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瞻岐黄牛礁海塘景色宜人。(丁红摄)
“走遍天下,不及宁波江厦。”
宁波因水而兴。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条“丝带”交错汇集,如丝的秀水,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的宁波人。然而,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宁波历来是洪涝台旱灾害的多发地区。
水利兴,则仓廪实、农业稳、民安居、城市美。从单纯治水患到做好水生态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治水兴水,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如今,一缕缕清泉,流进千家万户;一条条清流,再现江南水乡美景;一座座堤坝,护卫江河安澜;一条条海塘,为百姓筑起“生命线”……
1959,姚江大闸通水。(资料图)
台灾洪灾频发砸锅卖铁造海塘
受海岸线绵长、平原地势外高中低、感潮性河流多等不利条件影响,宁波干旱、台风和洪涝灾害交替发生,百姓深受其苦。
1956年8月1日,一个特大台风在象山登陆,南庄平原一片汪洋,3402条生命沦为亡魂,5614人受伤,241户全家遇难……抗台前线总指挥韩桂秋,为救几名老年妇女,被卷入浪中冲走,殉职于龙王庙,年仅35岁。1956年“8·1”台风,是浙江沿海台风灾害史上最惨烈的一页。
一边是防汛,一边是抗旱。新中国成立后,宁波也曾经历过多次重大旱灾。1967年大旱,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一次旱灾,也是近百年来罕见的。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宁波溪道断流,内河河网干涸,东钱湖、姚江水尽,水上航运断绝,甚至还引发了水事纠纷。
市政协原副主席、水利局原局长孔凡生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前遗留下来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抗灾能力极弱。1949年,宁波一解放,生产建设上的第一件事便是以工代赈修海塘。1980年以后,宁波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水利改革不断深入,从为农业服务转向为国民经济全面服务,由此走出农村,走向城市。
老水利人陈永东回忆,在1997年的“8·18”台灾中,沿海潮位达到了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高点,宁波一线海塘几乎全线损毁,象山、宁海一片汪洋,多年的水利建设成果毁于一旦。
“这促使宁波下定决心,砸锅卖铁建设标准海塘。”陈永东说,1997年10月,市水利局出台《宁波市标准海塘建设规划》。到2003年,建设者克服种种困难,建起了420公里标准海塘。这些“海上长城”经受住多次大台风的考验,实现了沿海人民期待已久的“漫而不决,冲而不垮”的愿景。
进入新世纪,宁波水利建设从城市防洪、强塘固坝工程到农田水利、滩涂围垦、城乡供水保障等方面全力加快建设进程,高潮迭起。
仅2006年至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宁波就投入210亿元,大约占浙江省水利投资的四分之一,为当时全国水利投入最多的城市之一。
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形成了一个大、中、小水库结合,具有一定标准的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围涂、环保等综合效能的水利工程体系。
航拍姚江大闸。(张亮厉晓杭摄)
攻坚
城市防洪开足马力“水上长城”守护百姓
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绷紧防洪保安的弦。
姚江是宁波的母亲河,流域面积达2940平方公里,涉及余姚和江北、鄞州等区域。慈城地处姚江下游,每到汛期,一旦上游来水量大,慈城防汛压力陡增。
位于姚江边的慈城半浦村、洪陈村等5个村,曾经是“重灾区”。慈城镇有关领导介绍,以前一旦遭遇强降雨,姚江河水倒灌,姚江边的村庄经常受淹。2016年,姚江干堤慈城段全线封闭投入使用。这几年,台风接连来袭,村庄高枕无忧,水利工程发挥了显著作用。
“治水,下的是一盘大棋。”水利专家、市水利局副巡视员吕振江介绍,1999年以来,宁波城市防洪整治工程与流域治理相结合。5年时间内,宁波投资11.4亿元,基本完成城市防洪建设任务。“我们建成甬江干流及宁波城区三江六岸段堤防,共计76公里,新建了11座沿江水闸。”
甬江流域是宁波防洪保安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提高宁波城市防洪能力,2011年,作为宁波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项目,甬江防洪工程陆续开工,涉及奉化江、姚江、县江、东江、剡江,共六个河段,总投资约71亿元,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至100年一遇,成为宁波城市抵御洪灾的强大屏障。
千年古村走马塘就在东江沿线。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影响宁波,走马塘虽有积水,但很快退去。村干部陈贤国说,当年,东江堤防加固工程鄞州段项目刚投用,是甬江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工程建成后,与往年相比,村民家中进水情况明显减少。”
新建的防洪堤防,结合了绿化
工程,不但使防洪能力明显增强,而且将防洪、交通、市政、园林、景观、休闲等功能集于一身。无论是堤防布置、型式设计,还是地面铺装、绿化、雕塑等景观设计,都显得美观、新颖,富有时代气息。
记者在三江口走访,过往市民无不称赞。家住镇海的跑友陈先生说:“每到闲暇时间,我喜欢到三江口一带跑一跑,感受水美宁波。”
提质
净化扮靓水环境治出清流美景
百年古树临水而立,仿佛在静静地诉说历史;清澈见底的溪水蜿蜒曲折,绕村而过;一幢幢整齐划一的民房,掩映在浓得化不开的绿意中……得益于水环境不断提升,象山墙头镇方家岙村,一跃成为“网红”村。
“方家岙的蝶变,就是从水文章开始破题的。”村干部欧昌伍说,以前村里污水横流,经过整治后,村里以大雷溪流域及环村路作为村落旅游精品线建设范围,先后建成生态观光长廊、环溪观光游步道、瑞安古桥等12个旅游景点,每逢假期,人气爆棚。
宁波有6000多条河道,总长度1万余公里。以三江河道为主动脉,以骨干排涝工程、引调水工程为静脉,以城乡河道为毛细血管,构建起四通八达的水系。
近年来,全市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工作,采用“河库联调润港城,五水共治惠民生”的建设模式,围绕“五大体系”,大力实施“十项重点示范工程”。
通过“美丽河湖”“生态河道”“水环境整治示范镇和村”建设,我市已实现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村级五级河道“河长制”全覆盖。2017年,我市顺利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
发源于鄞州东钱湖和三溪浦水库的小浃江,流经五乡碶过鄞镇桥入小港境内,是北仑的母亲河。通过8年的生态治理,小浃江重现“潮音时入耳,带水亦盈盈”的江南水乡美景,让两岸人民得避水患之害、得享水利之惠。
家住小浃江畔的居民高云昌很有获得感:“小浃江被评为浙江省‘最美家乡河’,乡邻们真的很骄傲。在家门口,我们就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了。”
创新
“治水强基”投重金“镇水重器”守江河
2013年,台风“菲特”重创宁波,139个乡镇113万人受灾,余姚城区70%受淹,陆上行舟的情景,不少人至今记忆犹新。
洪涝之害猛如虎!痛定思痛,2013年起,我市举全市之力,以雷霆之势,全面部署开展“治水强基”三年行动计划,剑指洪涝之患,共实施51项重大防洪治涝水利项目,基本构建起了“上蓄、外挡、中疏、下排”的防洪治涝工程体系并发挥系统效益,3年累计投入资金160亿元。近年来多个台风暴雨防御战中,这些水利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涝治理是百姓关注的热点。”吕振江介绍,2014年,我市启动并建成五大应急泵站,台风影响期间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内涝,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继五大泵站后,市水利部门规划推进了新一批强排闸泵工程,并启动一闸三泵建设,筑起了一批“镇水重器”,努力补齐城区内涝强排这一短板。
2015年8月,中心城区6座应急强排泵站全面投用,总日排涝81.6万吨。
远眺甬新闸,这个位于甬新河与甬江交汇口的“镇水重器”,雄姿英发。水利工程师赵毅告诉记者:“按照设计流量,强排设施每秒可排水60立方米,也就是说,只需40秒就可排干一个标准游泳池。每到汛期,各大泵站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缓解了城区内涝。”
防洪水、排涝水,是“五水共治”中的重要“两水”。为了夯实防灾减灾工程体系,2017年,宁波全面深入推进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全力推进五大防洪排涝体系建设,重点实施21个重大防洪治涝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投资约330亿元,有望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鄞州瞻岐黄牛礁海塘景色宜人。(丁红摄)
“走遍天下,不及宁波江厦。”
宁波因水而兴。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条“丝带”交错汇集,如丝的秀水,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的宁波人。然而,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宁波历来是洪涝台旱灾害的多发地区。
水利兴,则仓廪实、农业稳、民安居、城市美。从单纯治水患到做好水生态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治水兴水,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如今,一缕缕清泉,流进千家万户;一条条清流,再现江南水乡美景;一座座堤坝,护卫江河安澜;一条条海塘,为百姓筑起“生命线”……
1959,姚江大闸通水。(资料图)
台灾洪灾频发砸锅卖铁造海塘
受海岸线绵长、平原地势外高中低、感潮性河流多等不利条件影响,宁波干旱、台风和洪涝灾害交替发生,百姓深受其苦。
1956年8月1日,一个特大台风在象山登陆,南庄平原一片汪洋,3402条生命沦为亡魂,5614人受伤,241户全家遇难……抗台前线总指挥韩桂秋,为救几名老年妇女,被卷入浪中冲走,殉职于龙王庙,年仅35岁。1956年“8·1”台风,是浙江沿海台风灾害史上最惨烈的一页。
一边是防汛,一边是抗旱。新中国成立后,宁波也曾经历过多次重大旱灾。1967年大旱,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一次旱灾,也是近百年来罕见的。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宁波溪道断流,内河河网干涸,东钱湖、姚江水尽,水上航运断绝,甚至还引发了水事纠纷。
市政协原副主席、水利局原局长孔凡生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前遗留下来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抗灾能力极弱。1949年,宁波一解放,生产建设上的第一件事便是以工代赈修海塘。1980年以后,宁波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水利改革不断深入,从为农业服务转向为国民经济全面服务,由此走出农村,走向城市。
老水利人陈永东回忆,在1997年的“8·18”台灾中,沿海潮位达到了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高点,宁波一线海塘几乎全线损毁,象山、宁海一片汪洋,多年的水利建设成果毁于一旦。
“这促使宁波下定决心,砸锅卖铁建设标准海塘。”陈永东说,1997年10月,市水利局出台《宁波市标准海塘建设规划》。到2003年,建设者克服种种困难,建起了420公里标准海塘。这些“海上长城”经受住多次大台风的考验,实现了沿海人民期待已久的“漫而不决,冲而不垮”的愿景。
进入新世纪,宁波水利建设从城市防洪、强塘固坝工程到农田水利、滩涂围垦、城乡供水保障等方面全力加快建设进程,高潮迭起。
仅2006年至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宁波就投入210亿元,大约占浙江省水利投资的四分之一,为当时全国水利投入最多的城市之一。
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形成了一个大、中、小水库结合,具有一定标准的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围涂、环保等综合效能的水利工程体系。
航拍姚江大闸。(张亮厉晓杭摄)
攻坚
城市防洪开足马力“水上长城”守护百姓
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绷紧防洪保安的弦。
姚江是宁波的母亲河,流域面积达2940平方公里,涉及余姚和江北、鄞州等区域。慈城地处姚江下游,每到汛期,一旦上游来水量大,慈城防汛压力陡增。
位于姚江边的慈城半浦村、洪陈村等5个村,曾经是“重灾区”。慈城镇有关领导介绍,以前一旦遭遇强降雨,姚江河水倒灌,姚江边的村庄经常受淹。2016年,姚江干堤慈城段全线封闭投入使用。这几年,台风接连来袭,村庄高枕无忧,水利工程发挥了显著作用。
“治水,下的是一盘大棋。”水利专家、市水利局副巡视员吕振江介绍,1999年以来,宁波城市防洪整治工程与流域治理相结合。5年时间内,宁波投资11.4亿元,基本完成城市防洪建设任务。“我们建成甬江干流及宁波城区三江六岸段堤防,共计76公里,新建了11座沿江水闸。”
甬江流域是宁波防洪保安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提高宁波城市防洪能力,2011年,作为宁波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项目,甬江防洪工程陆续开工,涉及奉化江、姚江、县江、东江、剡江,共六个河段,总投资约71亿元,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至100年一遇,成为宁波城市抵御洪灾的强大屏障。
千年古村走马塘就在东江沿线。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影响宁波,走马塘虽有积水,但很快退去。村干部陈贤国说,当年,东江堤防加固工程鄞州段项目刚投用,是甬江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工程建成后,与往年相比,村民家中进水情况明显减少。”
新建的防洪堤防,结合了绿化
工程,不但使防洪能力明显增强,而且将防洪、交通、市政、园林、景观、休闲等功能集于一身。无论是堤防布置、型式设计,还是地面铺装、绿化、雕塑等景观设计,都显得美观、新颖,富有时代气息。
记者在三江口走访,过往市民无不称赞。家住镇海的跑友陈先生说:“每到闲暇时间,我喜欢到三江口一带跑一跑,感受水美宁波。”
提质
净化扮靓水环境治出清流美景
百年古树临水而立,仿佛在静静地诉说历史;清澈见底的溪水蜿蜒曲折,绕村而过;一幢幢整齐划一的民房,掩映在浓得化不开的绿意中……得益于水环境不断提升,象山墙头镇方家岙村,一跃成为“网红”村。
“方家岙的蝶变,就是从水文章开始破题的。”村干部欧昌伍说,以前村里污水横流,经过整治后,村里以大雷溪流域及环村路作为村落旅游精品线建设范围,先后建成生态观光长廊、环溪观光游步道、瑞安古桥等12个旅游景点,每逢假期,人气爆棚。
宁波有6000多条河道,总长度1万余公里。以三江河道为主动脉,以骨干排涝工程、引调水工程为静脉,以城乡河道为毛细血管,构建起四通八达的水系。
近年来,全市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工作,采用“河库联调润港城,五水共治惠民生”的建设模式,围绕“五大体系”,大力实施“十项重点示范工程”。
通过“美丽河湖”“生态河道”“水环境整治示范镇和村”建设,我市已实现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村级五级河道“河长制”全覆盖。2017年,我市顺利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
发源于鄞州东钱湖和三溪浦水库的小浃江,流经五乡碶过鄞镇桥入小港境内,是北仑的母亲河。通过8年的生态治理,小浃江重现“潮音时入耳,带水亦盈盈”的江南水乡美景,让两岸人民得避水患之害、得享水利之惠。
家住小浃江畔的居民高云昌很有获得感:“小浃江被评为浙江省‘最美家乡河’,乡邻们真的很骄傲。在家门口,我们就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了。”
创新
“治水强基”投重金“镇水重器”守江河
2013年,台风“菲特”重创宁波,139个乡镇113万人受灾,余姚城区70%受淹,陆上行舟的情景,不少人至今记忆犹新。
洪涝之害猛如虎!痛定思痛,2013年起,我市举全市之力,以雷霆之势,全面部署开展“治水强基”三年行动计划,剑指洪涝之患,共实施51项重大防洪治涝水利项目,基本构建起了“上蓄、外挡、中疏、下排”的防洪治涝工程体系并发挥系统效益,3年累计投入资金160亿元。近年来多个台风暴雨防御战中,这些水利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涝治理是百姓关注的热点。”吕振江介绍,2014年,我市启动并建成五大应急泵站,台风影响期间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内涝,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继五大泵站后,市水利部门规划推进了新一批强排闸泵工程,并启动一闸三泵建设,筑起了一批“镇水重器”,努力补齐城区内涝强排这一短板。
2015年8月,中心城区6座应急强排泵站全面投用,总日排涝81.6万吨。
远眺甬新闸,这个位于甬新河与甬江交汇口的“镇水重器”,雄姿英发。水利工程师赵毅告诉记者:“按照设计流量,强排设施每秒可排水60立方米,也就是说,只需40秒就可排干一个标准游泳池。每到汛期,各大泵站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缓解了城区内涝。”
防洪水、排涝水,是“五水共治”中的重要“两水”。为了夯实防灾减灾工程体系,2017年,宁波全面深入推进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全力推进五大防洪排涝体系建设,重点实施21个重大防洪治涝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投资约330亿元,有望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水利基础设施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