆镜也成了遗物。他风尘仆仆地赶回老家,再也听不到那银铃般的笑声;当他再次远行,回望家门,已经少了一个活奔乱跳的身影为他送行。

  经历了人生的聚散离合,林鹗感悟到生命的渺小和脆弱,薄命之身有如蜉蝣。若是灵巧富贵和平安健康两者只能得其一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他在七夕夜写给妻子的诗句“但愿白头长守拙,卿能织布我牵牛”,就是希望两人安分守拙,一世安康,到老身康体健,男耕女织。林鹗想到这一天已是立秋,凉风习习,梧叶萧萧,秋声已至,他在第二首《七夕寄内》中写道:

  遥怜今夕倚梧桐,惊听愁声一叶中

  珍重添衣莫惆怅,最伤人是早秋风

  添衣保暖,珍重身体,七夕夜没有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语,只有情系千里的诗语。

  ▲林鹗书法手迹


  为人拙直不能机巧

  林鹗在七夕夜发出“但愿白头长守拙”的心声,现实中的他也是抱朴守拙之人。清末泰顺知名篆刻家曾璧搢与林鹗是忘年交,他评论林鹗:“虽聪慧绝伦,每拙直不能机巧。”林鹗聪颖异常,博学多才,精通琴棋书画、阴阳术数。他的聪明完全用在学术研究上,在生活中却不善于投机取巧。

  他是性情中人,愤世嫉俗,阅读史书时,一看到奸佞之徒,就会咬牙切齿,桌椅都留下他手指划破的痕迹。他这种耿直率真的性格,与瑞安籍名臣孙锵鸣有几分相似,孙锵鸣不畏权贵,曾上书弹劾军机大臣穆彰阿。

  ▲曾璧搢评林鹗“拙直不能机巧”

  道光甲午年(1834)年,林鹗与孙锵鸣同时以诗文受到礼部左侍郎陈用光的赏识。当时两人素未谋面,但神交已久。十多年后,林鹗和孙锵鸣终于在京城会面,相交投契,相似的爱好和性格让他们结成了亲密挚友。孙锵鸣出任广西学政时,召林鹗为幕僚。咸丰壬子年(1852),太平军围困桂林,林鹗协助孙锵鸣守城,为其出谋划策,分析敌情总能八九不离十。每当军情危急之时,林鹗就短衣跃马,奋力杀敌,他老当益壮,英勇精悍不逊于年轻士兵。

  桂林城解围后,林鹗因功受到保荐,被授予浙江兰溪县训导。期间,他操办团练民兵有劳绩,闻名遐迩,朝廷欲以“监司郡守”一职征召。可是,林鹗坚辞不受,也许他认为这个职务不适合他,他只想安心做学问。又或是,他看清了当时官场的腐败,正如曾璧搢说他“愤时嫉俗,不平之气,辄于诗焉发之,以故皆不宜于时。”他不善逢迎献媚,不愿糊涂处事、随波逐流,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林鹗的“兰溪县训导”旗杆石

  官场的黑暗、时局的动荡,让他更加坚定“守拙”的念头。他在《南阡》诗中写道:

  飞凤山围百亩田,买山结屋拟高眠

  躬挑净土三千畚,高筑亲茔二十年

  栗隝百株初抱子,松冈万树欲参天

  如何乞米长为客,一别南阡一涕涟

  他当初在南院飞凤山边结庐,就是为了依傍双亲坟墓,半耕半读。而今,二十多年过去,他昔日种下的树木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他却年年作客他乡。每一次出门远行时,他回望门前的阡陌,就会伤心落泪。他厌倦了仰人鼻息的生活,那飞凤山下有田待耕,那飞凤山上有树召唤,一声“归去来兮”时时在他心间回荡!

  到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兵发浙东,攻陷处州等地,逼近泰顺。林鹗忧虑家乡安危,辞职回乡,派儿子林用霖会同乡绅们察看地形,修筑防御工事。为了保证兵荒之年的粮食安全,林鹗还倡议在南院创立社仓,制定了一系列的社仓章程,并把这种优秀模式向全县各地推广。

  ▲南院咸丰桥

  林鹗晚号迂谷,在今南院桥下村有座咸丰桥,桥侧的悬崖上刻有“迂谷”二个篆字,传为林鹗所书。“迂谷”之号的由来,或许是因林鹗故居边上有一道迂回的溪谷,又或是他自嘲性格“憨直愚拙”。他在文学琴艺方面一点即通,在防守桂林城期间料敌机先,无不显示他聪慧灵敏的天赋,而他在人际交往中却不怎么机智灵巧。更确切的说他是坦诚待人,坚守自己的做人准则,不屑于使用诡计手段,更不会用巧言令色取悦他人。面对不平之事,他会仗义执言,用孙锵鸣评价他的话就是:“其生平忧时嫉俗,憨直不挠之气,所往辄落落难合。”

  ▲传为林鹗书丹的篆字“迂谷”(南院咸丰桥侧)

  既然“拙于为政”,在官场中郁郁不得志,林鹗索性退隐林下。“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晚年的林鹗像陶渊明一样安居守拙,不学巧伪,守住自己的赤子之心,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


  余生只做一件事

  林鹗能倾尽心血编纂泰顺《分疆录》,也与他拙直的性格有些关系。泰顺自明景泰置县后,有过几次修志,然而,有的县志毁于兵燹,有的只留下残本,林鹗的手头只有一本雍正年间的《泰顺县志》。官修县志大多由知县组织文人编纂,汇聚最佳的人力、物力、史料等资源,但有些知县急于在任期内完成编修,使得县志略显简陋。之前的县志在定界、立治、官书方面只有寥寥数语。

  从雍正七年到林鹗退隐之时,中间相隔了一百多年没有新编的泰顺志书,年代越久,历史的痕迹越模糊。为家乡编修一部内容详实的志书,在林鹗心中酝酿了几十年。在他少壮之时,听生活于雍正乾隆年间的故老们说,某些泰顺人物并非和雍正《泰顺县志》里讲的一样,存在官吏捏造政绩的事情。林鹗天性“好善不倦,疾恶如仇”,为了正本清源,不让后人混淆是非,误把不肖之徒认作贤人,更为了不让泰顺历史出现断层,他发愤编修志书。

  ▲孙锵鸣在《分疆录》序文中提到林鹗编修志书的原因

  当林鹗正式提笔修志时,已经进入古稀之年,精力大不如前,而且私人修志困难重重,得不到官府的财力支持,也不能查阅六房文书档案资料。林鹗最大的资源是凭借着给人编修家谱的机会,收集了一些民间谱牒。

  在那个年代,泰顺交通闭塞,年迈的林鹗不辞艰辛,走遍了泰顺的山山水水,实地考察了各村的风土人情,采访了许多民间故老,收录了大量即将被遗忘的轶事。当时,古籍文献只掌握在少数人群当中,被当作古董字画一样珍藏着,收集难度远胜现在。林鹗跋山涉水,奔波于温州、瑞安、平阳等地,采集《温州府志》、《瑞安县志》、《平阳县志》中有关于泰顺的山川、人物、古迹等资料。他订正旧志,增补人物,重新分定县域疆界。他为了《分疆录》呕心沥血十多年,在82岁时因病去世。其子林用霖继承父亲的未竟的事业,增修遗稿,父子俩前后历时十八年才完成这部志书。

  ▲《分疆录》书影

  光绪戊寅年(1878),《分疆录》以望山堂雕版刊印,又是望山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漂泊半世积淀下来的乡愁,让林鹗用一生的七分之一时间,去守望乡土,传续文化。

  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林鹗编纂《分疆录》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少收益,期间遇到的困难还可能导致半途而废。机巧之人一般不会去做这种回报渺茫的事,而林鹗却能坚持十几年,不折不挠,靠的是满腔的赤子情怀,这体现他“守拙”的一面,不计名利,余生只做一件事。感谢林鹗“安守愚拙”,为泰顺留下一部文化遗产,让泰顺历史变得更加清晰!

 

  “泰顺3000年”征稿启事

  为传播泰顺故事,助力旅游发展,县委宣传部开设微信公众号“泰顺3000年”。编辑部诚邀各界专家、文史爱好者和广大市民踊跃供稿,稿件一经采用,将奉上稿酬。欢迎社会各界为公众号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邮箱:ts3000n@126.com

  联系电话:0577-59283308

  也可以直接关注公众号后留言互动哦!

  扫长按二维码关注

标签:七夕;孙锵鸣;七夕节;泰顺县志;父亲;县志;编修;凤山;乞巧;咸丰
编辑:吴越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温州  正文

七夕本“乞巧” 泰顺这个人却甘愿守拙一生余生只做一件事
2019-08-07 10:52:39 来源: 泰顺3000年

  七夕原本是乞巧节,雍正《泰顺县志》中记载,旧时泰顺有一种习俗从端午节延续到七夕节,小孩子在农历五月初五把五色彩线系在手臂上,意为祛毒辟邪,这彩线要一直系到农历七月初七才可解下来,意为“换巧”。七夕夜,有些女子会在庭院摆放瓜果糕点,虔诚地向织女乞求智巧;有的女子则互相斗巧,一起穿针引线、剪纸绣花……比比谁的手工最巧。

  ▲七夕节《乞巧图》

  无论是“乞巧”,还是“换巧”,都反映人们期望心灵手巧的美好愿望。而泰顺《分疆录》作者林鹗(1793—1874)的想法却与众不同,他在七夕夜发出“甘愿守拙”的心声。思想如此超凡脱俗,他的人生经历了什么呢?

  ▲林鹗画像



  在七夕夜抒发守拙的心声


  这一年的七夕节与立秋同日,林鹗独在异乡,见街市楼阁上灯红酒绿、欢歌笑语。他既不乞巧斗巧,也不羡慕那些伶俐乖巧之人。他于灯火阑珊处,遥望故乡泰顺,心想此时妻子应是倚窗而立,同对一个星空。想到自己落魄江湖,功名未成,林鹗暗暗自责,写了一首《七夕寄内》,遥寄安慰之语:

  吾侪夫妇拙如鸠,莫羡邻家乞巧楼

  但愿白头长守拙,卿能织布我牵牛

  ▲林鹗的《七夕寄内》诗

  林鹗看到邻家的乞巧楼装扮得如花似锦,暗笑自己和妻子笨拙如鸠,连“筑巢”都不会。这首诗大约写于嘉庆戊寅年(1818),林鹗在故乡的住处是一个简陋的茅庐。林鹗原本是泰顺里光人,几年前,他的父亲林逢春离世,葬在泰顺南院飞凤山下。他生性至孝,在坟墓边搭建茅庐,为父亲守孝三年,从此在南院桥下村定居。他把房屋取名“望山草堂”,书斋取名“见南山轩”,这都寄托着他对慈父的眷恋之情,直到晚年,他仍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望山草堂诗钞》。

  ▲南院飞凤山(林鹗父亲的安葬地)

  今天,当人们去南院参观林鹗故居时,会发现屋舍朴素简单,与村里的普通民居没什么两样,唯有庭院前的门楼和旗杆石见证了当年的荣耀。据说,这座屋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重建过一次,原来的屋子只是一层的平房。

  ▲南院林鹗故居

  年方二十多岁的林鹗就心生“清贫守拙”之念,并非是他自诩清高,而是他很早就经历人生离丧,切身体会到“平安健康”四字的重要性。父亲去世后,林鹗挑起家中的重担,与弟弟妹妹们相依为命,让他揪心的是,二弟和三妹自小体弱多病。他的二弟在病危之际,为了宽慰哥哥,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庄子直到临死前还絮絮叨叨地说起梦蝶往事,这让林鹗愈加伤感。

  ▲林鹗故居门楼前的功名旗杆石

  林鹗很想和家人长相厮守,但为了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不得不收拾行装,外出求取功名。人离开“望山草堂”,他的心还是时刻惦念着故乡的山川。嘉庆戊寅年元旦,他一个人寄宿在吴山一家旅馆,人逢佳节倍思亲,他拿起毛笔画了一幅父亲弹琴图,把自己和亡弟次羽也画入图中,侍立在父亲边上。他一边画一边流泪,拿起图画反复端详,仿佛又回到当年一家和乐的时光。

  “翻羡画中儿,形影长相守。呼弟呼耶娘,未知闻与否?”画中的林鹗与父亲永远作伴,现实中却阴阳相隔。这一夜,林鹗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悲愤难禁的心潮一如窗外汹涌澎湃的钱塘江!

  ▲《望山草堂诗钞》中提到林鹗绘制父亲遗像

  之后,又传来一个噩耗,让林鹗痛入骨髓,他懂事可爱的三妹年方十六岁就夭折了。林鹗依稀记得,刚出远门时,三妹欢欢喜喜缠着他买银簪耳环,还不时托人捎来礼物。如今,他再也不能帮三妹选购物品,三妹寄过来的小圆镜也成了遗物。他风尘仆仆地赶回老家,再也听不到那银铃般的笑声;当他再次远行,回望家门,已经少了一个活奔乱跳的身影为他送行。

  经历了人生的聚散离合,林鹗感悟到生命的渺小和脆弱,薄命之身有如蜉蝣。若是灵巧富贵和平安健康两者只能得其一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他在七夕夜写给妻子的诗句“但愿白头长守拙,卿能织布我牵牛”,就是希望两人安分守拙,一世安康,到老身康体健,男耕女织。林鹗想到这一天已是立秋,凉风习习,梧叶萧萧,秋声已至,他在第二首《七夕寄内》中写道:

  遥怜今夕倚梧桐,惊听愁声一叶中

  珍重添衣莫惆怅,最伤人是早秋风

  添衣保暖,珍重身体,七夕夜没有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语,只有情系千里的诗语。

  ▲林鹗书法手迹


  为人拙直不能机巧

  林鹗在七夕夜发出“但愿白头长守拙”的心声,现实中的他也是抱朴守拙之人。清末泰顺知名篆刻家曾璧搢与林鹗是忘年交,他评论林鹗:“虽聪慧绝伦,每拙直不能机巧。”林鹗聪颖异常,博学多才,精通琴棋书画、阴阳术数。他的聪明完全用在学术研究上,在生活中却不善于投机取巧。

  他是性情中人,愤世嫉俗,阅读史书时,一看到奸佞之徒,就会咬牙切齿,桌椅都留下他手指划破的痕迹。他这种耿直率真的性格,与瑞安籍名臣孙锵鸣有几分相似,孙锵鸣不畏权贵,曾上书弹劾军机大臣穆彰阿。

  ▲曾璧搢评林鹗“拙直不能机巧”

  道光甲午年(1834)年,林鹗与孙锵鸣同时以诗文受到礼部左侍郎陈用光的赏识。当时两人素未谋面,但神交已久。十多年后,林鹗和孙锵鸣终于在京城会面,相交投契,相似的爱好和性格让他们结成了亲密挚友。孙锵鸣出任广西学政时,召林鹗为幕僚。咸丰壬子年(1852),太平军围困桂林,林鹗协助孙锵鸣守城,为其出谋划策,分析敌情总能八九不离十。每当军情危急之时,林鹗就短衣跃马,奋力杀敌,他老当益壮,英勇精悍不逊于年轻士兵。

  桂林城解围后,林鹗因功受到保荐,被授予浙江兰溪县训导。期间,他操办团练民兵有劳绩,闻名遐迩,朝廷欲以“监司郡守”一职征召。可是,林鹗坚辞不受,也许他认为这个职务不适合他,他只想安心做学问。又或是,他看清了当时官场的腐败,正如曾璧搢说他“愤时嫉俗,不平之气,辄于诗焉发之,以故皆不宜于时。”他不善逢迎献媚,不愿糊涂处事、随波逐流,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林鹗的“兰溪县训导”旗杆石

  官场的黑暗、时局的动荡,让他更加坚定“守拙”的念头。他在《南阡》诗中写道:

  飞凤山围百亩田,买山结屋拟高眠

  躬挑净土三千畚,高筑亲茔二十年

  栗隝百株初抱子,松冈万树欲参天

  如何乞米长为客,一别南阡一涕涟

  他当初在南院飞凤山边结庐,就是为了依傍双亲坟墓,半耕半读。而今,二十多年过去,他昔日种下的树木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他却年年作客他乡。每一次出门远行时,他回望门前的阡陌,就会伤心落泪。他厌倦了仰人鼻息的生活,那飞凤山下有田待耕,那飞凤山上有树召唤,一声“归去来兮”时时在他心间回荡!

  到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兵发浙东,攻陷处州等地,逼近泰顺。林鹗忧虑家乡安危,辞职回乡,派儿子林用霖会同乡绅们察看地形,修筑防御工事。为了保证兵荒之年的粮食安全,林鹗还倡议在南院创立社仓,制定了一系列的社仓章程,并把这种优秀模式向全县各地推广。

  ▲南院咸丰桥

  林鹗晚号迂谷,在今南院桥下村有座咸丰桥,桥侧的悬崖上刻有“迂谷”二个篆字,传为林鹗所书。“迂谷”之号的由来,或许是因林鹗故居边上有一道迂回的溪谷,又或是他自嘲性格“憨直愚拙”。他在文学琴艺方面一点即通,在防守桂林城期间料敌机先,无不显示他聪慧灵敏的天赋,而他在人际交往中却不怎么机智灵巧。更确切的说他是坦诚待人,坚守自己的做人准则,不屑于使用诡计手段,更不会用巧言令色取悦他人。面对不平之事,他会仗义执言,用孙锵鸣评价他的话就是:“其生平忧时嫉俗,憨直不挠之气,所往辄落落难合。”

  ▲传为林鹗书丹的篆字“迂谷”(南院咸丰桥侧)

  既然“拙于为政”,在官场中郁郁不得志,林鹗索性退隐林下。“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晚年的林鹗像陶渊明一样安居守拙,不学巧伪,守住自己的赤子之心,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


  余生只做一件事

  林鹗能倾尽心血编纂泰顺《分疆录》,也与他拙直的性格有些关系。泰顺自明景泰置县后,有过几次修志,然而,有的县志毁于兵燹,有的只留下残本,林鹗的手头只有一本雍正年间的《泰顺县志》。官修县志大多由知县组织文人编纂,汇聚最佳的人力、物力、史料等资源,但有些知县急于在任期内完成编修,使得县志略显简陋。之前的县志在定界、立治、官书方面只有寥寥数语。

  从雍正七年到林鹗退隐之时,中间相隔了一百多年没有新编的泰顺志书,年代越久,历史的痕迹越模糊。为家乡编修一部内容详实的志书,在林鹗心中酝酿了几十年。在他少壮之时,听生活于雍正乾隆年间的故老们说,某些泰顺人物并非和雍正《泰顺县志》里讲的一样,存在官吏捏造政绩的事情。林鹗天性“好善不倦,疾恶如仇”,为了正本清源,不让后人混淆是非,误把不肖之徒认作贤人,更为了不让泰顺历史出现断层,他发愤编修志书。

  ▲孙锵鸣在《分疆录》序文中提到林鹗编修志书的原因

  当林鹗正式提笔修志时,已经进入古稀之年,精力大不如前,而且私人修志困难重重,得不到官府的财力支持,也不能查阅六房文书档案资料。林鹗最大的资源是凭借着给人编修家谱的机会,收集了一些民间谱牒。

  在那个年代,泰顺交通闭塞,年迈的林鹗不辞艰辛,走遍了泰顺的山山水水,实地考察了各村的风土人情,采访了许多民间故老,收录了大量即将被遗忘的轶事。当时,古籍文献只掌握在少数人群当中,被当作古董字画一样珍藏着,收集难度远胜现在。林鹗跋山涉水,奔波于温州、瑞安、平阳等地,采集《温州府志》、《瑞安县志》、《平阳县志》中有关于泰顺的山川、人物、古迹等资料。他订正旧志,增补人物,重新分定县域疆界。他为了《分疆录》呕心沥血十多年,在82岁时因病去世。其子林用霖继承父亲的未竟的事业,增修遗稿,父子俩前后历时十八年才完成这部志书。

  ▲《分疆录》书影

  光绪戊寅年(1878),《分疆录》以望山堂雕版刊印,又是望山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漂泊半世积淀下来的乡愁,让林鹗用一生的七分之一时间,去守望乡土,传续文化。

  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林鹗编纂《分疆录》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少收益,期间遇到的困难还可能导致半途而废。机巧之人一般不会去做这种回报渺茫的事,而林鹗却能坚持十几年,不折不挠,靠的是满腔的赤子情怀,这体现他“守拙”的一面,不计名利,余生只做一件事。感谢林鹗“安守愚拙”,为泰顺留下一部文化遗产,让泰顺历史变得更加清晰!

 

  “泰顺3000年”征稿启事

  为传播泰顺故事,助力旅游发展,县委宣传部开设微信公众号“泰顺3000年”。编辑部诚邀各界专家、文史爱好者和广大市民踊跃供稿,稿件一经采用,将奉上稿酬。欢迎社会各界为公众号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邮箱:ts3000n@126.com

  联系电话:0577-59283308

  也可以直接关注公众号后留言互动哦!

  扫长按二维码关注

标签: 七夕;孙锵鸣;七夕节;泰顺县志;父亲;县志;编修;凤山;乞巧;咸丰
编辑: 吴越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七夕夜他写给妻子“但愿白头长守拙,卿能织布我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