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行城市 港口争绿 宁波全力打造“绿色交通城市 ”
2019-04-08 07:51:04
来源: 宁波日报 张 燕 余明霞

  大榭万华码头圆形穹顶煤仓

  北仑太河路溪岙岭隧道段

  市区公共自行车

  三门湾大桥

  绿色是美丽中国最动人的底色,交通是流淌在城市里最灵动的风景。

  一座绿色交通城市,应该是运输结构和运输组织完整有序,应该是绿色出行和集约运输蔚然成风,应该是运输装备、交通基础设施的清洁高效,它们使人、货、车、船、路、港浑然天成,让城市在流动中吐故纳新、清新美丽。

  2015年,经交通运输部批准,宁波市正式创建绿色交通城市,围绕“建设综合绿色交通,打造智慧美丽港城”建设主题,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自2011年以来,累计下达市级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补助资金超过1.5亿元,带动企业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益,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履行绿色发展责任,强化政策引导、项目支撑,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推动发展,在淘汰落后运输装备、技术升级和绿色环保等重点环节不断发力,保障创建绿色交通城市顺利完成。创建期以来,绿色交通城市重点支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可产生年节能量4.4万吨标准煤,替代燃油量7.9万吨标准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

  在创建绿色交通城市过程中,宁波打出了港口争绿、公路争美、运输争速、管理争效的“四争”组合拳。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在创建绿色交通城市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预考核中,专家组认为宁波“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有力支撑了浙江绿色交通省创建,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发挥了引领作用”。

  绿色交通梦,在宁波成为现实。

  三年前,一艘载箱量为1.3万标准箱的大型集装箱船“中远丹麦”轮泊靠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随后该集装箱轮在远东码头平稳接入港口电网,浙江省首个高压变频船舶岸电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被交通运输部列为首批港口船舶岸电电能替代示范项目之一。

  泱泱宁波舟山港,600多条航线连接着全球100多个国家,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年集装箱吞吐量超2600万标准箱,分列全球第一和第三,是国家的主枢纽港之一。

  如今,不仅仅是远东码头,宁波舟山港已建成低压岸电系统94套、高压岸电系统6套,9艘船舶完成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改造。岸电接电点数量、覆盖率和年均接电船舶艘次均位列全国港口前茅。2018年12月25日上午,全国港口首艘双燃料拖轮宁波舟山港所属“甬港消拖60”顺利下水。双燃料拖轮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低碳、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采用双燃料发动机驱动,可实现柴油与天然气(LNG)两种燃料的相互转换,燃油替代率可高达90%。采用燃气模式运行时,全面减少环硫氧化物、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排放,是我国港口港作船舶升级换代的代表性产品。除此之外,港区全面推行清洁能源运输设备,到2018年底,累计投用LNG集卡达650余辆,规模居全国港口前列,年使用天然气超过1.6万吨。

  林立的桥吊、龙门吊等大型装卸设备上,基本都安装着一个小盒子,别看它小,它能将这些“大家伙”工作时释放的能量及时回收到交流电网中,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创建期间,累计投资超过4300万元实施能量回馈技术改造,大型港作机械能量回馈技术应用率超过90%,年均节能1400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900吨。

  创建绿色港口过程中,宁波舟山港累计投入超11亿元,在提升港口生产调度自动化水平、推广节能技术、应用清洁能源装备等方面不断创新,逐步走上一条绿色转型升级之路。

  公路争美 交通走廊美如画

  宁波南部的象山港,有最美的海湾之一,青山映着波光粼粼的海面,横跨胡陈港、力洋港、青山港和蛇蟠水道等港湾、滩涂的三门湾大桥逶迤而行。

  三门湾大桥及接线把“内优外美、绿色环保、智能高效、服务优质”的理念贯穿于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养护、管理、运行等全过程。在方案设计上,加强了对沿线风景优美的乡村和海滨的保护,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同时避免切割沿线宝贵的腹地资源;通过大狮子山出洞口东西线位调整,避免了对饮用水源-溪口水库的影响。在项目建设中,将隧道开挖的石料经挑选后破碎加工,作为机制砂及填石路基材料,节约了工程成本,减少弃方及土地占用。将高速公路融于自然,三门湾大桥赢得了“山海高速”的美名,也为三门湾新区海陆统筹发展预留了空间,为海洋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同时,获得了浙江省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建设省级试点,还成为了浙江省第一批“两美”浙江立功竞赛的十大重点工程。

  高速公路大气端庄,普通公路则是一条条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带动着宁波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目前,全市完成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1823公里,公路精品示范走廊575公里,以科创产业走廊、生态富民走廊、自然风景走廊、绿色生态长廊、历史人文走廊为重要抓手,推动一批国家4A级景区、特色小镇、经济开发区和特色精品村、乡村旅游集聚区的开发建设,打造出象山、江北等一批美丽经济走廊省级示范区县(市)。

  公路及桥隧上的节能照明技术,路面上的橡胶沥青、泡沫沥青节能技术,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预检管理系统等一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让宁波公路因“绿”更美。

  同时,以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预检管理系统为支撑,建立了“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联合执法、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公路车辆超限超载长效管理机制,非现场执法、法规建设、非法改装车整治等处于全国同行领先,全国先后有30多个省、市交通、公安部门来宁波考察交流,并得到交通运输部领导充分肯定。

  运输争速 人货畅行两相宜

  绿色交通是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很多穿梭于城市的宁波人,习惯骑着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或坐“微公交”到地铁站,然后坐地铁上下班。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公共自行车和出租车的“四车一体”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为人们的绿色出行、便捷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然,公共交通带给宁波人的感受不仅如此。崭新的车辆、清洁的能源、便捷的支付是宁波人喜爱乘坐公共交通的重要原因。在宁波市区,有三分之二的公交车为清洁能源或新能源车。2017年12月,宁波便启动市区公交一体化支付终端机具试点工作,仅半年多时间实现市区600余条公交线路、7973辆公交车实现移动支付等多种支付功能全覆盖,日均使用移动支付乘车超18万人次。

  人便于行,货畅其流,集装箱提箱预约系统提速宁波低碳物流。从2016年开始,市交通局以政府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模式,促成车队、驾驶员、货代等用箱人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堆场企业形成高效的业务协同作业体系。此后,预约提箱系统不断丰富,去年12月,集装箱出口提空进重无纸化在宁波港域码头上线试运行,目前已成功与80%船公司、所有的港外28家堆场及1300余家实际用箱人对接,计划2019年上半年,全面实现出口提空进重全程无纸化。

  据测算,全程无纸化在宁波舟山港全面推广后,每年可节约燃油240万升(约2940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0万千克、减少用纸量720万张。欧盟气候行动与能源委员会卡涅特主席以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充分肯定了宁波做法。

  管理争效 蹄疾步稳圆“绿”梦

  去年12月18日,国内首条双层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宁波舟山港至绍兴双层集装箱班列成功首发。双层集装箱列车使用承载能力更强的专用车底,相较普通的单层货运列车,运量可提高30%以上,目前仅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运营。

  通过有效的引导,宁波成为国内海铁联运增幅最大的城市,去年全年完成60.2万标箱,同比增长50.2%,运输量排名上升至全国第三位。自2018年1月份重庆-宁波海铁线路开行以来,渝甬出口海铁联运班列以高效的运输时效、便利的出海通道、优质的服务深受客户的称赞。截至2019年3月底,渝甬班列共运行160列,到发集装箱量19472标箱;渝甬出口班列的开通,将有效保护长江资源,缓解长江拥堵、解决货物出运难问题,打造时效快的物流通道。下一步,宁波舟山港将开通渝甬进口海铁联运班列,双向连通渝新欧“一带”和宁波舟山港“一路”,使渝甬班列形成“双向、双路、双重”的格局。而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已通过交通运输部专项验收,获得交通运输部信息化示范项目称号。

  发展智慧交通,强化新能源研发及应用,加强绿色交通宣传……一系列创新和高效的管理手段,推动宁波城市绿色交通实现从“单一”到“融合”、从“优先”到“优选”、从“量变”到“质变”的大飞跃,到2018年底,基本建成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各领域、全过程,为美丽宁波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标签:宁波;绿色交通;舟山港;码头;大桥;班列;公共自行车;交通运输部;交通走廊;港口
编辑:方涛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宁波  正文

畅行城市 港口争绿 宁波全力打造“绿色交通城市 ”
2019-04-08 07:51:04 来源: 宁波日报 张 燕 余明霞

  大榭万华码头圆形穹顶煤仓

  北仑太河路溪岙岭隧道段

  市区公共自行车

  三门湾大桥

  绿色是美丽中国最动人的底色,交通是流淌在城市里最灵动的风景。

  一座绿色交通城市,应该是运输结构和运输组织完整有序,应该是绿色出行和集约运输蔚然成风,应该是运输装备、交通基础设施的清洁高效,它们使人、货、车、船、路、港浑然天成,让城市在流动中吐故纳新、清新美丽。

  2015年,经交通运输部批准,宁波市正式创建绿色交通城市,围绕“建设综合绿色交通,打造智慧美丽港城”建设主题,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自2011年以来,累计下达市级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补助资金超过1.5亿元,带动企业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益,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履行绿色发展责任,强化政策引导、项目支撑,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推动发展,在淘汰落后运输装备、技术升级和绿色环保等重点环节不断发力,保障创建绿色交通城市顺利完成。创建期以来,绿色交通城市重点支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可产生年节能量4.4万吨标准煤,替代燃油量7.9万吨标准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

  在创建绿色交通城市过程中,宁波打出了港口争绿、公路争美、运输争速、管理争效的“四争”组合拳。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在创建绿色交通城市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预考核中,专家组认为宁波“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有力支撑了浙江绿色交通省创建,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发挥了引领作用”。

  绿色交通梦,在宁波成为现实。

  三年前,一艘载箱量为1.3万标准箱的大型集装箱船“中远丹麦”轮泊靠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随后该集装箱轮在远东码头平稳接入港口电网,浙江省首个高压变频船舶岸电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被交通运输部列为首批港口船舶岸电电能替代示范项目之一。

  泱泱宁波舟山港,600多条航线连接着全球100多个国家,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年集装箱吞吐量超2600万标准箱,分列全球第一和第三,是国家的主枢纽港之一。

  如今,不仅仅是远东码头,宁波舟山港已建成低压岸电系统94套、高压岸电系统6套,9艘船舶完成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改造。岸电接电点数量、覆盖率和年均接电船舶艘次均位列全国港口前茅。2018年12月25日上午,全国港口首艘双燃料拖轮宁波舟山港所属“甬港消拖60”顺利下水。双燃料拖轮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低碳、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采用双燃料发动机驱动,可实现柴油与天然气(LNG)两种燃料的相互转换,燃油替代率可高达90%。采用燃气模式运行时,全面减少环硫氧化物、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排放,是我国港口港作船舶升级换代的代表性产品。除此之外,港区全面推行清洁能源运输设备,到2018年底,累计投用LNG集卡达650余辆,规模居全国港口前列,年使用天然气超过1.6万吨。

  林立的桥吊、龙门吊等大型装卸设备上,基本都安装着一个小盒子,别看它小,它能将这些“大家伙”工作时释放的能量及时回收到交流电网中,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创建期间,累计投资超过4300万元实施能量回馈技术改造,大型港作机械能量回馈技术应用率超过90%,年均节能1400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900吨。

  创建绿色港口过程中,宁波舟山港累计投入超11亿元,在提升港口生产调度自动化水平、推广节能技术、应用清洁能源装备等方面不断创新,逐步走上一条绿色转型升级之路。

  公路争美 交通走廊美如画

  宁波南部的象山港,有最美的海湾之一,青山映着波光粼粼的海面,横跨胡陈港、力洋港、青山港和蛇蟠水道等港湾、滩涂的三门湾大桥逶迤而行。

  三门湾大桥及接线把“内优外美、绿色环保、智能高效、服务优质”的理念贯穿于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养护、管理、运行等全过程。在方案设计上,加强了对沿线风景优美的乡村和海滨的保护,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同时避免切割沿线宝贵的腹地资源;通过大狮子山出洞口东西线位调整,避免了对饮用水源-溪口水库的影响。在项目建设中,将隧道开挖的石料经挑选后破碎加工,作为机制砂及填石路基材料,节约了工程成本,减少弃方及土地占用。将高速公路融于自然,三门湾大桥赢得了“山海高速”的美名,也为三门湾新区海陆统筹发展预留了空间,为海洋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同时,获得了浙江省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建设省级试点,还成为了浙江省第一批“两美”浙江立功竞赛的十大重点工程。

  高速公路大气端庄,普通公路则是一条条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带动着宁波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目前,全市完成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1823公里,公路精品示范走廊575公里,以科创产业走廊、生态富民走廊、自然风景走廊、绿色生态长廊、历史人文走廊为重要抓手,推动一批国家4A级景区、特色小镇、经济开发区和特色精品村、乡村旅游集聚区的开发建设,打造出象山、江北等一批美丽经济走廊省级示范区县(市)。

  公路及桥隧上的节能照明技术,路面上的橡胶沥青、泡沫沥青节能技术,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预检管理系统等一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让宁波公路因“绿”更美。

  同时,以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预检管理系统为支撑,建立了“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联合执法、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公路车辆超限超载长效管理机制,非现场执法、法规建设、非法改装车整治等处于全国同行领先,全国先后有30多个省、市交通、公安部门来宁波考察交流,并得到交通运输部领导充分肯定。

  运输争速 人货畅行两相宜

  绿色交通是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很多穿梭于城市的宁波人,习惯骑着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或坐“微公交”到地铁站,然后坐地铁上下班。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公共自行车和出租车的“四车一体”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为人们的绿色出行、便捷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然,公共交通带给宁波人的感受不仅如此。崭新的车辆、清洁的能源、便捷的支付是宁波人喜爱乘坐公共交通的重要原因。在宁波市区,有三分之二的公交车为清洁能源或新能源车。2017年12月,宁波便启动市区公交一体化支付终端机具试点工作,仅半年多时间实现市区600余条公交线路、7973辆公交车实现移动支付等多种支付功能全覆盖,日均使用移动支付乘车超18万人次。

  人便于行,货畅其流,集装箱提箱预约系统提速宁波低碳物流。从2016年开始,市交通局以政府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模式,促成车队、驾驶员、货代等用箱人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堆场企业形成高效的业务协同作业体系。此后,预约提箱系统不断丰富,去年12月,集装箱出口提空进重无纸化在宁波港域码头上线试运行,目前已成功与80%船公司、所有的港外28家堆场及1300余家实际用箱人对接,计划2019年上半年,全面实现出口提空进重全程无纸化。

  据测算,全程无纸化在宁波舟山港全面推广后,每年可节约燃油240万升(约2940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0万千克、减少用纸量720万张。欧盟气候行动与能源委员会卡涅特主席以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充分肯定了宁波做法。

  管理争效 蹄疾步稳圆“绿”梦

  去年12月18日,国内首条双层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宁波舟山港至绍兴双层集装箱班列成功首发。双层集装箱列车使用承载能力更强的专用车底,相较普通的单层货运列车,运量可提高30%以上,目前仅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运营。

  通过有效的引导,宁波成为国内海铁联运增幅最大的城市,去年全年完成60.2万标箱,同比增长50.2%,运输量排名上升至全国第三位。自2018年1月份重庆-宁波海铁线路开行以来,渝甬出口海铁联运班列以高效的运输时效、便利的出海通道、优质的服务深受客户的称赞。截至2019年3月底,渝甬班列共运行160列,到发集装箱量19472标箱;渝甬出口班列的开通,将有效保护长江资源,缓解长江拥堵、解决货物出运难问题,打造时效快的物流通道。下一步,宁波舟山港将开通渝甬进口海铁联运班列,双向连通渝新欧“一带”和宁波舟山港“一路”,使渝甬班列形成“双向、双路、双重”的格局。而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已通过交通运输部专项验收,获得交通运输部信息化示范项目称号。

  发展智慧交通,强化新能源研发及应用,加强绿色交通宣传……一系列创新和高效的管理手段,推动宁波城市绿色交通实现从“单一”到“融合”、从“优先”到“优选”、从“量变”到“质变”的大飞跃,到2018年底,基本建成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各领域、全过程,为美丽宁波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标签: 宁波;绿色交通;舟山港;码头;大桥;班列;公共自行车;交通运输部;交通走廊;港口
编辑: 方涛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