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温州  正文

一枚铜印,看尽永嘉盐场千年兴衰史
2018-01-22 08:44:02 来源: 温州晚报 陈培培 张啸龙

1.jpg

2.jpg

3.jpg

4.jpg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日常生活所需的七样东西,俗称开门七件事。

  在龙湾博物馆的海山钟秀展厅内,展出着一枚清乾隆永嘉场大使记铜印,便是与这其中的“盐”息息相关。

  据史料记载,永嘉盐场不仅是温州最早的盐场,也是全国古代重要的盐场之一,对温州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如今龙湾区永中一带俗称永强,也是从永嘉盐场、永嘉场等名称沿革而来。

  如今,有着千年历史的永嘉盐场早已不复存在。

  本期《温州宝藏》栏目,我们走进龙湾博物馆,透过这枚铜印,一窥永嘉盐场的千年兴衰史。

  -前世传奇

  一枚清代“盐务官”官印

  1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龙湾博物馆,在海山钟秀展厅内,见到了这枚清乾隆永嘉场大使记铜印。它是黄铜质地,正面从右向左阳刻四列文字,其中右侧两列为小篆,写着“永嘉场大使记”,另两列为对应的满文;两侧面的一侧刻有“乾隆十七年二月”,另一侧仅“乾、廿九”三字尚清晰可认,其它字迹稍显模糊;印章把柄尾端被锯断,残长82毫米。

  工作人员陈贤宝介绍,这枚铜印经过专家确认,是一枚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二月监制的永嘉盐场场大使印章,简单来说就是一枚清代“盐务官”的官印。

  说到这,你是不是要问:清代的“盐务官”,是什么级别的官吏呢?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从之别,如正一品、从一品。据现今留存的清光绪张宝琳所修的《永嘉县志》记载,永嘉场盐大使至少为正八品。

  陈贤宝说,当时的“盐务官”,用今天的话来形容就是个“肥差”,因此为了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盐务官”更换频率非常高,基本是一年一换,偶尔才有两三年一换的。

  为封锁郑成功军队关停盐场

  张宝琳所修的《永嘉县志》提到,“唐宗室李谞为永嘉盐官,而吾郡始有盐。”相关资料显示,温州自唐以来就开始重视盐业生产流通税制管理。唐乾元初置永嘉监盐官,开始盐业流通专卖管理。

  而据《唐书·食货志》载:“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监院。”“肃宗乾元年(公元758年),变盐法……刘宴上盐法……置永嘉等十监。”这说明由于屏山襟海的地域优势,在唐代永嘉盐场就已成为全国十大盐场之一。

  那么,历史文献记载的永嘉盐场,究竟位于现今温州哪里呢?

  “就在现在的龙湾滨海一带。”龙湾区社科联副主席、龙湾区历史学会会长潘伟光介绍,历史上的永嘉盐场曾关停过两次,一次是南宋乾道二年因发生海啸而关停,另一次则是清顺治十八年为了封锁郑成功军队,防止其上岸补给粮食、盐等物资,而这第二次的关停至清康熙年间才结束。之后,永嘉盐场得到了新发展,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流滩晒”的普遍采用,盐场面积大幅增加,最多时有盐滩3000多亩,从事晒盐的盐民2000多人,海盐年产量达7000多吨,永强盐务管理所收购的本地盐当时达到一个高峰,在那以后逐年下降。

  遗憾的是,由于1994年17号超强台风的毁灭性打击,致使沿海堤岸全部溃堤,沿海村庄受灾严重。永嘉盐场的“盐坦”也由于淤泥堆积,无法修复,只好关停。

  -今生故事

  铜印现身妙果寺古玩市场

  这枚与“盐”有着亲密关系的清乾隆永嘉场大使记铜印,是如何来到龙湾博物馆,成为该馆镇馆之宝的?

  “这还得从‘淘宝’说起。”工作人员陈贤宝说,他们馆里有个传统,每个月都会派人到市区妙果寺古玩市场转转,看看市场上有没有与龙湾有关的历史文物,而这枚铜印正是在这样的“淘宝”日常中听闻的。

  陈贤宝说,那是2009年2月,他们听妙果寺古玩市场的行家们说起,有人手头有这样一枚铜印。经过多番打听,他们获悉这枚铜印在火箱麟古玩店程爱麟老板手中,于是赶往协商。在与程老板的协商过程中,他们得知程老板是在2002年左右从一名永嘉口音的中年男子手中购得此铜印的。

  经过多次协商后,最终龙湾博物馆成功征得这枚铜印。

  “其实,这个铜印还有一个‘兄弟’。”陈贤宝说,2016年,曾有一名瑞安的藏友来到龙湾博物馆专门看了这枚铜印,并出示了自己手机相册里拍的自家珍藏的另一枚永嘉场大使记铜印,从造型到刻字都与该馆内这枚铜印基本一致。当时,他们也试着想从这位藏友处征集这枚铜印,但遗憾没能成功。

  走街串巷寻访“盐”历史

  在征集到这枚铜印之前,龙湾博物馆没有就永嘉盐场的历史变迁设置专门的展区。2012年11月开始,龙湾区投入约2000万元资金,对博物馆的外立面、景观环境及内部陈列展览进行综合改造提升,他们特地请人设计了“海山钟秀”展厅,想以这枚铜印为主展示永嘉盐场的历史变迁。

  但是,尽管有了这样的想法,该馆存有的与永嘉盐场有关的物件却非常少。为此,陈贤宝等人开始了走街串巷寻访“盐”历史的旅程。

  作为一名龙湾沙城人,陈贤宝说,他曾听当地的老人们说起过一些关于永嘉盐场的历史,并且他的一位亲戚正好是1994年永嘉盐场关停之前的盐场会计,因此他顺利找到了一些上世纪90年代前后的账本等老物件。

  同时,他听龙湾沙城的一位老人说起,在当地一座名叫清冥庙里有一块民国盐场碑记。当他找过去时,发现这块石碑被当成了洗衣板使用,碑上的个别字因为长年累月的冲刷已经无法辨认,但能读出大致内容是对私盐制售的一些规定。

  如今,该馆海山钟秀展厅内,透过这枚清乾隆永嘉场大使记铜印,以及这块民国盐场碑记和那些账本等老物件,展示着永嘉盐场的千年兴衰史。


标签: 盐场;龙湾;传奇;古玩市场;博物馆;大使;龙湾区;郑成功;关停;温州
编辑: 陶韬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