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金融办一行走访“白名单”企业。
民企融资畅通是今年重要的金融议题,其中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是题中要义。
“脱离风险后,企业的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瑞安一家水产企业2018年初因涉及对外担保代偿,导致被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抽资压贷,出现流动性危机,而得益于去年底温州推出的“白名单”企业帮扶政策,这家企业顺利脱险,2018年销售额、出口额、利润大幅度增长,其中利润增长更是超六成。
温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去年年底省委、省政府要求建帮扶企业“白名单”,温州迅速跟进,率全省之先开展企业债务风险排摸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温州将主营业务良好、产品有前景、企业信用一贯良好,只是遇到暂时的流动性困难的大型民营企业纳入“白名单”,重点开展帮扶和风险化解工作。截至4月末,已经帮扶完成并成功销号“白名单”企业35家,涉及工业产值94.34亿元,银行间用信余额41.93亿元,销号率达到51.47%。
72家“白名单”企业摸清风险家底
“被列入白名单后,能够明显感受到部门和金融机构帮扶更加精准到位了。”上述水产公司列入“白名单”后,针对企业担保关系密集、协调难度大的特点,有关部门及时拟定帮扶方案,通过部分代偿、平移贷款、分批结清等方式帮助企业彻底割断担保链,同时创新抵押物贷款,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2018年底,温州梳理确定68家企业进入“白名单”并据此对各县市区2019年“白名单”企业帮扶工作进行考核。经过3月份的排摸,又有4家企业进入名单,当前共有72家“白名单”企业。
“为温州后续的风险处置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依托‘金融大脑’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自动识别风险隐患,实现了对企业金融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相较于以往的企业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温州市开展‘白名单’企业帮扶,最大的创新是工作的前置化。”温州市金融办人士介绍,在出台《温州市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后,温州改变了以往“困难企业找政府”的工作模式,化后知为先觉,变被动为主动,全面整合经信、住建、商务、银保监等各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对全市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梳理,全面掌握了温州企业融资的关键风险点和风险集中的主要地区,有效摸清全市风险家底。
据悉,针对“白名单”企业,温州还出台“一企一策”帮扶政策,要求各县(市、区)工作下沉,主动深入企业了解流动性困难和主要诉求,并逐一制订帮扶计划书,对帮扶工作实行项目化、清单式管理,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针对性、可落地的措施,确保稳妥有序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并且不断创新风险化解手段,逐一梳理汇总“白名单”企业遇到的主要困难,特别是针对对外担保、银行压贷、需要政府增信等重点问题,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大举措,采取多种手段,做好“白名单”企业债务风险的化解工作。
打造政银合力精准帮扶企业
企业债务风险的另一端是金融机构,“白名单”的出台也让金融机构在处置风险时更加高效。
在启动“白名单”后,温州积极打造政银合力,全面推动温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发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六不”倡议,指导协助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制订出台“白名单”企业帮扶措施,成立帮扶困难企业领导小组,“一企一策”帮扶企业。
“精准性更强,目的性更强,重点帮扶企业效果更好。”农行温州分行迅速制订出台了《帮扶困难企业(白名单)九条措施》,主要有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实施“一企一策”、提高融资预期稳定性、执行优惠利率等。
“银行不压贷,而且还执行了优惠利率,财务成本支出能减少10万元。”某因对外担保1500万元均出现风险的医药企业也因“白名单”获得了银行的鼎力相助。白名单“九条措施”出台后,农行温州分行一把手带队到企业进行走访,经多方沟通制定了“一企一策”帮扶方案,明确了对企业不压贷,对企业贷款给予市分行权限内最低优惠利率,比原贷款利率下降11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到期续贷即可落实。
工行温州分行也建立了《“233”困难企业帮扶办法》,通过应急帮扶机制和助企工作小组机制双管齐下开展帮扶。按照“内外联动、一户一策、分层帮扶”的原则,通过提高政策稳定性、执行优惠利率、提供财务顾问方案等方式,进一步对困难企业进行帮扶。
某仪表公司就借由工行温州分行的《“233”困难企业帮扶办法》获得了“一户一策”帮扶方案,通过协调债权银行为企业临时解封抵押物、使用政府应急转贷资金、贷款展期等手段予以“重生”。更加令企业惊喜的是,该行还帮他成功牵线买家,并通过给予买家融资支持的方式,帮助企业完成了厂房的处置,彻底化解了风险。
“政府帮金融机构进行了筛选,利用大数据手段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债务风险进行摸底,提供了很多有效的信息,金融机构化解风险就更加主动了。”农行温州分行风险管理部人士表示,对于“白名单”帮扶企业,相关领导带队多家金融机构一同下企业对接,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更加高效。
为民企“固后院”持续纾困帮扶
全力防范化解民营企业金融风险是当前紧迫的任务。
今年2月份,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大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后,温州积极响应。在有“中国民营经济之都”之称的温州,3月份召开全市“融资畅通工程”座谈会、4月份召开温州银行业“融资畅通工程”推进会,受困的民企再融资也是其中的重要课题。
“白名单”企业帮扶以大企业、大集团为主要对象,无疑提供了新的民企帮扶解题思路:对优质的受困企业,金融机构不压贷不抽贷,并且给予最优惠的利率,让企业保持正常生产经营,以时间换空间。
“这几年的纳税销售一直在增长,但因为对外担保跟银行关系紧张,现在银行表明要全力支持,生产也更有底气了。”某生产销售正常的阀门公司因对外担保过大且存在担保链风险,自身企业资金链也紧张,被银行纳入潜在风险客户名单,要求全部压降410万元的保证贷款。纳入“白名单”后,银行为其制定了“一企一策”帮扶方案,方案明确了对企业不压贷,对企业贷款给予市分行权限内最低优惠利率。
用实打实的工作推动温州民营经济新发展、新飞跃。根据一季度“白名单”企业帮扶销号情况,温州市金融办联合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乐清市、瑞安市和永嘉县等“白名单”企业帮扶任务较重、工作难度较大的县(市、区)进行走访,现场查问题、找办法、开药方,梳理化解有关企业债务问题十余件,进一步推动“白名单”企业的帮扶进展。
据介绍,温州下一步要深入开展排摸,尤其对于“金融大脑”的预警模型要持续优化,不断提高对风险的自动识别能力,完善有关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实名单。同时,深入开展化解,对于已经发现的企业风险要严格按照“一企一策”的工作办法予以落实,用好各种政策手段,有序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此外,深入政银合作,要不断督促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白名单”企业的风险化解与帮扶支持,及时建立健全有关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手段,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进入“白名单”?
在排摸过程中,首先根据企业在银行的用信情况,梳理出用信余额1亿元以上的企业,作为排摸对象。
其次,结合企业涉诉、欠税、欠费、欠薪以及资产负债、生产经营、民间债务、税务评级等情况,综合分析企业的风险情况和困难程度,确定深入排摸对象。
最后,借力县(市、区)处置办力量,对深入排摸对象企业进行逐家的实地走访,一对一了解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诉求,最终确定企业“白名单”。
温州市金融办一行走访“白名单”企业。
民企融资畅通是今年重要的金融议题,其中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是题中要义。
“脱离风险后,企业的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瑞安一家水产企业2018年初因涉及对外担保代偿,导致被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抽资压贷,出现流动性危机,而得益于去年底温州推出的“白名单”企业帮扶政策,这家企业顺利脱险,2018年销售额、出口额、利润大幅度增长,其中利润增长更是超六成。
温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去年年底省委、省政府要求建帮扶企业“白名单”,温州迅速跟进,率全省之先开展企业债务风险排摸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温州将主营业务良好、产品有前景、企业信用一贯良好,只是遇到暂时的流动性困难的大型民营企业纳入“白名单”,重点开展帮扶和风险化解工作。截至4月末,已经帮扶完成并成功销号“白名单”企业35家,涉及工业产值94.34亿元,银行间用信余额41.93亿元,销号率达到51.47%。
72家“白名单”企业摸清风险家底
“被列入白名单后,能够明显感受到部门和金融机构帮扶更加精准到位了。”上述水产公司列入“白名单”后,针对企业担保关系密集、协调难度大的特点,有关部门及时拟定帮扶方案,通过部分代偿、平移贷款、分批结清等方式帮助企业彻底割断担保链,同时创新抵押物贷款,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2018年底,温州梳理确定68家企业进入“白名单”并据此对各县市区2019年“白名单”企业帮扶工作进行考核。经过3月份的排摸,又有4家企业进入名单,当前共有72家“白名单”企业。
“为温州后续的风险处置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依托‘金融大脑’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自动识别风险隐患,实现了对企业金融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相较于以往的企业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温州市开展‘白名单’企业帮扶,最大的创新是工作的前置化。”温州市金融办人士介绍,在出台《温州市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后,温州改变了以往“困难企业找政府”的工作模式,化后知为先觉,变被动为主动,全面整合经信、住建、商务、银保监等各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对全市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梳理,全面掌握了温州企业融资的关键风险点和风险集中的主要地区,有效摸清全市风险家底。
据悉,针对“白名单”企业,温州还出台“一企一策”帮扶政策,要求各县(市、区)工作下沉,主动深入企业了解流动性困难和主要诉求,并逐一制订帮扶计划书,对帮扶工作实行项目化、清单式管理,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针对性、可落地的措施,确保稳妥有序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并且不断创新风险化解手段,逐一梳理汇总“白名单”企业遇到的主要困难,特别是针对对外担保、银行压贷、需要政府增信等重点问题,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大举措,采取多种手段,做好“白名单”企业债务风险的化解工作。
打造政银合力精准帮扶企业
企业债务风险的另一端是金融机构,“白名单”的出台也让金融机构在处置风险时更加高效。
在启动“白名单”后,温州积极打造政银合力,全面推动温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发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六不”倡议,指导协助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制订出台“白名单”企业帮扶措施,成立帮扶困难企业领导小组,“一企一策”帮扶企业。
“精准性更强,目的性更强,重点帮扶企业效果更好。”农行温州分行迅速制订出台了《帮扶困难企业(白名单)九条措施》,主要有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实施“一企一策”、提高融资预期稳定性、执行优惠利率等。
“银行不压贷,而且还执行了优惠利率,财务成本支出能减少10万元。”某因对外担保1500万元均出现风险的医药企业也因“白名单”获得了银行的鼎力相助。白名单“九条措施”出台后,农行温州分行一把手带队到企业进行走访,经多方沟通制定了“一企一策”帮扶方案,明确了对企业不压贷,对企业贷款给予市分行权限内最低优惠利率,比原贷款利率下降11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到期续贷即可落实。
工行温州分行也建立了《“233”困难企业帮扶办法》,通过应急帮扶机制和助企工作小组机制双管齐下开展帮扶。按照“内外联动、一户一策、分层帮扶”的原则,通过提高政策稳定性、执行优惠利率、提供财务顾问方案等方式,进一步对困难企业进行帮扶。
某仪表公司就借由工行温州分行的《“233”困难企业帮扶办法》获得了“一户一策”帮扶方案,通过协调债权银行为企业临时解封抵押物、使用政府应急转贷资金、贷款展期等手段予以“重生”。更加令企业惊喜的是,该行还帮他成功牵线买家,并通过给予买家融资支持的方式,帮助企业完成了厂房的处置,彻底化解了风险。
“政府帮金融机构进行了筛选,利用大数据手段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债务风险进行摸底,提供了很多有效的信息,金融机构化解风险就更加主动了。”农行温州分行风险管理部人士表示,对于“白名单”帮扶企业,相关领导带队多家金融机构一同下企业对接,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更加高效。
为民企“固后院”持续纾困帮扶
全力防范化解民营企业金融风险是当前紧迫的任务。
今年2月份,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大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后,温州积极响应。在有“中国民营经济之都”之称的温州,3月份召开全市“融资畅通工程”座谈会、4月份召开温州银行业“融资畅通工程”推进会,受困的民企再融资也是其中的重要课题。
“白名单”企业帮扶以大企业、大集团为主要对象,无疑提供了新的民企帮扶解题思路:对优质的受困企业,金融机构不压贷不抽贷,并且给予最优惠的利率,让企业保持正常生产经营,以时间换空间。
“这几年的纳税销售一直在增长,但因为对外担保跟银行关系紧张,现在银行表明要全力支持,生产也更有底气了。”某生产销售正常的阀门公司因对外担保过大且存在担保链风险,自身企业资金链也紧张,被银行纳入潜在风险客户名单,要求全部压降410万元的保证贷款。纳入“白名单”后,银行为其制定了“一企一策”帮扶方案,方案明确了对企业不压贷,对企业贷款给予市分行权限内最低优惠利率。
用实打实的工作推动温州民营经济新发展、新飞跃。根据一季度“白名单”企业帮扶销号情况,温州市金融办联合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乐清市、瑞安市和永嘉县等“白名单”企业帮扶任务较重、工作难度较大的县(市、区)进行走访,现场查问题、找办法、开药方,梳理化解有关企业债务问题十余件,进一步推动“白名单”企业的帮扶进展。
据介绍,温州下一步要深入开展排摸,尤其对于“金融大脑”的预警模型要持续优化,不断提高对风险的自动识别能力,完善有关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实名单。同时,深入开展化解,对于已经发现的企业风险要严格按照“一企一策”的工作办法予以落实,用好各种政策手段,有序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此外,深入政银合作,要不断督促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白名单”企业的风险化解与帮扶支持,及时建立健全有关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手段,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进入“白名单”?
在排摸过程中,首先根据企业在银行的用信情况,梳理出用信余额1亿元以上的企业,作为排摸对象。
其次,结合企业涉诉、欠税、欠费、欠薪以及资产负债、生产经营、民间债务、税务评级等情况,综合分析企业的风险情况和困难程度,确定深入排摸对象。
最后,借力县(市、区)处置办力量,对深入排摸对象企业进行逐家的实地走访,一对一了解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诉求,最终确定企业“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