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完整地裁剪出一件衣服,首先我们要把它分成几个部分进行打版,打版成功后,才能裁剪布料,进行缝制。”近日,在浙江绍兴勇大针纺工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老师傅正在耐心地讲解裁剪和缝纫机的操作要点,来自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的马英听得格外认真,还不时地做着笔记。
马边县是越城区的对口帮扶贫困县,7月初,马英和她的13名同伴乘坐“就业专车”来到勇大针纺,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扶贫车间技术骨干培训。两个月后,他们将把师傅“传帮带”的技能带回家乡,传授给更多的人,使当地贫困群众实现留乡就业、脱贫致富的梦想。“我现在已经能按要求熟练地折叠包装成品衣了,接下去我还要学裁剪、针车操作和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马边县工人黄纪莲信心满满地说,经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自己掌握了技术,也开阔了眼界,脱贫的底气更足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是越城区人社部门就业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由政府引领、企业共建的“扶贫车间”,正成为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实现精准扶贫的新样本。
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去年8月举办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越商走马”招商推介会上,勇大针纺与马边县人民政府现场签订了马边扶贫车间项目。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18年,投资2000万元,在雪口山乡黎明村建设服装加工厂,购置加工设备,解决就业岗位100个;第二阶段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利用3至5年时间,在每个乡镇选取条件合适的地点建设服装加工点,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有两个扶贫车间预计8月份主体设施竣工验收,9月份开始内部装修、管线铺装、设备组装,年底前试运行。这14名马边工人就是为扶贫车间培育的首批技术骨干。
“我们有技术和岗位,马边有潜力和需求,双方合作一定能结出硕果。”绍兴勇大集团副总经理劳志根说,公司精心制订了培训计划,一方面因材施教,贫困劳动力根据各自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种进行专项技术学习,另一方面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采取以工代训的方式,由老师傅“一对一”指导,培训、生产同步进行,让员工在短时间内掌握技术,成为熟练工。同时,在培训期间给予相应的工资补助,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学好技能,回家乡就业创业。
“想要完整地裁剪出一件衣服,首先我们要把它分成几个部分进行打版,打版成功后,才能裁剪布料,进行缝制。”近日,在浙江绍兴勇大针纺工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老师傅正在耐心地讲解裁剪和缝纫机的操作要点,来自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的马英听得格外认真,还不时地做着笔记。
马边县是越城区的对口帮扶贫困县,7月初,马英和她的13名同伴乘坐“就业专车”来到勇大针纺,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扶贫车间技术骨干培训。两个月后,他们将把师傅“传帮带”的技能带回家乡,传授给更多的人,使当地贫困群众实现留乡就业、脱贫致富的梦想。“我现在已经能按要求熟练地折叠包装成品衣了,接下去我还要学裁剪、针车操作和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马边县工人黄纪莲信心满满地说,经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自己掌握了技术,也开阔了眼界,脱贫的底气更足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是越城区人社部门就业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由政府引领、企业共建的“扶贫车间”,正成为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实现精准扶贫的新样本。
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去年8月举办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越商走马”招商推介会上,勇大针纺与马边县人民政府现场签订了马边扶贫车间项目。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18年,投资2000万元,在雪口山乡黎明村建设服装加工厂,购置加工设备,解决就业岗位100个;第二阶段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利用3至5年时间,在每个乡镇选取条件合适的地点建设服装加工点,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有两个扶贫车间预计8月份主体设施竣工验收,9月份开始内部装修、管线铺装、设备组装,年底前试运行。这14名马边工人就是为扶贫车间培育的首批技术骨干。
“我们有技术和岗位,马边有潜力和需求,双方合作一定能结出硕果。”绍兴勇大集团副总经理劳志根说,公司精心制订了培训计划,一方面因材施教,贫困劳动力根据各自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种进行专项技术学习,另一方面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采取以工代训的方式,由老师傅“一对一”指导,培训、生产同步进行,让员工在短时间内掌握技术,成为熟练工。同时,在培训期间给予相应的工资补助,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学好技能,回家乡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