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昌县调腔艺人吕月明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这是新昌相隔10年被确定的第二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巧的是,新昌两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吕月明和章华琴是一对夫妇。章华琴是新昌调腔团的当家花旦,吕月明是幕后的鼓板主力,他俩妇唱夫随,走过60多个春秋。
说起吕月明刚刚获得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称号,妻子章华琴兴奋地告诉记者,她比自己获得荣誉还要激动,丈夫倒是宠辱不惊,依然埋头工作。
为练好鼓板
石板被敲出两个凹槽
前几天,记者来到吕月明家,开门的是77岁的章华琴,她神采奕奕、声音洪亮,而79岁的吕月明,因小中风留下后遗症,行动略有不便。在接受采访时章华琴说得多,吕月明在一旁补充。
1957年,从小喜欢调腔的吕月明如愿考入新昌调腔(高腔)首届艺训班,他学的是敲鼓板,这需要具备熟知曲调绝对音高的本事,万一演员唱走了调,由鼓板在帮腔中予以匡正,又需要对全剧了如指掌,把握好时间节点来提示、牵头起帮及帮腔等。在《闹判》《秋江》《活捉》等折子戏中,鼓板还要把脚搁于鼓面上,通过调节压脚的力度来产生风声、雨声等效果。敲鼓板一职,压力不可谓不重,吕月明为此狠下苦功,凡是剧团排练的戏目,他对情节、道白和唱腔都记个滚瓜烂熟。
为了练好手腕的力度,吕月明将敲鼓用的竹签替换成沉重的铁签,以练习敲鼓的实度。章华琴介绍,在新昌县青年路小学附近的教堂门外,一处石板上至今还留有两个小酒盏大小的凹槽,那是吕月明常年累月用铁签愣生生敲击出的。练铁签也在吕月明的手上留下了痕迹——大拇指弯曲。
2013年,新昌调腔剧团前往香港参加中国戏曲节演出,在《关云长千里独行·三关斩汴》谢幕时,有位香港导演说台上有两位关云长:一位是台前的演员,另一位是幕后把感情打入鼓中的吕月明。
为抢救曲谱
他废寝忘食工作
新昌调腔作为中国戏曲“活化石”,至今已有600年历史,但它有个怪现象,没有曲谱。当然,老一辈艺人在古抄本长期累积中形成了一套“蚯蚓”符号,演员可以根据标注的曲牌与“蚯蚓”符号唱出腔调。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认识“蚯蚓”符号的新昌调腔师傅先后过世,这让吕月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身兼多职的吕月明,白天教学生上课,下班埋首书桌前“翻译”古抄本。章华琴做好饭菜,往往喊上数次,而书房里传来的是吕月明“思路来了,让我再写会儿”的回答。
“我总觉得时间不够,就想抓紧‘翻译’古抄本,多留点新昌调腔的曲谱给后人。”吕月明这样解释。
2013年,参加中国戏曲节回来后,吕月明更是一口气将7本折子戏的简谱翻译成“蚯蚓”符号,让后人可以通过简谱识“蚯蚓”。
吕月明还参与编撰多部戏曲著作,编撰《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绍兴本”、扩编完成《调腔音乐集成》、撰写《调腔综述》等等,为新昌调腔音乐曲谱保护传承做了许多工作。
琴瑟和鸣
“非遗”夫妇的担当
上世纪80年代,新昌调腔与所有的传统戏曲一样日渐式微,最困难的时候,整个调腔剧团只剩下18位老艺人,其中就有章华琴、吕月明夫妇。
2007年,新昌县调腔剧团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开办了调腔中专班,吕月明、章华琴夫妇被聘为教师,他俩在30位小学员身上看到了新昌调腔的未来和希望。授课期间,每天早出晚归,恨不能将一身本领都传给学生。
带学生、翻译乐谱、收集汇编调腔作品,本来就患有糖尿病的吕月明,在2015年又患上了小中风……
平时,热爱调腔的夫妇俩,在生活中互相探讨共同进步。一次,吕月明在整理调腔传统大戏《闹九江》时,对其中一段曲调不满意,怎么调整也不满意,妻子章华琴侧身过来一瞧,自告奋勇就为丈夫演绎了一段《三清湾》,吕月明茅塞顿开,最终作出了满意的曲调。
而自认为乐理水平是短板的章华琴,则时常主动向丈夫讨教乐理知识。碰到一些古戏或者难度大的新曲,章华琴就向丈夫讨教这个音符怎么唱、这个动作放在哪个节拍后面好……
一甲子时光匆匆而过,这对一辈子从事新昌调腔的“非遗”夫妇说,“只要剧团有需要,我们愿意奉献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