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绍兴再出发 绍兴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
2019-09-09 09:15:53
来源: 绍兴日报 记者 裘 玮 实习生 詹春燕

  历时4个月,绍兴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8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绍兴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预审会上,专家一致同意实施方案通过预审。这意味着绍兴市向“无废城市”建设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作为浙江省唯一被生态环境部列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绍兴将通过落实一项项举措、一个个项目,实现美丽绍兴的生态文明再提升。

  精心顶层设计

  实施方案详细描述了绍兴市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和总体特色,这些内容反映出工业大市绍兴的固废总体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引申出“无废城市”建设对提升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绍兴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无废城市’试点创建是推进绍兴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4月,绍兴市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11+5”个城市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建设试点工作,多次召开相关动员会议,并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市发改委、经信局、生态环境局、建设局、综合执法局等29个职能部门(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无废”专班),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到全市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市深化改革工作中。

  在“无废”专班的牵头组织下,绍兴市进行了长达数月之久的方案编制工作。据介绍,实施方案前后共经历了六轮修改完善。一位参与方案编制的技术支撑单位有关人员透露:“在方向策略、指标体系、特色呈现等方面,绍兴市一直努力在更高标准上寻找突破口,根据城市实际,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推进方式。”

  在此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听取方案编制工作相关情况,绍兴市还专门邀请省专家来绍指导,提出相应修改意见和建议。为使方案能够更接地气,绍兴市创新实施“1+4”方案编制工作,在完成1个总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要求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业废弃物等五大类固废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区、县(市)编制子方案,建立起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固废污染防治体系。

  推进项目建设

  所谓“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绍兴市在固废处理方面本身具备较好基础,如工业固废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建立起了门类较齐全的危险废物处置体系,农业废弃物处置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去年,绍兴市通过综合利用、填埋、制备建材、焚烧等方式利用或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约466.64万吨,利用处置率达到99.94%,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较高水平。如何实现高水平之后的新一轮提升和进一步完善?“无废城市”试点创建,显然在最好的时机为进一步提升绍兴市固废利用处置能力带来了机会跟动力。

  就在市级层面紧锣密鼓编制方案的同时,一大批优质项目也加快了推进速度。位于柯桥区的绍兴市循环生态产业园二期工程焚烧厂项目后续50亩土地已完成“农转用”调整手续办理,正进行挂牌前审批流程;垃圾坑区域已完成土方开挖,正在进行底板基础施工……根据规划,明年底该项目全面竣工后,整个循环产业园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将提升至3700余吨/日,实现越城、柯桥两区生活垃圾全焚烧处理。

  类似的项目是绍兴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支撑,也将为提升绍兴市固废利用处置能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8月初,市政府在听取“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后,市级相关部门梳理出近期可同步推进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补短板、创特色、抓落实”项目化清单53个,其中“补短板”项目11个,“创特色”项目16个,“抓落实”项目26个。

  “无废城市”建设对绍兴市固废利用处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还在于体系上的进一步完善。“在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制度体系完善和产业培育方面,我们仍有提升空间。”专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此,绍兴市确定了包括22个必选指标、22个可选指标和9个自选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尤其是在自选指标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城市发展定位、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技术基础等。

  强化数字监管

  无论是顶层设计的规划构建,还是重点项目的落地建设,“无废城市”都需要地方政府和责任单位协同作战。当然,“无废城市”建设既涉及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也涵盖了老百姓吃穿住行的各个环节,“亲民”,也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

  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每一名工作人员已经认识到这是一场注定旷日持久的工作,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力量。“无废”专班已将引导群众参与创建作为下阶段重点工作。

  “说到底‘无废城市’是一种理念化的事物,它依托的是一种固废减量化到资源化再到无害化的闭合管理模式。比如减量化,除了企业之外,也是对普通群众提出的要求。这方面政府部门要做好引导,老百姓也要转变传统的认知观念。”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确保正面引导取得实效,需要有完整的监管体系。此次“无废城市”试点创建为绍兴市大数据应用管理系统提供了用武之地,通过各职能部门自身的固废管理系统平台及数据的统筹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数字化大平台,从而实现各类固废产生、运输、处置的全过程闭环管理,让产废、处废信息实现共通共享,让所有产废单位、工业园区全部纳入系统,并通过“互联网+信用”“互联网+监管”提高各类固废管理水平,最终融入城市管理智慧大脑。

  当前的一系列工作正有序推进,下阶段建设任务依旧繁重。接下来,专班将围绕专家在预审会上提出的意见继续高质量完善实施方案,全力搭建起部门、全市域共建“无废城市”的格局,不断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提供“绍兴模板”。

标签:绍兴市;无废城市;试点;预审;方案编制;阶段性成果;固体废物
编辑:白璐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绍兴  正文

美丽绍兴再出发 绍兴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
2019-09-09 09:15:53 来源: 绍兴日报 记者 裘 玮 实习生 詹春燕

  历时4个月,绍兴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8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绍兴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预审会上,专家一致同意实施方案通过预审。这意味着绍兴市向“无废城市”建设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作为浙江省唯一被生态环境部列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绍兴将通过落实一项项举措、一个个项目,实现美丽绍兴的生态文明再提升。

  精心顶层设计

  实施方案详细描述了绍兴市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和总体特色,这些内容反映出工业大市绍兴的固废总体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引申出“无废城市”建设对提升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绍兴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无废城市’试点创建是推进绍兴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4月,绍兴市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11+5”个城市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建设试点工作,多次召开相关动员会议,并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市发改委、经信局、生态环境局、建设局、综合执法局等29个职能部门(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无废”专班),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到全市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市深化改革工作中。

  在“无废”专班的牵头组织下,绍兴市进行了长达数月之久的方案编制工作。据介绍,实施方案前后共经历了六轮修改完善。一位参与方案编制的技术支撑单位有关人员透露:“在方向策略、指标体系、特色呈现等方面,绍兴市一直努力在更高标准上寻找突破口,根据城市实际,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推进方式。”

  在此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听取方案编制工作相关情况,绍兴市还专门邀请省专家来绍指导,提出相应修改意见和建议。为使方案能够更接地气,绍兴市创新实施“1+4”方案编制工作,在完成1个总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要求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业废弃物等五大类固废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区、县(市)编制子方案,建立起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固废污染防治体系。

  推进项目建设

  所谓“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绍兴市在固废处理方面本身具备较好基础,如工业固废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建立起了门类较齐全的危险废物处置体系,农业废弃物处置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去年,绍兴市通过综合利用、填埋、制备建材、焚烧等方式利用或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约466.64万吨,利用处置率达到99.94%,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较高水平。如何实现高水平之后的新一轮提升和进一步完善?“无废城市”试点创建,显然在最好的时机为进一步提升绍兴市固废利用处置能力带来了机会跟动力。

  就在市级层面紧锣密鼓编制方案的同时,一大批优质项目也加快了推进速度。位于柯桥区的绍兴市循环生态产业园二期工程焚烧厂项目后续50亩土地已完成“农转用”调整手续办理,正进行挂牌前审批流程;垃圾坑区域已完成土方开挖,正在进行底板基础施工……根据规划,明年底该项目全面竣工后,整个循环产业园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将提升至3700余吨/日,实现越城、柯桥两区生活垃圾全焚烧处理。

  类似的项目是绍兴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支撑,也将为提升绍兴市固废利用处置能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8月初,市政府在听取“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后,市级相关部门梳理出近期可同步推进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补短板、创特色、抓落实”项目化清单53个,其中“补短板”项目11个,“创特色”项目16个,“抓落实”项目26个。

  “无废城市”建设对绍兴市固废利用处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还在于体系上的进一步完善。“在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制度体系完善和产业培育方面,我们仍有提升空间。”专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此,绍兴市确定了包括22个必选指标、22个可选指标和9个自选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尤其是在自选指标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城市发展定位、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技术基础等。

  强化数字监管

  无论是顶层设计的规划构建,还是重点项目的落地建设,“无废城市”都需要地方政府和责任单位协同作战。当然,“无废城市”建设既涉及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也涵盖了老百姓吃穿住行的各个环节,“亲民”,也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

  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每一名工作人员已经认识到这是一场注定旷日持久的工作,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力量。“无废”专班已将引导群众参与创建作为下阶段重点工作。

  “说到底‘无废城市’是一种理念化的事物,它依托的是一种固废减量化到资源化再到无害化的闭合管理模式。比如减量化,除了企业之外,也是对普通群众提出的要求。这方面政府部门要做好引导,老百姓也要转变传统的认知观念。”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确保正面引导取得实效,需要有完整的监管体系。此次“无废城市”试点创建为绍兴市大数据应用管理系统提供了用武之地,通过各职能部门自身的固废管理系统平台及数据的统筹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数字化大平台,从而实现各类固废产生、运输、处置的全过程闭环管理,让产废、处废信息实现共通共享,让所有产废单位、工业园区全部纳入系统,并通过“互联网+信用”“互联网+监管”提高各类固废管理水平,最终融入城市管理智慧大脑。

  当前的一系列工作正有序推进,下阶段建设任务依旧繁重。接下来,专班将围绕专家在预审会上提出的意见继续高质量完善实施方案,全力搭建起部门、全市域共建“无废城市”的格局,不断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提供“绍兴模板”。

标签: 绍兴市;无废城市;试点;预审;方案编制;阶段性成果;固体废物
编辑: 白璐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