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依杨
妈妈的老家在乌灯村,这个村名十分有趣,缘由未知,但从我记事起,它就已经有“灯”了。
两岁前,爸妈教书的地方不在一块儿,所以是外婆带我。当时外婆身体尚好,我才几个月大时,妈妈回学校教书了,刚到放学的时候,我饿得直哭,外婆拿我没办法,急得抱起我就往学校跑,迎面撞上骑自行车回来的妈妈。她后来跟我说,“那时候外婆跑的多么快啊。”
因为从我能记事后,外婆只能扶着屋子里的墙壁、桌椅慢慢走动了,我再没见过她能跑的样子。
大约是带我时不省心的记忆太深刻,我两三岁时回乌灯留宿,晚上突发奇想要和外婆一起睡,我妈忧心忡忡,千叮咛万嘱咐,那时候外婆已经有些生病了。冬天,大人还灌了热水袋塞在被子里,我们躺在一张床上,我记着大人们的话,不敢翻身,不敢动,但就是睡不着。外婆看着我,大约是觉得我还小,问我是不是还要喝奶,现在想来,那时候她的记性应该也不是很清楚了,她大概想到了自己带我时,给我断奶的情景——所以外婆偷偷解开衣服把我揽进怀里,哄着我睡了。
我还记得她第二天醒来,跟大人说我晚上睡觉很安分,小身体贴着她像个小太阳一样暖和。但我后来跟妈妈说这事,她当我是小孩子痴人说梦,“外婆哪里还有奶水喂给你?”这段记忆于我来说,其实也十分模糊了。
后来,外婆只能整天整天坐在椅子上。两岁以后我和妈妈到奶奶家去住,但我们回乌灯很频繁,几乎每个周末都去,推着自行车,我们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远远看到自家的屋子,总能看到外婆坐在椅子上,倚靠在门口,很远地看到我们就笑,眼睛亮起来,含糊不清地喊我们名字。
以前家里还没有电话,所以我问了很多次,“为什么外婆会知道我们今天要来呢?”后来我才知道,她不知道我哪一天会来,但她每天都坐在那儿等。
我的外婆,自幼没有念过什么书,不识字,她连电视里念的对白都听不懂。但在那个落后的年代,一辈子都生活在这个小村子里的她,完全没有半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对两个孙女、三个孙子付出了完全等同的爱。每年过年,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她总要抖着手掏出攒了不知道多久的“压岁钱”塞给我,我小时候不见得多懂事,但我从来不肯拿她一分钱。
六岁我们家搬到了城里,兄弟姐妹去看望外婆的次数逐渐少了。外婆在老家的院子里种满了葡萄树,每年葡萄成熟时,她都要托人通知我们——葡萄熟了,回家来吃葡萄。
于是,临海,天台,温州,大家都要回来,聚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往往都来早了,于是我们就住下一两天,等葡萄再熟一些——那是一年里除了新年,人最齐的时候。
有几次我们回来了,葡萄还没有熟,摘下来尝一尝,是青的,酸的。回去后几个星期,外婆才又托人带成熟的葡萄来——葡萄为什么没有熟呢,是她太想我们,每天每天地盼着它熟透,等不了那一两个星期啊。
在我八岁那年,外婆变成了衣柜上一张小小的黑白相片,离新年没差多久——那年她60岁,再过几天就是下一年了,老人们都说,能熬过本命年就能过得了这一关了,可是她没能过来。
再后来,2000年的一场台风,老家的房子毁于风雨里,瓦砾坍塌堆积如山,碎的不成样子,葡萄树没了,门前的水井没了,邻居家的小狗没了,院子里的风铃草没了,乌灯的家,再也没有了。
近年来,往事愈发清晰,千头万绪,回忆纷乱无章。外婆,十几个春秋过去了,你走后从未托梦给我。你走时,我尚不能理解生离死别,但小时候的事,最早从一周四学走路开始,我就记事了。二十多年来,我人生中大部分的烦恼,都来源于记性太好。
可也正因如此,我才能把你记得如此清楚——院子里盛放的玫瑰,你温暖的手掌,父母年轻时相爱的故事(这倒并不是过去时,只是琴棋书画诗酒花早已变作柴米油盐酱醋茶),我总想,即使到我老的那一天,我都能记得比你们任何一个人都深刻吧。
你去的早,这些年,人生实苦,但大家总归都比过去过得要好了。都说人不该往后看,只是你没能看到这一天,是我们所有人最大的遗憾。
我这一生不曾信仰任何宗教,也从不信因果轮回,每每思及至此,却也忍不住要想一想,若有来生,若有来生……
乍暖还寒,清明将至,再过些时日,大家又都回来了。
家没有了,但你还在那里。
珍宝在何处,心就在何处。
□屈依杨
妈妈的老家在乌灯村,这个村名十分有趣,缘由未知,但从我记事起,它就已经有“灯”了。
两岁前,爸妈教书的地方不在一块儿,所以是外婆带我。当时外婆身体尚好,我才几个月大时,妈妈回学校教书了,刚到放学的时候,我饿得直哭,外婆拿我没办法,急得抱起我就往学校跑,迎面撞上骑自行车回来的妈妈。她后来跟我说,“那时候外婆跑的多么快啊。”
因为从我能记事后,外婆只能扶着屋子里的墙壁、桌椅慢慢走动了,我再没见过她能跑的样子。
大约是带我时不省心的记忆太深刻,我两三岁时回乌灯留宿,晚上突发奇想要和外婆一起睡,我妈忧心忡忡,千叮咛万嘱咐,那时候外婆已经有些生病了。冬天,大人还灌了热水袋塞在被子里,我们躺在一张床上,我记着大人们的话,不敢翻身,不敢动,但就是睡不着。外婆看着我,大约是觉得我还小,问我是不是还要喝奶,现在想来,那时候她的记性应该也不是很清楚了,她大概想到了自己带我时,给我断奶的情景——所以外婆偷偷解开衣服把我揽进怀里,哄着我睡了。
我还记得她第二天醒来,跟大人说我晚上睡觉很安分,小身体贴着她像个小太阳一样暖和。但我后来跟妈妈说这事,她当我是小孩子痴人说梦,“外婆哪里还有奶水喂给你?”这段记忆于我来说,其实也十分模糊了。
后来,外婆只能整天整天坐在椅子上。两岁以后我和妈妈到奶奶家去住,但我们回乌灯很频繁,几乎每个周末都去,推着自行车,我们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远远看到自家的屋子,总能看到外婆坐在椅子上,倚靠在门口,很远地看到我们就笑,眼睛亮起来,含糊不清地喊我们名字。
以前家里还没有电话,所以我问了很多次,“为什么外婆会知道我们今天要来呢?”后来我才知道,她不知道我哪一天会来,但她每天都坐在那儿等。
我的外婆,自幼没有念过什么书,不识字,她连电视里念的对白都听不懂。但在那个落后的年代,一辈子都生活在这个小村子里的她,完全没有半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对两个孙女、三个孙子付出了完全等同的爱。每年过年,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她总要抖着手掏出攒了不知道多久的“压岁钱”塞给我,我小时候不见得多懂事,但我从来不肯拿她一分钱。
六岁我们家搬到了城里,兄弟姐妹去看望外婆的次数逐渐少了。外婆在老家的院子里种满了葡萄树,每年葡萄成熟时,她都要托人通知我们——葡萄熟了,回家来吃葡萄。
于是,临海,天台,温州,大家都要回来,聚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往往都来早了,于是我们就住下一两天,等葡萄再熟一些——那是一年里除了新年,人最齐的时候。
有几次我们回来了,葡萄还没有熟,摘下来尝一尝,是青的,酸的。回去后几个星期,外婆才又托人带成熟的葡萄来——葡萄为什么没有熟呢,是她太想我们,每天每天地盼着它熟透,等不了那一两个星期啊。
在我八岁那年,外婆变成了衣柜上一张小小的黑白相片,离新年没差多久——那年她60岁,再过几天就是下一年了,老人们都说,能熬过本命年就能过得了这一关了,可是她没能过来。
再后来,2000年的一场台风,老家的房子毁于风雨里,瓦砾坍塌堆积如山,碎的不成样子,葡萄树没了,门前的水井没了,邻居家的小狗没了,院子里的风铃草没了,乌灯的家,再也没有了。
近年来,往事愈发清晰,千头万绪,回忆纷乱无章。外婆,十几个春秋过去了,你走后从未托梦给我。你走时,我尚不能理解生离死别,但小时候的事,最早从一周四学走路开始,我就记事了。二十多年来,我人生中大部分的烦恼,都来源于记性太好。
可也正因如此,我才能把你记得如此清楚——院子里盛放的玫瑰,你温暖的手掌,父母年轻时相爱的故事(这倒并不是过去时,只是琴棋书画诗酒花早已变作柴米油盐酱醋茶),我总想,即使到我老的那一天,我都能记得比你们任何一个人都深刻吧。
你去的早,这些年,人生实苦,但大家总归都比过去过得要好了。都说人不该往后看,只是你没能看到这一天,是我们所有人最大的遗憾。
我这一生不曾信仰任何宗教,也从不信因果轮回,每每思及至此,却也忍不住要想一想,若有来生,若有来生……
乍暖还寒,清明将至,再过些时日,大家又都回来了。
家没有了,但你还在那里。
珍宝在何处,心就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