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田为生到以田为业 一个农民之家的别样“种田经”
2019-06-25 10:01:02
来源: 台州日报 记者 盛鸥鸥

  家庭名片:从以田为生到以田为业,在父辈的影响下,儿子毅然选择与这片土地为伴,耕耘着生活的苦辣酸甜。90后小伙盛建高的接手,使原本30多亩的传统耕地,成功扩展为200多亩的家庭农场。这个家庭奋斗出来的幸福,历经了耕作方式的迭代,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这段时间,在椒江区洪家街道王桥村,67岁的盛文德一直为晚稻的播种忙碌着,开拖拉机来来回回耕着田。妻子王仙兰时常背着小孙子去找爷爷,也看看田里的“大铁牛”。

  “现在种田幸福多了。”盛文德感慨,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日子印象深刻,如今还能常常浮现在眼前。

  再艰苦也从未放弃耕种

  55年前,因为家庭困难,12岁的盛文德开始种田。由于年纪小,很多农活做不了,盛文德被分配去耕田,一天下来能挣两个工分。“那时耕田要用牛,哪有现在这么好,有机器可以用。”

  盛文德有5个兄弟姐妹,一家人挤在一间两层楼房里。排行老二的他,穿的都是哥哥退下来的旧衣服,睡觉也要和兄弟拼床。在他的记忆里,农闲时常常见不到父亲,“父亲去开船了,如果到外港去,个把星期都回不来。”

  对盛文德来说,在那个年代,米饭是奢侈品,有稀饭吃就挺幸福的。生活最窘迫时,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的母亲还出门乞讨过。“分田到户后,生活条件才慢慢好转。”育苗、插秧、施肥、除草、收割……盛文德一直守着农田过日子,他的兄弟姐妹后来都选择去上班。

  37岁那年,盛文德娶了32岁的王仙兰。第二年,儿子盛建高出生了。由于盖房结婚借了不少钱,婚后夫妻俩想方设法还钱。

  王仙兰觉得庆幸的是,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从未放弃耕种。“只有种田,家人才有大米吃。”直到现在,每当邻居提起当年没米吃、吃面吃三天的经历,王仙兰忍不住哽咽。

  咬紧牙关奔向新生活

  盛建高两岁时,盛文德去了新疆补鞋,家里的一亩半的田落在了王仙兰的肩上。虽然雇了人帮忙插秧、打药,但除草的活王仙兰决定自己做,背着孩子就下了田,一只手拖着孩子,一只手拔草。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3年。

  盛文德回来后,重新扛起了耕田的重任,承包的地慢慢地从一亩半增加到6亩、10亩、20亩、50亩。为了补贴家用,农闲时,王仙兰要做各式各样的手工活。好在,亲朋好友互相帮助,一家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生活不断改善。

  自盛建高记事以来,父母在田里忙,自己在一旁玩,各个耕种环节耳目濡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和父母去卖公粮时,自己坐在手拉车上,父亲前面拉,母亲后面推,返程路上买个西瓜吃,是当时最幸福的事了。

  与田为伴的孩子长大了。2009年高中会考结束后,盛建高决定南漂。尝试过多种行业后,兜兜转转,2012年他毅然选择回家种田。“人总要吃饭,上一辈从事农业的人慢慢老了,以后总得有人来干这一行。”

  这个决定惹恼了家人。没读过书的盛文德,不想让儿子再成为农民。为此,父子俩这一整年的关系都很僵。

  子承父业萌发新生机

  执意务农的盛建高事事亲力亲为,能搬的搬,能扛的扛。拿晒稻谷为例,按一天收割10亩来算,盛建高一天要扛一万斤稻谷。从田里到晒场再到仓库,200多亩田的收成,每个环节的装货卸货他都独自完成。

  也是这一年,种田种出了成绩的盛建高,最终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2013年,盛建高注册了椒江鸿勃家庭农场,以水稻为主,水果、家禽为辅。他将稻谷碾成大米卖,还将谷壳加工成米糠,糙米加工成米皮,几乎挖掘出了稻谷所有的附加值。

  2016年,盛建高的淘宝店正式开张,从最初的没有一个单子,一步步做到稳定。

  “以前种田为了温饱,现在种田变成了一种职业。”如今,盛建高有了两个儿子,妻子经营一家早餐店,盛文德帮忙打理家庭农场的活,做着技术指导,王仙兰忙着照顾孙子,一家人有着自己的小幸福。

  以前卖大米都要走街串巷,卖来卖去只在台州,现在通过网络能卖到全国甚至国外;以前打药靠人工,从木头斜挎式、塑料斜挎式更替到“东方红”背式打药机,现在却用上无人机了……这些都是种了50多年田的盛文德,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遇上新思维、搭上互联网的传统农业,开始萌发新的生机。

标签:家庭农场;幸福;耕种;生活;耕作方式;稻谷;打药
编辑:郑胜颖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台州  正文

从以田为生到以田为业 一个农民之家的别样“种田经”
2019-06-25 10:01:02 来源: 台州日报 记者 盛鸥鸥

  家庭名片:从以田为生到以田为业,在父辈的影响下,儿子毅然选择与这片土地为伴,耕耘着生活的苦辣酸甜。90后小伙盛建高的接手,使原本30多亩的传统耕地,成功扩展为200多亩的家庭农场。这个家庭奋斗出来的幸福,历经了耕作方式的迭代,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这段时间,在椒江区洪家街道王桥村,67岁的盛文德一直为晚稻的播种忙碌着,开拖拉机来来回回耕着田。妻子王仙兰时常背着小孙子去找爷爷,也看看田里的“大铁牛”。

  “现在种田幸福多了。”盛文德感慨,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日子印象深刻,如今还能常常浮现在眼前。

  再艰苦也从未放弃耕种

  55年前,因为家庭困难,12岁的盛文德开始种田。由于年纪小,很多农活做不了,盛文德被分配去耕田,一天下来能挣两个工分。“那时耕田要用牛,哪有现在这么好,有机器可以用。”

  盛文德有5个兄弟姐妹,一家人挤在一间两层楼房里。排行老二的他,穿的都是哥哥退下来的旧衣服,睡觉也要和兄弟拼床。在他的记忆里,农闲时常常见不到父亲,“父亲去开船了,如果到外港去,个把星期都回不来。”

  对盛文德来说,在那个年代,米饭是奢侈品,有稀饭吃就挺幸福的。生活最窘迫时,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的母亲还出门乞讨过。“分田到户后,生活条件才慢慢好转。”育苗、插秧、施肥、除草、收割……盛文德一直守着农田过日子,他的兄弟姐妹后来都选择去上班。

  37岁那年,盛文德娶了32岁的王仙兰。第二年,儿子盛建高出生了。由于盖房结婚借了不少钱,婚后夫妻俩想方设法还钱。

  王仙兰觉得庆幸的是,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从未放弃耕种。“只有种田,家人才有大米吃。”直到现在,每当邻居提起当年没米吃、吃面吃三天的经历,王仙兰忍不住哽咽。

  咬紧牙关奔向新生活

  盛建高两岁时,盛文德去了新疆补鞋,家里的一亩半的田落在了王仙兰的肩上。虽然雇了人帮忙插秧、打药,但除草的活王仙兰决定自己做,背着孩子就下了田,一只手拖着孩子,一只手拔草。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3年。

  盛文德回来后,重新扛起了耕田的重任,承包的地慢慢地从一亩半增加到6亩、10亩、20亩、50亩。为了补贴家用,农闲时,王仙兰要做各式各样的手工活。好在,亲朋好友互相帮助,一家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生活不断改善。

  自盛建高记事以来,父母在田里忙,自己在一旁玩,各个耕种环节耳目濡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和父母去卖公粮时,自己坐在手拉车上,父亲前面拉,母亲后面推,返程路上买个西瓜吃,是当时最幸福的事了。

  与田为伴的孩子长大了。2009年高中会考结束后,盛建高决定南漂。尝试过多种行业后,兜兜转转,2012年他毅然选择回家种田。“人总要吃饭,上一辈从事农业的人慢慢老了,以后总得有人来干这一行。”

  这个决定惹恼了家人。没读过书的盛文德,不想让儿子再成为农民。为此,父子俩这一整年的关系都很僵。

  子承父业萌发新生机

  执意务农的盛建高事事亲力亲为,能搬的搬,能扛的扛。拿晒稻谷为例,按一天收割10亩来算,盛建高一天要扛一万斤稻谷。从田里到晒场再到仓库,200多亩田的收成,每个环节的装货卸货他都独自完成。

  也是这一年,种田种出了成绩的盛建高,最终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2013年,盛建高注册了椒江鸿勃家庭农场,以水稻为主,水果、家禽为辅。他将稻谷碾成大米卖,还将谷壳加工成米糠,糙米加工成米皮,几乎挖掘出了稻谷所有的附加值。

  2016年,盛建高的淘宝店正式开张,从最初的没有一个单子,一步步做到稳定。

  “以前种田为了温饱,现在种田变成了一种职业。”如今,盛建高有了两个儿子,妻子经营一家早餐店,盛文德帮忙打理家庭农场的活,做着技术指导,王仙兰忙着照顾孙子,一家人有着自己的小幸福。

  以前卖大米都要走街串巷,卖来卖去只在台州,现在通过网络能卖到全国甚至国外;以前打药靠人工,从木头斜挎式、塑料斜挎式更替到“东方红”背式打药机,现在却用上无人机了……这些都是种了50多年田的盛文德,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遇上新思维、搭上互联网的传统农业,开始萌发新的生机。

标签: 家庭农场;幸福;耕种;生活;耕作方式;稻谷;打药
编辑: 郑胜颖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