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珍老人,终于找到您了!”6月25日,在上虞区百官丁界寺路一幢不起眼的住宅小院内,上虞区相关领导握着一位老人的手,连连问候,除了询问老人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还嘱咐有关部门照顾好老人,让她安享晚年。
这位老人不是别人,正是著名抗日烈士、中共新闻事业奠基人之一何云的女儿,而找到她,背后花费了一番周折。
寻找烈士之后
原来几天前,上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接到北京有关方面的委托,请求帮助打听上虞籍抗日英烈何云后人的下落,如还健在,想邀请他们出席将在山西省左权县举办的一个烈士纪念活动。
何云烈士老家在上虞永和镇朱巷村。接到这个特殊的任务后,上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工作人员先是联系了同样住在永和镇的新四军老战士戚铭渠之子戚庚耀。老戚听说要寻找何烈士后人,不顾自己已是80岁高龄,毅然步行数里去朱巷村村委打听有关何云后人的消息,但并无结果,村干部只是透露何云有个外孙可能在杭州工作,具体姓什么、从事什么工作、联系电话等他们并不掌握。此时,一位热心老同志提供了一条信息——“何云女儿曾住在丁界寺,你们可以去丁界寺居委会打听一下。”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了过去,但因为提供不了要查找人的姓名,对方爱莫能助。
第二天,上虞文史专家陈海熊补充了一条重要线索,让上虞区新四军研究会人员去找丁界寺百官市场监督管理所附近一位叫陈早钿的老人。“你们只要能找到她,她会告诉你何云女儿的住址。”可是,没有详细的地址,要在一大片居民区找一个不相识的人,谈何容易。“我们只能采用最笨的办法,在楼道内一户户挨着门问过去。到了第三幢楼,就在又一户住户回答不知道时,楼上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洪亮的声音,说她知道陈早钿家大概的位置。”上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赵林说。
就这样,在陈早钿的指引下,上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行人终于找到了这位英烈之后,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这一幕。
特殊的革命家庭
生于1927年的徐如珍老人,身形瘦小,但精神矍铄,除了腿脚活动不便外,讲话思路依旧清晰,很难看出眼前这位老人已92岁高龄。徐老告诉记者,她生于1927年11月,那时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其父身为革命者,自知迟早会遇到麻烦甚至丢掉性命,怕因此会连累家人,早早离开了当时还不到周岁的她和母亲。“父亲离家参加革命时,我才10个月。后来,母亲改嫁,我从小是在舅舅家长大的。”虽然对父亲没有印象,但提起自己的父亲,老人仍难掩思念之情。
徐如珍1952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当时的下管区政府、下管供销社工作,1983年从百官粮管所退休。因为改姓换名,加上个性低调,从不在公开场合宣扬自己,因此虽一直生活在上虞,但了解她家庭出身的人并不多。退休后,老人深居简出。10多年前,其老伴去世后更是很少外出活动,生活上主要由保姆陪伴照顾,这也是她作为何云烈士的亲女儿这一身份,知者甚少的原因。
永远的怀念
徐如珍唯一的儿子、今年57岁的黄克明现在杭州工作,前天记者电话联系他时,他说,已接到北京方面来的电话,邀请他作为家庭代表参加将在山西省左权县举办的一项烈士纪念活动。“但具体时间、行程还没明确,要等通知。”
黄克明1980年代初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运输技术学校(今军事交通学院前身),后一直在部队工作,2002年起转业到杭州。黄克明说,他从读小学起,就经常听父母讲起外公何云的事迹,上世纪90年代他还看过一本小册子,更详细了解到这位从未谋面的外公的生平和抗战事迹。
“我父亲曾经去祭扫过外公的墓地,这次如果去参加活动,我也会去趟河北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祭拜外公,并且把我的家人也带去,这也是我母亲的一个心愿。”黄克明说,自己最想跟外公说的是,“外公,有您这样的抗日英烈,我们很自豪!”
■新闻链接:
武左权,文何云
何云(1905~1942),上虞永和镇朱巷村人。
牺牲前任《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该报被华北根据地军民称为“华北抗战的向导”,曾受到朱德总司令嘉奖。1942年5月,在日军对太行山的大扫荡斗争中,何云曾对身边的同志说:“不要把子弹打光了,留下最后的两颗,一颗打我,一颗打你自己,我们不能当俘虏!”5月28日晨,何云在辽县大羊角附近突围中和敌人激战数个小时,最后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7岁。何云牺牲后,刘伯承沉痛地说:“实在可惜啊!一武(指左权)一文(指何云),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全国解放后,何云烈士的忠骨被移至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安葬在左权将军墓的左侧。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何云烈士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