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衢州江山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江山市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是浙江省“西南生态屏障”,钱塘江源头之一。
2008年,江山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浙江省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成功创建为“第一批省级森林城市”。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几年艰辛努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5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8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14平方米,道路绿化率95.08%,水岸绿化率97.90%。
林水相依、林城相融、林居相倚,山水与城乡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近日,记者实地走访江山几地,感受这座城市宜居、宜业和宜旅的娴静姿态。
城市 绿意满城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记忆中你青涩的脸……”10月31日,记者徜徉在江山市西山花海,循歌声而去,三位年轻人正自弹自唱。
“我们从江郎山一路唱,来到市区,看到这一大片耀眼的花海,忍不住为美景停留,留下自己的歌声。”叶旭春代其他两位小伙伴解答了记者心中的疑惑。
“原本是一片荒地,三年前悄然变成大花园,眼下,西山花海可是江山的网红。”家住滨江二区的周先生正抱着孩子在花海散步。周先生告诉记者,如今,不用出城,就能享受“春有月季秋有菊”的田园美景,他十分满足。
“推窗见绿,处处是绿。现在的江山越来越生态,住着真舒服。”在江山市须江公园,一位正在散步的老先生说。
“近两年来,江山以‘彩化江山’建设为目标,按照‘总量扩绿,结构增彩’的要求,通过提质扩量增绿、种植彩叶树种、改良绿化品种等方式,加强了西山、老虎山、须江、双塔四大公园和城市周边山体的景观林和改造林建设,丰富植树造林的层次和色彩,提升整体绿化档次和水平。”江山市林业局创森办副主任柴茂林介绍,与此同时,按照“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绿美结合”的思路,加快高速高铁、国道省道、县乡道沿线绿化步伐。“杭长高铁、黄衢南高速、205国道、315省道江山段两侧实现全线双行绿化。”
乡村 绿袖绕乡
廿八都镇兴墩村森林覆盖率达94.5%,空气中负氧离子达每立方厘米1.4万个,是天然氧吧。
“满眼的绿色,满眼的蓝色,养眼、养肺、养心,这里真是个好地方。”今年夏天,萧山人陈伟在红豆杉古树群旁的杨春凤家住了两个月,他发现这里七八十岁的老人很多,老人不仅高寿,而且耳不聋眼不花,还经常下田地干活。“古村、古树、长寿村……这些让兴墩村成了城市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2013年,兴墩村南方红豆杉群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该村立足生态景观,开发“红豆杉群”“安民关口”“水涧头瀑布”等自然历史景观。自2013年发展民宿,现在从事休闲民宿产业的农户有48家, 500张床位,高峰时日接待游客1000多人,去年接待游客7万多人。
“兴墩村可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休闲示范样板。它是以森林风景资源为背景,森林文化为内涵,进行加工、整理、融合,而构建成的独具特色的森林人文景观。”柴茂林介绍,江山市现有省级森林城镇6个,省、市级森林村庄209个,占江山市行政村总数的71.6%,全市村庄林木绿化率达40%以上。
规划 绿魂入画
走进江山市大桥镇陈家自然村村口,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
三株黄连树前,立着一块牌子,“联系党员:陈细土,职责:定期对古树名木生长和养护情况进行检查,防止对古树的人为破坏。”
“这是村里的党员认领牌,这里每一株古树都由党员认领。”村支书徐深辉介绍,村内古树群有樟树、黄连、苦槠等25棵古树。
2015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投资30余万元兴建古木群公园。古木群公园建成,谁来维护?经村两委讨论,颁布《大桥镇陈家村古木群保护管理制度》,采取党员就近认领原则。
69岁老党员陈细土家住黄连树旁,“这三棵树得有百年了,我记得小时候,它们就这么粗,几十年过去,我变成了老头子,树还是老样子。”陈细土说,每天出门,他首先看一眼黄连树,就像和家里人打招呼一样。
“森林城市创建不只是种几棵树、造几片林、拿一块牌的事,而是事关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柴茂林介绍,近年来,江山市先后制订了《江山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江山市名木古树保护办法》《江山市城市绿化补偿费标准》等10多个绿化保护规范性文件,普遍开展了义务植树、古树名木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等一系列生态科普宣传实践活动。
据了解,接下来,江山市通过实施一批森林城市建设项目和优化提升一批森林绿地项目,构建“一心一环一轴五带多点”的市域森林布局体系和“一轴六园多廊”的城区森林绿地系统,把江山市建成“城乡森林化、村庄园林化、通道林荫化、水岸绿茵化、产业生态化、全域景区化”的生态环境良好、居住环境优美、生态产业发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宜居、宜业、宜游的高水平国家森林城市和山清水秀美丽多娇的“大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