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让文化融景让非遗留客
2019-06-06 10:11:34
来源: 台州日报 吴世渊

001.jpg

  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规划图。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002.jpg

  在“陈军敏稻草画”工作坊里,游客可以体验这种传统美术工艺的魅力。

  台州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根植于地方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与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说,它们是台州人文历史的“活化石”。

  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这些传统技艺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它们曾一度被弃置于角落。近十几年,人们普遍意识到,非遗是宝贵的财富,因而有意识地传承和保护起来。

  传承与保护,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让非遗在传承中创新,使其融于产业,并得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下人们的共识。台州各地都有非遗的文化街、文化园拔地建起,之中不乏佼佼者,成为了当地的旅游目的地。台州亦在不断探索这条路子。

  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记者实地探访了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近距离接触了非遗传承的那些人和事。

  一条聚集非遗文化街

  仙居是非遗资源大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3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15项,市级非遗项目31项,县级非遗项目104项。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仙居的非遗项目零星分布在县内的各个角落。诸如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彩石镶嵌、九狮图等国家级非遗,都“养在深闺人未识”,尤其缺乏年轻人的关注。

  去年开始,仙居把留仙里非遗文化街作为文旅融合后重磅打造的一台非遗精品大戏。这条街毗邻神仙居景区,仙居县的特色非遗项目,都在这里集中展示。

  今年春节,仙居留仙里非遗文化街正式开街。开街当天,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仙居豆腐、香沉木雕等20多个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捧场。几个月以来,因着神仙居的人气,非遗文化街时常有游客光顾。

  随着宣传、招商工作的深入,非遗文化街吸引了台州各地的项目入驻,街区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成为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

  6月3日,清风细雨,记者来到了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园区分上下两层,由一间间店铺组成。这些店铺中,有的是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坊,也有的是烧饼、咸酸粥、浇头面等当地的传统小吃店。店铺大多门户敞开,游客们能在闲逛时,一边体验非遗项目,一边品尝特色美食。

  “陈军敏稻草画”工作坊里,陈军敏正伏案耐心创作。陈军敏,1981年出生,仙居县非遗“稻草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的稻草画作品屡屡斩获国内奖项。

  “稻草画是古代的一门艺术,只是失传已久,我也是听老人家讲过,从前有人用稻草作画,我就把这门技艺复原出来。”陈军敏向记者介绍,创作稻草画,先将稻秆用熨斗烫平,用剪刀修剪,再拼凑成图案,需要细心和耐心,“游客们在我这里,可以尝试简单的稻草画制作,体验这种传统美术工艺的魅力,并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

  如稻草画一样,园区里所有的非遗项目,都是能亲手触摸、亲身感触的。

  在创新中传承非遗

  仙缘酒坊的坊主吴剑辉,常热情地邀请过路的游客品尝美酒。

  “这是猕猴桃酒,酒精度数十几度;这是桑葚酒,二十几度;这是花酒;这是高粱酒……”待游客一一尝过后,吴剑辉再向他们介绍酿酒的工艺,并传授制酒的配方与步骤。

  仙居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当地还流传着明永乐年间临海人尹汝元在仙居建仓酿酒的故事。仙居人好酒,亲友相见,免不了喝一杯自家酿的美酒。

  “在我的酒坊里,游客可以从酒缸里舀出发酵好的酒醅,放入机器里,就能在短时间内做出酒来,通过我的讲解和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来了解咱们仙居的酒文化。”吴剑辉说,非遗传承提倡“见人见事见生活”,“酒不仅仅是个产品,或是一种制造工艺,它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把酒文化融入到生活中,它才能持久地传承下去。”

  烛景堂的老板郑斌,师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汝兰,学习仙居针刺无骨花灯6年。他平时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对无骨花灯进行改良、创新,达到产业化。

  “一盏纯手工制作的针刺无骨花灯,少则一星期,多则一个月,售价要几百上千元,大家都承认这东西好看,艺术价值高,但有多少人会买呢?”郑斌指了指门口摆的花灯,“你看这个无骨花灯,曾经也很好看,但过了几年时间,它受潮、变形,就难看了,你说怎么办?”

  郑斌学工业设计出身,他表示,非遗的产业化过程,一定要适应市场,“普通消费者都希望买到价廉物美的东西”。他经过几年钻研,发明出了一套模板,能批量化生产针刺的灯面。他还设计出一种灯,是针刺无骨花灯与宫灯的结合体:“既有针刺无骨花灯的美观,又有宫灯的实用,且价格实惠,一盏灯只要一两百块钱,许多酒店、宾馆都问我要货。”

  为了吸引孩子们体验针刺无骨花灯技艺,郑斌还设计出一套十二生肖的摆件,融入了针刺元素,孩子们自己动手就能制作出一个漂亮的花灯摆件,“这是非遗的衍生品,适合孩子体验和研学”。

  让非遗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

  这些非遗项目,曾独立生长,如今聚集到了一起,相互交流,迸发出了新的灵感。例如,郑斌与陈军敏商量,一起开发一个产品,把稻草画元素融入到针刺无骨花灯中,两者的艺术价值都有所提升。

  对游客们而言,在游玩神仙居的同时,能在附近的非遗文化园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也为旅途增色许多。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一位来自上海金山的郑姓老人。他说,台州将非遗项目整合在神仙居景区旁,向外来游客展示,是个“大手笔”,“这是一个有潜力的文化园,希望能越开越红火”。

  让文化融景,让非遗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彼此相得益彰,最终实现互惠互利,这是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开发商的美好愿景。

  “把非遗文化园作为神仙居景区的旅游配套,一方面给游客提供了景区之外的娱乐购物场所,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非遗活态地、可持续地传承。”仙居德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金杰说,“有这些非遗传承人做活态展示,我相信这个园区会成为神仙居景区外的另一个旅游目的地。”他表示,省内不乏成功案例,譬如杭州的河坊街,就是游人如织的非遗文化街区。

  为了使得非遗项目更好地融入市场,德信旅游开发公司还引入了文创团队,为这些非遗项目设计、开发文创产品,以增加他们的收入。“我们还将为非遗传承人们定期开展商业培训,让他们在有序传承的同时,还要做到有固定收入的传承。”该公司营销总监曾科说。

  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无疑开辟了一条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道路。“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可以多元化发展,集聚非遗项目是一条路子,也可以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特’。”台州市非遗中心主任李秋宁说,把非遗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会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

  把非遗拉回现实生活

  关于如何保护、传承非遗的话题,见仁见智。不过,让非遗“活”在当下,为现实服务,却是共识。

  “非遗看上去很美,但跟我有什么关系?”在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眼中,那些凝聚了传承人心血和人生经历的手艺,仅仅只是一件“高大上”的工艺品,除了欣赏,似乎没有别的价值。

  非遗曾和人们的现实需求息息相关。但生活条件的变化,使得从前那些需求不再适用,传统手艺因而渐行渐远。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非遗拉回到当下生活,和老百姓的需求、欲望重新对接。

  对接需求,形式又很多样化。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将非遗集聚起来,置于旅游产业中的一环,对游客而言,对接了体验式旅游的需求;对传承人而言,从深巷搬到闹市,对接了向外展示、养家糊口的需求。这样的做法,也符合经济学规律。

  对一座城市来说,打造好一座地标性非遗文化园,等同于多了一张亮丽的“金名片”,不仅可以滋养乡土文化,创造经济效益,还可以让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在徜徉园区时,感知、享受充满地域特性的文化氛围,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我们还应注意,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要走健康的商业模式,不能过度商业化或同质化,进而伤害到非遗本身的价值。


标签:文化园;台州;稻草;游客;陈军;花灯;针刺;工作坊;体验;文化街
编辑:江小来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台州  正文

探访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让文化融景让非遗留客
2019-06-06 10:11:34 来源: 台州日报 吴世渊

001.jpg

  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规划图。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002.jpg

  在“陈军敏稻草画”工作坊里,游客可以体验这种传统美术工艺的魅力。

  台州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根植于地方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与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说,它们是台州人文历史的“活化石”。

  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这些传统技艺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它们曾一度被弃置于角落。近十几年,人们普遍意识到,非遗是宝贵的财富,因而有意识地传承和保护起来。

  传承与保护,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让非遗在传承中创新,使其融于产业,并得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下人们的共识。台州各地都有非遗的文化街、文化园拔地建起,之中不乏佼佼者,成为了当地的旅游目的地。台州亦在不断探索这条路子。

  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记者实地探访了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近距离接触了非遗传承的那些人和事。

  一条聚集非遗文化街

  仙居是非遗资源大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3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15项,市级非遗项目31项,县级非遗项目104项。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仙居的非遗项目零星分布在县内的各个角落。诸如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彩石镶嵌、九狮图等国家级非遗,都“养在深闺人未识”,尤其缺乏年轻人的关注。

  去年开始,仙居把留仙里非遗文化街作为文旅融合后重磅打造的一台非遗精品大戏。这条街毗邻神仙居景区,仙居县的特色非遗项目,都在这里集中展示。

  今年春节,仙居留仙里非遗文化街正式开街。开街当天,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仙居豆腐、香沉木雕等20多个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捧场。几个月以来,因着神仙居的人气,非遗文化街时常有游客光顾。

  随着宣传、招商工作的深入,非遗文化街吸引了台州各地的项目入驻,街区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成为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

  6月3日,清风细雨,记者来到了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园区分上下两层,由一间间店铺组成。这些店铺中,有的是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坊,也有的是烧饼、咸酸粥、浇头面等当地的传统小吃店。店铺大多门户敞开,游客们能在闲逛时,一边体验非遗项目,一边品尝特色美食。

  “陈军敏稻草画”工作坊里,陈军敏正伏案耐心创作。陈军敏,1981年出生,仙居县非遗“稻草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的稻草画作品屡屡斩获国内奖项。

  “稻草画是古代的一门艺术,只是失传已久,我也是听老人家讲过,从前有人用稻草作画,我就把这门技艺复原出来。”陈军敏向记者介绍,创作稻草画,先将稻秆用熨斗烫平,用剪刀修剪,再拼凑成图案,需要细心和耐心,“游客们在我这里,可以尝试简单的稻草画制作,体验这种传统美术工艺的魅力,并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

  如稻草画一样,园区里所有的非遗项目,都是能亲手触摸、亲身感触的。

  在创新中传承非遗

  仙缘酒坊的坊主吴剑辉,常热情地邀请过路的游客品尝美酒。

  “这是猕猴桃酒,酒精度数十几度;这是桑葚酒,二十几度;这是花酒;这是高粱酒……”待游客一一尝过后,吴剑辉再向他们介绍酿酒的工艺,并传授制酒的配方与步骤。

  仙居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当地还流传着明永乐年间临海人尹汝元在仙居建仓酿酒的故事。仙居人好酒,亲友相见,免不了喝一杯自家酿的美酒。

  “在我的酒坊里,游客可以从酒缸里舀出发酵好的酒醅,放入机器里,就能在短时间内做出酒来,通过我的讲解和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来了解咱们仙居的酒文化。”吴剑辉说,非遗传承提倡“见人见事见生活”,“酒不仅仅是个产品,或是一种制造工艺,它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把酒文化融入到生活中,它才能持久地传承下去。”

  烛景堂的老板郑斌,师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汝兰,学习仙居针刺无骨花灯6年。他平时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对无骨花灯进行改良、创新,达到产业化。

  “一盏纯手工制作的针刺无骨花灯,少则一星期,多则一个月,售价要几百上千元,大家都承认这东西好看,艺术价值高,但有多少人会买呢?”郑斌指了指门口摆的花灯,“你看这个无骨花灯,曾经也很好看,但过了几年时间,它受潮、变形,就难看了,你说怎么办?”

  郑斌学工业设计出身,他表示,非遗的产业化过程,一定要适应市场,“普通消费者都希望买到价廉物美的东西”。他经过几年钻研,发明出了一套模板,能批量化生产针刺的灯面。他还设计出一种灯,是针刺无骨花灯与宫灯的结合体:“既有针刺无骨花灯的美观,又有宫灯的实用,且价格实惠,一盏灯只要一两百块钱,许多酒店、宾馆都问我要货。”

  为了吸引孩子们体验针刺无骨花灯技艺,郑斌还设计出一套十二生肖的摆件,融入了针刺元素,孩子们自己动手就能制作出一个漂亮的花灯摆件,“这是非遗的衍生品,适合孩子体验和研学”。

  让非遗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

  这些非遗项目,曾独立生长,如今聚集到了一起,相互交流,迸发出了新的灵感。例如,郑斌与陈军敏商量,一起开发一个产品,把稻草画元素融入到针刺无骨花灯中,两者的艺术价值都有所提升。

  对游客们而言,在游玩神仙居的同时,能在附近的非遗文化园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也为旅途增色许多。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一位来自上海金山的郑姓老人。他说,台州将非遗项目整合在神仙居景区旁,向外来游客展示,是个“大手笔”,“这是一个有潜力的文化园,希望能越开越红火”。

  让文化融景,让非遗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彼此相得益彰,最终实现互惠互利,这是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开发商的美好愿景。

  “把非遗文化园作为神仙居景区的旅游配套,一方面给游客提供了景区之外的娱乐购物场所,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非遗活态地、可持续地传承。”仙居德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金杰说,“有这些非遗传承人做活态展示,我相信这个园区会成为神仙居景区外的另一个旅游目的地。”他表示,省内不乏成功案例,譬如杭州的河坊街,就是游人如织的非遗文化街区。

  为了使得非遗项目更好地融入市场,德信旅游开发公司还引入了文创团队,为这些非遗项目设计、开发文创产品,以增加他们的收入。“我们还将为非遗传承人们定期开展商业培训,让他们在有序传承的同时,还要做到有固定收入的传承。”该公司营销总监曾科说。

  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无疑开辟了一条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道路。“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可以多元化发展,集聚非遗项目是一条路子,也可以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特’。”台州市非遗中心主任李秋宁说,把非遗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会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

  把非遗拉回现实生活

  关于如何保护、传承非遗的话题,见仁见智。不过,让非遗“活”在当下,为现实服务,却是共识。

  “非遗看上去很美,但跟我有什么关系?”在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眼中,那些凝聚了传承人心血和人生经历的手艺,仅仅只是一件“高大上”的工艺品,除了欣赏,似乎没有别的价值。

  非遗曾和人们的现实需求息息相关。但生活条件的变化,使得从前那些需求不再适用,传统手艺因而渐行渐远。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非遗拉回到当下生活,和老百姓的需求、欲望重新对接。

  对接需求,形式又很多样化。台州留仙里非遗文化园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将非遗集聚起来,置于旅游产业中的一环,对游客而言,对接了体验式旅游的需求;对传承人而言,从深巷搬到闹市,对接了向外展示、养家糊口的需求。这样的做法,也符合经济学规律。

  对一座城市来说,打造好一座地标性非遗文化园,等同于多了一张亮丽的“金名片”,不仅可以滋养乡土文化,创造经济效益,还可以让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在徜徉园区时,感知、享受充满地域特性的文化氛围,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我们还应注意,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要走健康的商业模式,不能过度商业化或同质化,进而伤害到非遗本身的价值。


标签: 文化园;台州;稻草;游客;陈军;花灯;针刺;工作坊;体验;文化街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