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创新三大举措 人民网首页“特别推荐”温州政务公开
2019-04-29 10:20:04
来源: 温州都市报 记者 吕进科 李伟康

  永嘉县岩头镇表山社区62岁的金先生近日一直惦记着一件事——找个时间去趟县城,办自己的老年人优待证。

  不过,金先生前几天听村里人说,老年人优待证在村民中心的一台机器上就能办了。“不用去县城,也能办事啦?”带着疑惑,金先生一早来到家门口的村民中心,在“瓯e办”便民服务终端上,按照终端机的语音提示,连身份证都不用,直接刷脸,不到一分钟就把老年优待证给办好了。

  办事方便的程度,让金先生大感意外,“以前办各类证明都要跑到县城,坐车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实在太方便了!”

  近年来,温州市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通过全面推动实施互联网+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六个一”工程,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内涵,统筹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五公开”,着力打通政务公开的“最后一公里”,让政务公开的红利惠及全社会,让群众切实增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获得感,从而打造公开透明、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政务公开“温州样本”。

  温州政务公开的做法受到人民网的关注和肯定。近日,人民网在官网首页“特别推荐”栏目推出《温州: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一文,全文共4000字,详细报道了温州在保障群众知情权、惠及群众企业、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的成效。

  市政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温州在全省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排名中,从2016年的全省排名第10位上升到全省前列。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2017互联网+智慧中国”年度会议上,温州政务公开工作获嘉奖——在“2017年地级市信息公开得分排名榜”中位居榜首,并获评第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领先奖。

  此外,温州市推出的便民服务“瓯e办”平台,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政务服务“便利店”,荣获2018第四届中国“互联网+政务”50强;“中国·温州”政府门户网站绩效位居全国地市级政府网站第八,省内第一;市政府网站和瓯海区政府网站分别上榜第七届(2018)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地级市和县级前十强名单,均为全省唯一入围。

  “公开”为民

  让信息、服务像网购一样便捷

  对于山区、郊区群众而言,过去是温州政务公开的“末端”,往往无法及时享受各项政务的红利,而且还饱受办事不方便之苦。

  去年6月起,温州自主研发的“瓯e办”便民服务终端走进温州老百姓生活圈,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政务服务“便利店”。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布设该便民终端机1000多台,每月查询、审批服务在2万件以上。

  市民可凭身份证或“刷脸”认证,办理相关查询、审批事项并打印办理结果。目前已推出的服务事项涉及行政审批、常用证明、自助缴费、公共支付等四大类,覆盖交通服务、社保业务、市民卡业务、住房业务、健康服务、统一支付、户籍业务、公共服务等,共417个民生事项,其中市公安局的户籍、车管、出入境等100多项业务已全部入驻。

  这些“瓯e办”便民服务终端主要设在市、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其他人流量大、受众面广的场所以及一些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的区域。市民可以关注“温州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查找到离家最近的终端网点,通过智能导航系统引导前往。

  “过去群众办事,需要跑到分布在全城的各个部门,办事路程远而且花费时间长,偏远山区的群众就更不方便了,部分地区基层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巨大。”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瓯e办”便民服务终端通过“机器换人”,打造了群众家门口的政务服务“便利店”,目前部分城区已经实现了“节假日不打烊”“24小时服务”,初步形成中心城区“步行15分钟自助办事服务圈”、基层农村“重点村全覆盖”的自助服务网络体系。

  其实,“瓯e办”便民服务终端只是温州市着力深化政务公开内涵、提升政务服务群众获得感的一方面。

  2017年6月份,温州针对各地各部门网站低水平重复建设、公开内容不全面、信息更新不及时、群众查询不方便等问题,着力推进网站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将全市419个政府网站中的415个迁移至统一平台,集约化率达99.1%,公开信息实现“一次录入、多处使用”。同时,统一规划各级政府网站的共性栏目、页面布局、栏目设置、字体色调、搜索引擎等设计样式,方便群众用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提升用户体验。设计推出全市统一的办事导引系统,取消各部门网站的办事指南公开和网上咨询栏目,统一链接到“一门导引”系统,依托政务服务网和微信为群众提供办事导引服务,避免因多处入口、内容不一致给群众造成困扰。

  2017年,经市政府办公室推荐,瓯海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00个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县(市、区)之一,最后以优异成绩通过试点评估验收,“创造性地完成了国家的试点任务”,国务院办公厅信息公开办、住建部住房保障司专题来温州调研试点工作,并给予高度肯定。在去年举行的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瓯海区代表浙江省做典型发言,去年的全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在瓯海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批示要求在全省范围推广瓯海经验。

  “公开”为企

  产业政策全流程“阳光化”

  打开“浙江政务服务网”,登录“温州产业政策奖励兑现系统”,浏览一下奖励项目的申报指南,已经成为温州一家知名企业工作人员陈女士的工作习惯。在该系统的申报指南当中,明确公布奖励的申报对象、奖励额度、申报材料、受理时间、企业办事流程、政府内部流转流程、咨询电话等信息。

  “以前我们要经常向各有关部门科室了解最近有没有出什么政策,常常只有纸质材料,或者要等政府官网挂出来了才知道,比较滞后。现在只需要在这个系统查看就可以了,一目了然,申请材料网上提交,再也不用反复跑部门打听政策了。”叶女士说。

  这是政务公开服务企业的又一项具体举措。这一由温州自主研发的产业政策奖励兑现系统,实行政策网上公布、符合条件主动推送、企业网上直接申报、部门网上核查办理,快速了解政策信息,真正发挥政策的效用。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过去产业政策不透明、申请不公开、兑现不及时等问题,杜绝了权力寻租和腐败的空间,用公开把权力关进笼子。

  为了让企业更方便地了解产业政策,摒弃“大海捞针”的弊端,去年温州市完成了有史以来范围最广、跨度最长、力度最大的一次产业政策清理。去年8月份,温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公布市本级产业政策清理结果的通知》,公布了150个产业政策文件清理结果,上百个政策被修改废止。

  清理完成后,针对“瘦身”后产业政策的宣传随即启动。市府办专门设计制作“温州市产业政策口袋书”(电子书和纸质书),加强产业政策解读宣传。电子书在微信公众号上阅读点击量超8万,在各大网站上的阅读点击量超过10万;纸质口袋书印发15000册,在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大会和世界温州人大会上分发,并由全市的营商专员送到联系企业,获得企业家好评。

  为了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渠道,温州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温州都市报开辟全省首个政媒联动的政策解读栏目“政三角”,下设“政策汇”和“政策说”两个子栏目,从政媒融合的角度,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政策进行形象化、通俗化解读,并通过报纸和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推动政策落实。

  以增强解读的权威性为目的,温州去年还成立政策解读专家团,聘请第一批解读专家团成员46人,同时开通“政三角”栏目留言提问功能,通过发挥政策解读专家团成员作用,增强“政三角”栏目互动功能的实际效用。

  去年,“中国温州”网站上累计发布政策文件和解读材料240篇,在《温州都市报》“政三角”栏目和《温州日报》“第一解读”栏目累计发布政策解读50多篇。温州市在政策解读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得到了省政府办公厅的高度评价,省政府办公厅工作调研组一行曾专程调研总结温州政务公开工作经验,深入温州都市报实地考察“政三角”政策解读工作运行情况,认为栏目形式好、机制好、成效好,“是一项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创新举措”。

  “公开”为侨

  服务近70万海外温州人

  “启动人脸识别系统,核对办理人身份信息。”“人脸识别已通过……”在位于文成县行政审批中心的海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远程视频取证系统与远在意大利米兰的申请人王女士成功连线。她人在荷兰经商,在文成县城持有一套安置房需要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

  在确认登记申请、申请人身份,做好谈话笔录和视频资料、核对办件资料、填写登记申请表、线上电子签名等程序后,王女士父亲替女儿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了不动产权证,全程约一个小时。王女士通过视频向文成县海外服务中心表达谢意。她说,没想到这次办证如此顺利,办证速度这么快,为他们家解决了大难题。

  去年7月份,文成县投资近300万元建设的海外服务中心启用,该中心可跨境办理侨务、公安、司法、不动产登记等涉侨的63个事项,大大方便广大海外侨胞,他们无需回国就能办事。截至今年2月31日,该中心已经成功为356人办理412个事项,主要涉及公证、不动产、社保等方面。

  目前,有175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近70万温州人在国外创业发展,共有268家国内异地温州商会和350多个海外侨团。其中有38万温州人云集“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和地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数量居中国地级市首位。

  温州市针对在外华侨多、华侨对国内政策不清楚且办事不便的问题,多渠道打造对外传播交流队伍,由温籍爱国侨领、华裔青少年、华文媒体负责人等组成的海外传播官队伍,积极传播国家大政方针和家乡的政策环境、家乡的故事,并建立了全市统一的为侨服务“全球通”平台,在国内率先探索跨境政务公开服务模式,让华侨在海外就可获悉国内政策,便捷办事,打造了温州以政务公开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海外升级版,成为全国为侨服务的样板。省委书记车俊率浙江代表团出访南非期间,在南非侨民服务中心现场察看了侨民跨境连线办理审批服务的情况,并见证了李学、陈建丰两位温籍华侨远程办事的全过程。

  温州市开设海外服务点,为温籍海外华侨提供延伸到海外的政务服务,这项工作温州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温州市已在法国、意大利、南非、阿联酋等国家设立7个海外服务点,市本级和文成、瓯海等6个华侨人数较多的县(市、区)专门建立了为侨服务中心,为华侨提供规范化、常态化跨境办事服务。已开通的服务内容包括咨询、公证、户籍、出入境、车管、不动产、婚姻登记、子女就学、医疗健康、社会保险、华侨身份证明、诉讼、调解、仲裁等80多项涉侨业务。如今,包括公安审批服务业务以及司法公正、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海外华侨均可在侨民服务中心跨境远程办理,真正实现了“不用回国、不跑辖区、不需出门”。


标签:政务公开;温州;服务;产业政策;温州市;政务;海外;政策;温州人;便民服务
编辑:江小来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温州  正文

温州创新三大举措 人民网首页“特别推荐”温州政务公开
2019-04-29 10:20:04 来源: 温州都市报 记者 吕进科 李伟康

  永嘉县岩头镇表山社区62岁的金先生近日一直惦记着一件事——找个时间去趟县城,办自己的老年人优待证。

  不过,金先生前几天听村里人说,老年人优待证在村民中心的一台机器上就能办了。“不用去县城,也能办事啦?”带着疑惑,金先生一早来到家门口的村民中心,在“瓯e办”便民服务终端上,按照终端机的语音提示,连身份证都不用,直接刷脸,不到一分钟就把老年优待证给办好了。

  办事方便的程度,让金先生大感意外,“以前办各类证明都要跑到县城,坐车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实在太方便了!”

  近年来,温州市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通过全面推动实施互联网+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六个一”工程,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内涵,统筹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五公开”,着力打通政务公开的“最后一公里”,让政务公开的红利惠及全社会,让群众切实增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获得感,从而打造公开透明、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政务公开“温州样本”。

  温州政务公开的做法受到人民网的关注和肯定。近日,人民网在官网首页“特别推荐”栏目推出《温州: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一文,全文共4000字,详细报道了温州在保障群众知情权、惠及群众企业、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的成效。

  市政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温州在全省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排名中,从2016年的全省排名第10位上升到全省前列。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2017互联网+智慧中国”年度会议上,温州政务公开工作获嘉奖——在“2017年地级市信息公开得分排名榜”中位居榜首,并获评第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领先奖。

  此外,温州市推出的便民服务“瓯e办”平台,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政务服务“便利店”,荣获2018第四届中国“互联网+政务”50强;“中国·温州”政府门户网站绩效位居全国地市级政府网站第八,省内第一;市政府网站和瓯海区政府网站分别上榜第七届(2018)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地级市和县级前十强名单,均为全省唯一入围。

  “公开”为民

  让信息、服务像网购一样便捷

  对于山区、郊区群众而言,过去是温州政务公开的“末端”,往往无法及时享受各项政务的红利,而且还饱受办事不方便之苦。

  去年6月起,温州自主研发的“瓯e办”便民服务终端走进温州老百姓生活圈,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政务服务“便利店”。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布设该便民终端机1000多台,每月查询、审批服务在2万件以上。

  市民可凭身份证或“刷脸”认证,办理相关查询、审批事项并打印办理结果。目前已推出的服务事项涉及行政审批、常用证明、自助缴费、公共支付等四大类,覆盖交通服务、社保业务、市民卡业务、住房业务、健康服务、统一支付、户籍业务、公共服务等,共417个民生事项,其中市公安局的户籍、车管、出入境等100多项业务已全部入驻。

  这些“瓯e办”便民服务终端主要设在市、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其他人流量大、受众面广的场所以及一些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的区域。市民可以关注“温州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查找到离家最近的终端网点,通过智能导航系统引导前往。

  “过去群众办事,需要跑到分布在全城的各个部门,办事路程远而且花费时间长,偏远山区的群众就更不方便了,部分地区基层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巨大。”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瓯e办”便民服务终端通过“机器换人”,打造了群众家门口的政务服务“便利店”,目前部分城区已经实现了“节假日不打烊”“24小时服务”,初步形成中心城区“步行15分钟自助办事服务圈”、基层农村“重点村全覆盖”的自助服务网络体系。

  其实,“瓯e办”便民服务终端只是温州市着力深化政务公开内涵、提升政务服务群众获得感的一方面。

  2017年6月份,温州针对各地各部门网站低水平重复建设、公开内容不全面、信息更新不及时、群众查询不方便等问题,着力推进网站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将全市419个政府网站中的415个迁移至统一平台,集约化率达99.1%,公开信息实现“一次录入、多处使用”。同时,统一规划各级政府网站的共性栏目、页面布局、栏目设置、字体色调、搜索引擎等设计样式,方便群众用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提升用户体验。设计推出全市统一的办事导引系统,取消各部门网站的办事指南公开和网上咨询栏目,统一链接到“一门导引”系统,依托政务服务网和微信为群众提供办事导引服务,避免因多处入口、内容不一致给群众造成困扰。

  2017年,经市政府办公室推荐,瓯海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00个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县(市、区)之一,最后以优异成绩通过试点评估验收,“创造性地完成了国家的试点任务”,国务院办公厅信息公开办、住建部住房保障司专题来温州调研试点工作,并给予高度肯定。在去年举行的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瓯海区代表浙江省做典型发言,去年的全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在瓯海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批示要求在全省范围推广瓯海经验。

  “公开”为企

  产业政策全流程“阳光化”

  打开“浙江政务服务网”,登录“温州产业政策奖励兑现系统”,浏览一下奖励项目的申报指南,已经成为温州一家知名企业工作人员陈女士的工作习惯。在该系统的申报指南当中,明确公布奖励的申报对象、奖励额度、申报材料、受理时间、企业办事流程、政府内部流转流程、咨询电话等信息。

  “以前我们要经常向各有关部门科室了解最近有没有出什么政策,常常只有纸质材料,或者要等政府官网挂出来了才知道,比较滞后。现在只需要在这个系统查看就可以了,一目了然,申请材料网上提交,再也不用反复跑部门打听政策了。”叶女士说。

  这是政务公开服务企业的又一项具体举措。这一由温州自主研发的产业政策奖励兑现系统,实行政策网上公布、符合条件主动推送、企业网上直接申报、部门网上核查办理,快速了解政策信息,真正发挥政策的效用。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过去产业政策不透明、申请不公开、兑现不及时等问题,杜绝了权力寻租和腐败的空间,用公开把权力关进笼子。

  为了让企业更方便地了解产业政策,摒弃“大海捞针”的弊端,去年温州市完成了有史以来范围最广、跨度最长、力度最大的一次产业政策清理。去年8月份,温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公布市本级产业政策清理结果的通知》,公布了150个产业政策文件清理结果,上百个政策被修改废止。

  清理完成后,针对“瘦身”后产业政策的宣传随即启动。市府办专门设计制作“温州市产业政策口袋书”(电子书和纸质书),加强产业政策解读宣传。电子书在微信公众号上阅读点击量超8万,在各大网站上的阅读点击量超过10万;纸质口袋书印发15000册,在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大会和世界温州人大会上分发,并由全市的营商专员送到联系企业,获得企业家好评。

  为了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渠道,温州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温州都市报开辟全省首个政媒联动的政策解读栏目“政三角”,下设“政策汇”和“政策说”两个子栏目,从政媒融合的角度,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政策进行形象化、通俗化解读,并通过报纸和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推动政策落实。

  以增强解读的权威性为目的,温州去年还成立政策解读专家团,聘请第一批解读专家团成员46人,同时开通“政三角”栏目留言提问功能,通过发挥政策解读专家团成员作用,增强“政三角”栏目互动功能的实际效用。

  去年,“中国温州”网站上累计发布政策文件和解读材料240篇,在《温州都市报》“政三角”栏目和《温州日报》“第一解读”栏目累计发布政策解读50多篇。温州市在政策解读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得到了省政府办公厅的高度评价,省政府办公厅工作调研组一行曾专程调研总结温州政务公开工作经验,深入温州都市报实地考察“政三角”政策解读工作运行情况,认为栏目形式好、机制好、成效好,“是一项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创新举措”。

  “公开”为侨

  服务近70万海外温州人

  “启动人脸识别系统,核对办理人身份信息。”“人脸识别已通过……”在位于文成县行政审批中心的海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远程视频取证系统与远在意大利米兰的申请人王女士成功连线。她人在荷兰经商,在文成县城持有一套安置房需要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

  在确认登记申请、申请人身份,做好谈话笔录和视频资料、核对办件资料、填写登记申请表、线上电子签名等程序后,王女士父亲替女儿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了不动产权证,全程约一个小时。王女士通过视频向文成县海外服务中心表达谢意。她说,没想到这次办证如此顺利,办证速度这么快,为他们家解决了大难题。

  去年7月份,文成县投资近300万元建设的海外服务中心启用,该中心可跨境办理侨务、公安、司法、不动产登记等涉侨的63个事项,大大方便广大海外侨胞,他们无需回国就能办事。截至今年2月31日,该中心已经成功为356人办理412个事项,主要涉及公证、不动产、社保等方面。

  目前,有175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近70万温州人在国外创业发展,共有268家国内异地温州商会和350多个海外侨团。其中有38万温州人云集“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和地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数量居中国地级市首位。

  温州市针对在外华侨多、华侨对国内政策不清楚且办事不便的问题,多渠道打造对外传播交流队伍,由温籍爱国侨领、华裔青少年、华文媒体负责人等组成的海外传播官队伍,积极传播国家大政方针和家乡的政策环境、家乡的故事,并建立了全市统一的为侨服务“全球通”平台,在国内率先探索跨境政务公开服务模式,让华侨在海外就可获悉国内政策,便捷办事,打造了温州以政务公开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海外升级版,成为全国为侨服务的样板。省委书记车俊率浙江代表团出访南非期间,在南非侨民服务中心现场察看了侨民跨境连线办理审批服务的情况,并见证了李学、陈建丰两位温籍华侨远程办事的全过程。

  温州市开设海外服务点,为温籍海外华侨提供延伸到海外的政务服务,这项工作温州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温州市已在法国、意大利、南非、阿联酋等国家设立7个海外服务点,市本级和文成、瓯海等6个华侨人数较多的县(市、区)专门建立了为侨服务中心,为华侨提供规范化、常态化跨境办事服务。已开通的服务内容包括咨询、公证、户籍、出入境、车管、不动产、婚姻登记、子女就学、医疗健康、社会保险、华侨身份证明、诉讼、调解、仲裁等80多项涉侨业务。如今,包括公安审批服务业务以及司法公正、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海外华侨均可在侨民服务中心跨境远程办理,真正实现了“不用回国、不跑辖区、不需出门”。


标签: 政务公开;温州;服务;产业政策;温州市;政务;海外;政策;温州人;便民服务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