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宁波  正文

以针作画以线为墨 象山80岁绣娘飞针走线60年
2019-03-13 09:52:52 来源: 中国宁波网   记者 沈孙晖 通讯员 张瑶瑶

  尤黛英戴着老花镜端坐在绣架前,手中飞针走线,每一针都丝丝入扣,令人眼花缭乱。再看她绣的牡丹,色彩艳丽,活灵活现,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位耄耋老人之手。从少女时期学习刺绣起,尤黛英60多年来以针作画、以线为墨,用一根绣花针绣出了人生“春色”。

  据悉,尤黛英18岁就参加全省刺绣比赛,并一举夺魁。她年轻时在宁海花边厂工作,1960年被厂里派来象山石浦,指导渔区妇女刺绣。后来,尤黛英在石浦成家落户,生活平淡幸福。

  然而婚后不久,丈夫不幸遭遇车祸,左腿截肢。为了扛起养家重担,尤黛英白天去厂里工作,晚上熬夜做绣活以补贴家用。“在生命中最艰难的那段时光,刺绣给予了我温暖和动力。”她说。

  尤黛英介绍,刺绣工艺要求顺、齐、平、匀、洁。比如针迹整齐,边缘无参差;绣面平服,丝缕不歪斜;针距一致,不露底,不重叠……因此,刺绣要求绣娘性子沉稳,坐得住。一名好的绣娘,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练习和积累。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尤黛英的绣技在长年累月磨炼中愈加精湛。“普通面料用粉笔在料上勾勒出图案,我就能下针刺绣。若图案简单,不用提前描绘也能随手绣出。”她告诉记者,遇到绒布、毛衣这类不好绘图的料,就需要把各种图案先画在纸上,把纸缝到料上,再上绣架,照图片纹理一针一针绣。

  同时,线的配色也要精心挑选。例如在衣服上绣一朵牡丹,牡丹本身的色彩必须与布料颜色协调,花心与花瓣的颜色过渡也要自然,要用到十几种颜色的丝线才能让花瓣自然、灵动、栩栩如生,这也是传统手工刺绣的精妙之处。

  小小一个图案看似简单,绣起来方知艰难。尤黛英要将每根丝线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甚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几乎细如蚕丝,并将千万个线头、线结 藏得无影无踪,才能绣出树木葱茏的层次、水流潺潺的灵动、人物细腻的雪肌、眼神炯炯的灵气以及国画水墨氤氲的气氛、油画般的肌理和光影。

  尤黛英家中挂着一件黑色金丝绒凤踩牡丹花样的旗袍。旗袍正中绣了一只硕大的金色凤凰,侧身而立,长尾低垂,凤爪踏在牡丹枝上,周身环绕同色牡丹花。无论从正面、侧面,或光亮、阴暗处看,整只凤凰都活灵活现,立体生动。

  这件旗袍是她近年来的得意之作,耗费半年之久才堪堪完成。“最近,我正在制作一幅长达3米的十字绣作品和一件牡丹旗袍。”尤黛英说,由于太过投入,她常常绣得连饭也忘了吃。

  绣活做多了,手上不免起茧,但是绸缎娇贵,一旦刺绣时被茧刮伤,美观度将大打折扣。作为一名绣娘,尤黛英十分注重保养双手,力求手部肌肤光滑,没有茧子和死皮。80岁她依然十指纤纤。

  刺绣已经成为尤黛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说只要身体吃得消,就会一直绣下去。但尤黛英最担心的,还是这门手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近几年,她也尝试过收徒,但凡上门求教或遇到对刺绣感兴趣的,均倾囊相授。但这些人或因生活压力、或因性格问题,没有一个能坚持学下去。

  “艺术的生命在于传承与创新,我希望带动更多人投入到刺绣创作中。”平时,尤黛英常去义务授课,为大家讲解刺绣技艺,希望能将这门传统手艺代代传承下去。

标签: 刺绣;牡丹;旗袍;老花镜;飞针走线;耄耋老人;绣花针;图案
编辑: 郑胜颖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